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區域創新與生態效率革命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199頁
- 開本:5
- 品牌:科學出版社
- 作者:姜照華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30343611, 978703034361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區域創新與生態效率革命(精)/21世紀科技與社會發展叢書》編著者姜照華。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風起雲湧,世界科技進步突飛猛進,國際政治,軍事形勢變幻莫測,文化間的衝突與交融日漸凸顯,生態、環境危機更加嚴峻,所有這些構成了新世紀最鮮明的時代特徵。在這種形勢下,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也隨之超越了地域、時間、領域的局限、國際的、國內的、當前的、未來的、經濟的、科技的、環境的等各類相關因素之間的衝突與吸納,融合與排斥、重疊與擠壓,構成了一幅錯綜複雜的圖景。軟科學為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提供了良方。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風起雲湧,世界科技進步突飛猛進,國際政治,軍事形勢變幻莫測,文化間的衝突與交融日漸凸顯,生態、環境危機更加嚴峻,所有這些構成了新世紀最鮮明的時代特徵。在這種形勢下,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也隨之超越了地域、時間、領域的局限、國際的、國內的、當前的、未來的、經濟的、科技的、環境的等各類相關因素之間的衝突與吸納,融合與排斥、重疊與擠壓,構成了一幅錯綜複雜的圖景。軟科學為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提供了良方。
圖書目錄
總序
第五輯序
前言
第一章 區域創新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
第二節 區域創新體系的概念界定和框架
第三節 區域創新體系的運行動力與效率
第二章 中國區域創新的動力與效率分析
第一節 中國區域創新體系的建構
第二節 區域R&D經費投入強度
第三節 區域創新體系運行效率評價
第四節 區域創新體系演化路徑的戰略分析
第三章 創新對區域經濟成長作用分析
第一節 創新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創新在區域經濟成長中貢獻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區域經濟成長模型的測算
第四節 區域經濟成長因素分析
第五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轉變發展方式的對策
第六節 促進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的建議
第四章 “三型社會”視域中科技創新、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和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節 “三型社會”視域
第三節 創新、人口對資源、環境影響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區域創新促進生態效率革命——以遼寧為例
第一節 生態足跡及其研究狀況
第二節 生態足跡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遼寧生態效率模型
第四節 加快創新和提高生態效率的對策
參考文獻
第五輯序
前言
第一章 區域創新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
第二節 區域創新體系的概念界定和框架
第三節 區域創新體系的運行動力與效率
第二章 中國區域創新的動力與效率分析
第一節 中國區域創新體系的建構
第二節 區域R&D經費投入強度
第三節 區域創新體系運行效率評價
第四節 區域創新體系演化路徑的戰略分析
第三章 創新對區域經濟成長作用分析
第一節 創新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創新在區域經濟成長中貢獻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區域經濟成長模型的測算
第四節 區域經濟成長因素分析
第五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轉變發展方式的對策
第六節 促進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的建議
第四章 “三型社會”視域中科技創新、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和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節 “三型社會”視域
第三節 創新、人口對資源、環境影響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區域創新促進生態效率革命——以遼寧為例
第一節 生態足跡及其研究狀況
第二節 生態足跡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遼寧生態效率模型
第四節 加快創新和提高生態效率的對策
參考文獻
文摘
第一章 區域創新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國家創新體系
