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生長模型與實證研究》是2015年12月1日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麗文、於建朝、呂靜韋。
基本介紹
- 書名: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生長模型與實證研究
- 作者:孫麗文、於建朝、呂靜韋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14161984
《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生長模型與實證研究》是2015年12月1日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麗文、於建朝、呂靜韋。
《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生長模型與實證研究》是2015年12月1日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麗文、於建朝、呂靜韋。內容簡介知識經濟背景下,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帶動我國區域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各個區域紛紛將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
建立了完整的系統模型;對目前研究比較欠缺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集群、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支撐體系等三個子系統進行了重點分析研究;建立了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化系統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並對我國各地區進行了實證評價。
《高技術產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是2011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娜 。內容簡介 《高技術產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的研究以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同時也豐富了其理論內容,立足於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從中觀層面...
《產業集群理論模型與實證研究》是2011年4月1日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產業集群理論模型與實證研究》內容簡介: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普遍存在產業集群現象,也被稱為“經濟馬賽克”現象,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了伴生在經濟全球化...
表4.11 部分國家高新區的土地面積情況 116 表4.12 部分國家高新區智慧園區建設情況 120 表4.13 部分國家高新區投資開發公司基本情況 125 表4.14 合肥高新區三個產業技術研究院基本情況 128 表5.1 國家高新區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
《民族地區高新技術產業效率研究》是2017年11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誠,本書在全面回顧了民族地區高新區發展歷程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高新區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測度並分析民族地區高新區的發展效率。內容簡介 民族地區...
《區域產業演進與結構最佳化實證研究——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例》這是一個書名,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樊根耀。採用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產業體系的歷史演進以及產業結構最佳化過程進行了系統深入地研究...
在該章主要通過提出基於熵權耗散系統的物流科技發展模式、基於系統動力學的科技進步對物流產業發展途徑模型的理論作用途徑和信息共享技術解決物流溝通問題、物流高新裝備技術、交通運輸大系統的高速最佳化和智慧型化對區域物流發展影響等方面來分析...
《中國產業集群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是王緝慈為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重點項目。科研成果 項目摘要 鑒於產業集群對於提高國家、區域和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根據定性的案例研究基礎,立足中國產業集群發展的實踐,廣泛汲取經濟地理學...
在此基礎上構建模型分別從短期、中期、長期影響新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最後,提出了新疆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對策。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的背景 1.1.2 選題的意義 1.2 國內...
第二節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群構成要素及資源配置影響因素分析 一、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群特徵 二、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群資源要素構成分析 三、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群資源配置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節 中國光谷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群實證研究及優勢分析 ...
河北省服務業對產業結構最佳化推進作用分析、河北省對外開放與提升產業結構的關係研究、基於循環經濟的河北省產業結構最佳化問題研究、河北省產業結構最佳化模型、河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分析、河北省工業主導產業選擇分析等。
規範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結合海峽西岸經濟區技術選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現實,形成自成一體的經濟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對建設“創新型省份”、加快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調整最佳化區域經濟結構、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3.1.2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方法 3.1.3結合賦權的高新技術企業評價模型 3.1.4高新技術企業評價實證舉例 3.2高新技術產品的評價和認定 3.2.1高新技術產品評價指標體系 3.2.2高新技術產品評價的實證舉例 3.3高新技術產業的...
第4章 創新績效的路徑建模及套用:基於適於小樣本、弱假設的PLS-SEM模型 4.1 測度背景與建模選擇 4.2 基於PLS-SEM的中國區域創新系統功能有效性的路徑檢驗 4.3 基於PLS-SEM的中國高技術產業創新過程的路徑檢驗 第5章 不考慮創新...
其原因在於教育投資和科技投入不足,制約人力資本增長,嚴重影響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要深刻反思傳統經濟成長方式弊病,重點加強人力資本建設,激勵科學技術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設,提高產業結構水平,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