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技術研究

《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技術研究》是由山西省土地整理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建設、丁學智、白樹公、韓武波、王曉東、鮑宏波、薄江宏、崔志標、李兆昌、郭紅勤、張帆、郭利衛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技術研究
  • 成果登記號:20080190
  • 第一完成單位:山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080190
項目名稱
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技術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山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主要完成人
陳建設、丁學智、白樹公、韓武波、王曉東、鮑宏波、薄江宏、崔志標、李兆昌、郭紅勤、張帆、郭利衛
研究起始日期
2002-09-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7-06-01
主題詞
土地;開發整理
任務來源
部門計畫;

成果摘要

課題研究了開展土地開發整理的指導性理論(即理論基礎)、可拓決策目標規劃模型及技術集成體系的構建、重點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模式選擇及技術配置等方面的內容。該技術的實際套用效果十分顯著,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巨大。河流灘涂地開發整理6個典型項目試驗區總規模3936.63公頃,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可新增耕地1700.32公頃,新增耕地率為43.19%。典型試驗區的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集成,耕地產量可提高31.2~88.9%;隨著農田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逐步改變了原來以糧食為主的單一種植結構,出現了糧食--果蔬間作套種模式、經濟作物增效模式(蘆筍種植等)、水產種養模式(養魚、種植蓮菜等)、以中藥材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花卉和苗圃發展模式等,使試驗項目區農業生產得到多元化、立體化發展;田塊規整,面積增大,實行機械化作業,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隨著區域土地開發整理可拓決策目標規劃模型及技術集成配置方案在山西省範圍內的推廣套用,到2010年全省將增加耕地100萬畝,不僅能有效保障耕地增減總量的動態平衡,而且對實現區域農業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民增收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