1841年,德國古典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經濟學的國家體系》一書出版。他從國家的角度而不是從個體的角度,對後進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問題及後進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所應該採取的政治經濟對策等問題進行的研究,對後來的技術創新研究工作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儘管李斯特首先提出了“國家體系”的概念,並且也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科學技術在現代工業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沒有圍繞這些問題提供一個完整的理論分析框架。嚴格地說,李斯特的理論體系是粗糙的、零散的、不完整的。它的著眼點是國家專有要素,而不是科學技術在經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機理。真正從理論上提出這個問題和創新概念並為後來的學者指明了分析方向的是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 熊彼特,他在1912 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創新是一種生產函式的變動” 的概念,並特彆強調“經濟的變革,諸如成本的降低、經濟均衡的打破、殘酷的競爭以及經濟周期本身,都應主要歸因於創新”。他是第一個從經濟學角度系統提出創新理論的人,之後創新一直是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只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其被賦予不同特點(約瑟夫・熊彼特,1990)。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創新系統概念的首倡者之一――英國學者克里斯・ 弗里曼――正是從李斯特和熊彼特那裡受到啟發,提出國家創新體系概念的。
創新理論的研究,從創新理論鼻祖熊彼特基於個人“企業家精神” 的創新和線性創新模型發展到創新“系統範式” 和“合作範式”,再發展到提出“創新體系” 的概念。創新體系這個詞首先出現在對國家層面的研究上,即為國家創新體系研究。
國家創新體系這個概念產生於20 世紀80 年代中後期。然而,究竟是誰首先提出這個概念,國內外學術界存在很多爭議。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 弗里曼教授於1987 年在《日本:一個新國家創新體系》中運用國家創新體系這一概念來分析日本經濟實績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Freeman,1987)。但是,弗里曼教授本人卻認為,根據他的資料,丹麥奧爾巴格大學的技術經濟學家A.朗德威爾是第一個使用“國家創新體系” 這一概念的學者。但是,在由A.朗德威爾教授主編的《國家創新體系: 建立一種創新互動型學習的理論》(1992 年出版) 一書中,他卻明確地指出第一個明確使用國家創新體系這個概念的學者是克里斯・ 弗里曼教授(Lundvall and Borras,1992)。但是幾乎就在弗里曼教授的《日本:一個新國家創新體系》出版的同時,美國的理察・納爾遜教授也發表了有關美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究成果。國內外研究者對三人誰是國家創新體系概念的首倡者各執己見。
這三位學者早期的研究各有側重。納爾遜指出“現代國家的創新體系從制度上講是非常複雜的,當它們涉及制度要素和每個企業時,它們既包括致力於公共技術知識的大學,也包括政府基金與計畫”; 弗里曼教授則側重討論日本國家創新體系的特色,而朗德威爾教授則著重研究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創新者-用戶相互作用問題,並把國家當做這種創新者-用戶相互作用的基本框架。正是弗里曼、納爾遜和郎德威爾三位的研究成果共同構成了當今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此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股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究熱潮,其中的代表人物除了以上三位學者之外,還有佩特爾、帕維蒂、多西和倫德瓦爾等(王春法,2002)。
二、區域創新體系的提出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成為創新理論和創新經濟學研究的熱點。例如,奧馬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邊界的消失,在經濟意義上,“國家狀態” 日益讓位於“區域狀態”,區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利益體。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庫克(Cooke) 等在對歐洲企業的研究中也得出結論: 雖然經濟全球化和外資控股迅猛發展,但是這些企業關鍵性的商業聯繫仍然集中於區域範圍之內。於是在區域發展理論和國家創新理論基礎上出現了區域創新體系理論,並迅速成為創新體系研究的新熱點。
