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成長模型(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經濟成長模型
- 外文名: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
- 所屬學科:經濟學
- 公布時間:2020年
區域經濟成長模型(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
區域經濟成長模型(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定義 通過對影響區域經濟成長的某個或某些要素的分析,在一系列假設前提下所建立的影響區域經濟成長的若干變數間的數學關係模式。常見的區域經濟成長模型主要有...
最具代表性的是經濟學家羅默的阿羅模型,主要觀點是:技術是內生變數,是經濟成長的惟一源泉。盧卡斯模型主要觀點是經濟成長的快慢與一個地區的人力資本狀況有直接的關係。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主要觀點是:人力資本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後,創新...
理查森區域經濟成長模型(Richards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定義 理查森把區域空間結構的變動對區域經濟成長的影響引入新古典區域經濟成長模型,提出了一個融合空間的區域經濟成長理論模型。用函式關係表示:...
狹義的區域經濟成長是指一個區域內的社會總財富的增加,用貨幣形式表示,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用實物形式來表示,就是各種產品生產總量的增加。 廣義的區域經濟成長則還包括對人口數量的控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以及產品需求量的...
大量的數學模型被運用到區域經濟分析之中,在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文獻中數學模型隨處可見,形成了投入產出模型、線性規劃模型、區域空間均衡模型、區域經濟成長模型、環境影響模型、動態城市模型、城市體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化的城市理論模型。
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門經濟學理論(發展經濟學),首先由西方發展起來。 區域經濟(regional economy) 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以一定地域為範圍,並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
胡佛-費希爾的區域經濟成長階段理論是指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胡佛(E.M.Hoover)與費希爾(J.Fisher)在1949年發表的《區域經濟成長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理論,該理論指出任何區域的經濟成長都存在“標準階段次序”,經歷大體相同的...
新古典和新增長等傳統增長理論在研究經濟成長收斂性問題時,以要素邊際收益遞減或不變以及要素可以無成本在區域間瞬時流動為假定前提,沒有將空間集聚因素納入到理論模型中,不能解釋經濟集聚對區域經濟成長收斂性的影響。本研究則試圖克服這...
要素適宜度測度模型有效性與指標特徵選擇分析5 要素適宜度與區域經濟影響機制 5.1 經濟成長、經濟發展與要素適宜度 5.2 均衡增長、非均衡增長與要素適宜度 5.3 要素適宜度與其區域經濟影響模型 5.4 要素適宜度對區域經濟影響的動力...
區域經濟合作、區域投資環境與地區形象塑造和區域競爭力等方面,闡明了區域經濟關係;第三篇深層次分析了區域經濟發展各方面的理論,主要有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區域規劃、區域可持續發展與區域創新系統和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等...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繫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區域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有三...
書中較全面地論述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經濟成長效應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系統研究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機制,從多個角度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經濟成長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整體層面上建立經濟成長模型,以1981—...
內容簡介 編輯 本書內容包括:區域經濟生長極的類型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模型、區際貿易條件分類及效益、網路流動態模擬原理、區位論的數值計算方法等。 [1] 圖書目錄 編輯 序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區域分析的模型方法研究綜述...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區域經濟成長及增長模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區域產業結構、區域經濟聯繫等內容。圖書目錄 第一篇 區域經濟學學科屬性與內容框架 第二篇 區域經濟模型與案例分析 第三篇 區域經濟模型發展與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是對區域經濟均衡增長理論和發展經濟學平衡增長理論的一種揚棄。大體分為兩類:無時間變數的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如增長極理論、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等;有時間變數的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
第一節 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成長理論模型 一 模型假設 二 均衡分析 三 均衡穩定性分析 第二節 中國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成長差異理論假說 一 產業集聚形成與演化的區域特徵 二 產業集聚水平與區域經濟成長差異 三 產業集聚的空間依賴與區域...
5.1 區域之間的技術擴散 5.1.1 區域技術擴散的理論模型 5.1.2 省際技術擴散的實證分析 5.2 區域之間的空間溢出效應 5.2.1 空間溢出效應的作用機制 5.2.2 空間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5.3 對區域經濟成長的影響 5.3.1 ...
3.1 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的空間分布模式及其變化 3.2 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空間自相關分析及地區差異 3.3 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空間關聯局部模式分析及地區差異 3.4 主要結論 第四章 基於橫截面空間線性模型的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空間計量經濟分析...
區域經濟一體化亦稱“區域經濟集團化”。同一地區的兩個以上國家逐步讓渡部分甚至全部經濟主權,採取共同的經濟政策並形成排他性的經濟集團的過程。其組織形式按一體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包括優惠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
第一節 區域差異分析方法/236 第二節 區域增長收斂的分析方法/239 第三節 產業結構分析方法/241 第四節 經濟地理學中的投入產出方法/243 複習思考題/246 第十六章 空間結構分析方法/247 第一節 區域空間相互作用分析模型/247 ...
第一章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第一節 經濟活動的區位理論 一、區位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二、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 三、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 四、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論 五、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 第二節 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理論 一、經濟成長與...
第一章 區域經濟 第一節 區位理論 第二節 地域分工論 第三節 區域要素流動理論 第四節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 第五節 產業梯度轉移與區域經濟格局演變理論 第二章 經濟區域劃分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經濟區域劃分的理論 第二節 ...
本書包括:經濟區與經濟區劃、區域經濟成長理論及其增長模式、區域經濟條件及區域差異、區域產業結構與區域聯合、區域經濟管理等內容。為了加強對高職高專院校財經類各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在財政部教材編審委員會的指導下,編寫了本書。其...
(3)在新興古典經濟學的框架下,建立了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成長關係的理論模型。在模型中,本文將產業集聚重新還原為組織要素,推導論證了產業集聚這一組織要素在區域經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產業集聚促進區域經濟成長的...
以產業結構演進理論為出發點,研究了產業結構對區域(三大地區及各省市)經濟成長速度、區域經濟經濟效益的影響,並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三次產業變動情況及調整方向進行了考察。 第二章區域經濟發展差異。以我國中部的湖北省為案例,研究了省內...
14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差異:增長收斂視野 14.1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收斂:類型與機理 14.2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收斂:中國現實 14.3 外貿與區域增長收斂:兩個差距間的聯繫 14.4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收斂:實證模型 14.5 貿易與經濟...
本書是基於空間計量經濟學方法對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的套用研究。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理論介紹,包括第一章導論、第二章經濟成長理論評述、第三章空間計量經濟學基礎,以及第四章空間計量經濟學模型設定與估計;第二部分為中國...
本書分11個章節,對新區域的經濟學概念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生產要素區際流動、經濟區位及區位選擇、區域經濟成長及增長模式、區際貿易與欠發達地區工業化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