區諤良

區諤良

區諤良,字海峰,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今佛山市南海區)松塘村人。官職工部候補主事,官級正六品,京官 。

基本介紹

  • 本名:區諤良
  • :海峰
  •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
  • 官級:正六品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區諤良,字海峰,官職工部候補主事,官級正六品,京官
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

人物生平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的科舉考試的殿試中被同治帝賜二甲進士出身,並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改工部主事。
同治九年(1870年),清廷為了“使西人擅長之技,中國皆能諳悉,以培人才,而圖自強”,遂接受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美畢業生容閎的建議:“挑選聰穎幼童赴美國書院,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學”。
同治十年(1871年)8月18日,兩江總督曾國藩、直隸總督李鴻章聯銜會奏,正式提出派委陳蘭彬、容閎選帶聰穎子弟赴泰西肄業技藝,旋獲總理衙門復奏準
同治十一年(1872年)夏天,容閎先期赴美,為留美幼童預先布置住宿諸事。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幼童梁敦彥、詹天佑等30人從上海啟程,由洋局委員陳蘭彬帶領赴美。
同治十一年(1873年)陳蘭彬帶領幼童抵美的第二年,正遇古巴華工慘遭凌虐,奉命離開美國前往古巴查處。
光緒元年( 1875) 四月以“年力正壯, 志趣堅卓, 洋務亦頗講求”, 區諤良被清政府即按李鴻章奏派為駐洋肄業局第二任總辦。以接替陳蘭彬。新任監督區諤良帶第四批幼童赴美,同年5月30日,清廷同意遣使駐外,並諭令推薦人選。6月17日總理衙門推薦區諤良及陳蘭彬、李鳳苞、何如璋、徐建寅、許鈐身、葉源、許景澄、徐同善等9 人為駐外使臣候選人。21日將此議發內閣、宗人府、六部等二十多個部門以及劉坤一、李鴻章等疆臣。但1875 年2月發生的馬嘉理事件的發生改變了清廷原定的遣使計畫。8月28日,朝廷諭令“派候補侍郎郭嵩燾、候補道許鈐身著充出使英國欽差大臣,許鈐身賞給二品頂戴”。清廷首任駐外大臣人選最終確。9位駐外使臣候選人的確定,表明清政府最終接受了西方的使節制度,是中國外交踏入近代化之重要一步。
光緒一年(1876年),陳蘭彬作為駐美國、西班牙和秘魯公使再次來到美國,以容閎為副使。在陳蘭彬的舉薦之下,區諤良被任命為哈特福德辦事局監督。
光緒二年(1877年),區諤良和容閎聯名籲請李鴻章增加赴美留學生的年度撥款。李鴻章寫信給這兩位監督,要他們鼓勵學生特別注意選修採礦和冶金專業,因為這兩項被他認為是中國的急需。
光緒三年(1877年)下半年李鴻章向朝廷報告說,有些青年在一、二年內即可上大學學習,因此在李鴻章的奏請之下,清帝批准了以後九年總數為289800 兩銀子的補充撥款。
光緒四年(1878年)秋區諤良被肄業局中文教習、內閣中書容增祥以第三任總辦接替了他的第二任留美幼童肄業局駐“洋局”委員
光緒五年(1879年)春,區諤良回國當差。由於在美任總辦四年之久, 對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深切了解, 回國致函李鴻章予以反映。同年六月,李鴻章給駐美使臣陳蘭彬寫信:“幼童出洋一事,靡費滋弊,終鮮實效,中國士夫議者紛紛,若任事諸君再各存私見, 未能認真撙節經理, 固負曾文正創辦之初衷,而鄙人與執事亦必大幹物議。是以前次瀕行時(按: 指陳蘭彬上年赴美就任公使之前) , 再四諄托, 期以善始圖終。茲接海峰函, 深為焦慮”。
光緒九年(1883年)區諤良與康有為聯合共創不裹足會,為中國不纏足會之發端。
光緒二十年(1895年)。因翰林院學士區諤良英俊瀟灑、才華橫溢,深得慈禧大後的寵愛,正月二十五日,慈禧在慈寧宮筵宴時,在珠簾內另設一席,單獨與區諤良把盞共醉,吟詩作對。深夜回家的區諤良將此事告老父,老父告知年輕的區諤良,伴君如伴虎,要他儘快想辦法離開京城。區父深知慈禧喜怒無常,因此立即叫兒子辭官回鄉,以免一不小心出事,會株連九族。區諤良找了種種藉口,終於得以全身而退、衣錦還鄉,離別時慈禧還親手寫了四幅大大的“福”字畫賜給區諤良。真是虛驚一場,雖然棄了官,但可以明哲保身,也避免了成為面首的命運。
旗桿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