英國的梅特卡夫教授認為,把國家作為一個單位來分析一個技術體系的動態圖像可能範圍太大了,因此“應該考慮一組特色的、以技術為基礎的體系,以一個國家地理和制度為邊界,而它們之間又進行聯結,支撐國家或國際創新體系的發展”(Metcalfe,1995)。這是對區域創新系統較早的概括。庫克教授對區域創新系統進行了較早和較全面的理論及實證研究,在庫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主編的《區域創新系統:全球化背景下區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書中,庫克對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進行了闡述,認為區域創新系統主要是由在地理上互相分工與關聯的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等構成的區域性組織體系,而這種體系支持並產生創新。庫克教授還認為,區域創新體系這一概念來自於發展經濟學,它強調了企業經理在面臨經濟問題的社會互動中不斷學習和改革而進行的選擇,從而形成了企業的發展軌跡。這種互動超越了企業自身,它涉及大學、研究所、教育部門和金融部門等,當在一個區域內形成了這些機構部門的頻繁互動時,就可以認為存在一個區域創新體系(Cooke and Heidenreich,1996)。庫克等(Cooke et al.,2000)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研究,從發展經濟學的觀點出發,從“區域”、“創新”和“系統”三個方面對區域創新系統進行界定,並且以此為基礎分析了金融資本、制度性學習和系統創新的生產文化對區域創新系統構建的作用。克魯格曼認為區域已經成為全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而且特別指出,區域創新體系成為組織成長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Krugeman,1991)。挪威學者魏格在探討區域創新體系的概念時,認為廣義的區域創新體系應包括五個方面: ①進行創新產品生產供應的研究機構; ②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機構; ③進行創新知識與技術生產的研究機構; ④對創新活動進行金融、政策法規約束與支持的政府機構; ⑤金融、商業等創新服務機構。
區域創新體系研究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是產業聚集,最早注意到產業聚集效應的是英國的馬歇爾。哈佛大學波特教授提出的集群的概念,可以說是區域聚集效應的再發展,推動了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其中,波特在研究中,將國家創新體系的微觀機制與其巨觀運行實際聯繫起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國家創新體系。在他看來,國家的競爭優勢正是建立在成功地進行技術創新的企業的基礎之上的,這就是他的國家競爭力理論(Porter,1998)。這些都是區域創新體系研究的重要思想來源。
國內也有學者對區域創新體系作了研究,如王緝慈認為,區域創新系統是指區域創新網路各個節點(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等)在協同作用中結網而創新,並融入區域的創新環境中而組成的體系,即區域創新體系是區域創新網路與區域創新環境有效疊加而形成的系統。對區域創新體系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關係,她認為區域創新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子體系,體現了國家創新體系的層次性特徵。區域創新成功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本地企業間,以及在企業與科研機構長期合作基礎上的本地創新網路。區域行為主體的互動是創新和技術發展中的關鍵因素。國內也有其他學者提出區域創新系統是以信任、可靠性、交換以及合作中的相互影響為條件,建立在微觀規則基礎上的秩序集合,區域創新系統內各成員之間相對穩定和有規律的信息流動使存在於這種集體經濟團體中的體製得以形成(王緝慈,2001)。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柳卸林認為,決定區域創新體系存在的幾個重要因素是: ①區域創新治理的模式; ②區域專業化與演進; ③區域專有因素、產業集群與區域產業體系;④創新的核心邊緣現象(柳卸林,2003)。
區域創新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包括企業、公共研究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此外還包括一些輔助支撐要素,如中介機構、企業孵化器和信息網路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創新體系中主體的合作上,如創新體系中的產學研合作,知識、信息人員等要素在創新體系中的流動,政府政策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影響,區域創新體系與產業及產業集群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各國較有代表性的產業聚集地的區域創新體系進行的實證研究(如美國的矽谷、印度的班加羅爾、義大利的威尼斯、德國的慕尼黑、芬蘭的赫爾辛基等地區)。
國外對美國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新技術區域,如矽谷、菲尼克斯地區等。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研究,他們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觀點,其中就包括對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的作用。這些研究得出的一個結論性的觀點就是區域創新體系中主體間高層次的合作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創新能力影響很大。但這些研究往往集中在少數地區,並不能代表美國的普遍情況。此後一些研究者為了克服這一問題,進行了更廣泛的研究。賈菲(Jaffe)論證了從一個州的層次來看,其專利水平不僅取決於科研機構(企業和科研機構兩方面) 的數量,也取決於大學的研究經費數量。
以矽谷為例,矽谷是世界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心,是許多馳名大公司的發源地,也是美國個人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1998 年矽谷地區的生產總值為2400 億美元,占美國的3%左右,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左右。以矽谷為藍本的模仿活動遍及全球,但真正實現建造第二個矽谷目標的基本沒有。其根本原因在於:矽谷的區域創新體系是基於地區網路、活躍的地區文化及廣泛社會關係等產業要素的,而非各種要素的簡單羅列,這恰恰是最難被模仿和複製的。矽谷形成了一個發展創新的地區網路。政府、企業、大學或學院、研究機構、培訓機構、與其發展密切配合的風險投資中心,以及銀行和非銀行金融系統、資本市場、人才市場和技術市場等都是這個網路的要素。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斷地創新、發展和融合,從而形成緊密聯繫的地區網路。矽谷的地區文化鼓勵承擔風險,也容忍失敗。矽谷文化強調知識共享,相互學習和交流,特別是非正式的交流非常普遍。矽谷地區密集的社會網路和開放的人才市場也激勵著創業者們不斷進行新的試驗和創業。企業內各部門是互相滲透的,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當地政府之間、商貿組織協會和大學之間同樣有著密切聯繫(侯仁勇和胡樹華,2004)。
綜上所述,目前學術界對美國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於具有代表性的地區現有體系的操作性與效率上,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過程、演化機理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因此,本書以美國的區域創新體系為研究對象,對其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發展、演化規律進行研究。
三、區域創新體系理論
根據柳卸林(2003)、趙偉(2005) 等的文獻分析,弗里曼最早提出國家創新體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這一概念(Freeman,1987),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並在許多國家得到研究。英國的梅特卡夫教授認為,將國家作為一個單位來分析一個技術體系的動態圖像可能範圍太大了。因此“應該考慮一組特色的、以技術為基礎的體系,以一個國家地理和制度為邊界,而它們之間又進行聯結,支撐國家或國際創新體系的發展”。這是對區域創新體系(regional innovationsystem,RIS) 較早的概括。
丁煥峰認為,區域創新體系是國際經濟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區域創新體系理論通過“後福特主義”、“產業群”、“區域的崛起” 等經濟的實踐和經濟理論的展開得到發展,它以系統的、動態演化的觀點將新區域科學中的制度、文化、組織等因素與新馬克思主義及新熊彼特主義的創新研究在市場機制起主導作用的背景下結合起來,解釋區域進行系統化創新的能力和潛力,以及對制度、組織等環境條件的要求,從而建立區域學習創新、地方環境和區域增長之間的有機聯繫,組成一個有效的分析區域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的框架。區域創新體系借鑑國家創新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一國內特定區域的創新問題。區域創新體系研究既是對創新系統理論的發展,又是對區域經濟學的發展(丁煥峰,2001)。
區域創新體系理論的來源及基礎主要有國家創新系統理論、進化經濟學理論、新區域科學和現代區域發展理論、新產業區理論。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從國家巨觀角度來研究創新系統,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是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建設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區域創新體系可以從國家創新系統理論中吸取相關知識和研究方法,在國家創新系統理論的指導下對區域進行研究。進化經濟學借用生物進化學變異、自然選擇和遺傳三大核心思想,從新的視角來表述經濟主體、企業和市場,以動態的方法特彆強調歷史、常規、環境和機構對企業的影響。新區域科學和現代區域發展理論更強調學習創新和地方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性,這種環境通過地理鄰近和聚集以方便各行為主體相互學習,進行技術創新、擴散、積累,把企業、客戶、大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及政府機構聯結起來組成一個較為有效的網路結構。新產業區理論則主要為區域創新體系理論提供實證支持。
庫克和摩根討論了德國巴登・符騰堡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公司之間的動力網路聯繫、職業訓練制度系統、研究開發中的投資、創新和技術的轉移等區域創新體系中的互動問題。庫克指出,當今,創新體系正被用於區域經濟的各個角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基礎理論研究的增長和實際政策對區域創新體系形成的幫助。過去的10年,歐洲施行過100多種區域創新體系方案。但是,現有區域創新體系的新的壓力來自於知識經濟的全球化,且這種全球化偏重於內部而避開外圍。現在,新的處理創新赤字的方法正在歐洲出現,這也給真正的競爭、科學所扮演的角色、未來的研究和創新提供了想像力(Cooke,1996)。
庫克研究了為什麼城市經常是大型的創新中心,即便一些不太發達的城市也是這樣。分析結果表明,這些城市的公共研究資源和私人商業資金集中起來,並為一些私人的非公共的科研服務部門所支持。他通過對城市和不發達地區創新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科研風險資金模型,用來解釋不同情況下的創新( Cooke,2002a)。
德洛瑞克斯等研究認為,區域創新系統理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創新活力,它包括企業與“知識組織”,如與大學、研究機構等的密切關係,這組成一個支撐性“知識基礎設施”;第二是區域作為一個整體,可以通過某種治理安排來促進和支持這些關係。為此,區域可被視為一個學習“實驗室”,並要形成地方性互動網路,它包括廣泛的企業團體和治理結構,以促進創新(Doloreux etal.,2003)。
威格和伍德在探討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時,認為除了企業外,廣義的區域創新系統還應包括如下五個要素:①進行創新產品生產供應的研究機構;②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機構; ③進行創新知識與技術生產的研究機構; ④對創新活動進行金融、政策法規約束與支持的政府機構;⑤金融、商業等創新服務機構(Wiig and Wood,1995)。
布萊恩根據荷蘭一些創新團體的調查而繪製出反映荷蘭創新過程中的合作的立體框架圖。從系統觀察方面對創新進行分析,其中有輸入因素(人才資源的受教育水平和研究開發)、生產能力參數(地區合作、國內合作和國際合作) 和輸出因素(新產品投入市場或者新的生產過程)。結果顯示,創新的輸入和輸出參數因為區域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別(Bruijn,2004)。
迪茨研究了處理新區域政策的最合適途徑是什麼:當今的區域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舞台,哪些地區更能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新的區域政策把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企業之間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區域創新體系上。因而,評價方法也隨之改變,應尋求能更好地評估這些政策影響的新方法(Diez,2001)。
蘭布伊指出,企業和高校的研究部門是區域創新體系的一部分。區域創新體系和區域經濟成長之間聯繫的本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他還具體探討了如何實現信息和知識的轉化,如何把二者關係深入化的問題。創新網路的組建有兩個功能: 聯合和傳送。這兩個功能對知識的產生和傳播有重要的作用。網路系統包括節點、連線、傳送強度。公司被看做是功能、組織形式和技術組成的節點。公司的不同部分在網路中有不同的作用,知識的傳送只是公司和網路功能的一個方面。公司之間的聯繫是不穩定的,深入的動態聯繫是一個很好的描述。
第一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國家創新體系
1841年,德國古典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經濟學的國家體系》一書出版。他從國家的角度而不是從個體的角度,對後進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問題及後進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所應該採取的政治經濟對策等問題進行的研究,對後來的技術創新研究工作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儘管李斯特首先提出了“國家體系”的概念,並且也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科學技術在現代工業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沒有圍繞這些問題提供一個完整的理論分析框架。嚴格地說,李斯特的理論體系是粗糙的、零散的、不完整的。它的著眼點是國家專有要素,而不是科學技術在經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機理。真正從理論上提出這個問題和創新概念並為後來的學者指明了分析方向的是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 熊彼特,他在1912 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創新是一種生產函式的變動” 的概念,並特彆強調“經濟的變革,諸如成本的降低、經濟均衡的打破、殘酷的競爭以及經濟周期本身,都應主要歸因於創新”。他是第一個從經濟學角度系統提出創新理論的人,之後創新一直是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只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其被賦予不同特點(約瑟夫・熊彼特,1990)。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創新系統概念的首倡者之一――英國學者克里斯・ 弗里曼――正是從李斯特和熊彼特那裡受到啟發,提出國家創新體系概念的。
創新理論的研究,從創新理論鼻祖熊彼特基於個人“企業家精神” 的創新和線性創新模型發展到創新“系統範式” 和“合作範式”,再發展到提出“創新體系” 的概念。創新體系這個詞首先出現在對國家層面的研究上,即為國家創新體系研究。
國家創新體系這個概念產生於20 世紀80 年代中後期。然而,究竟是誰首先提出這個概念,國內外學術界存在很多爭議。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 弗里曼教授於1987 年在《日本:一個新國家創新體系》中運用國家創新體系這一概念來分析日本經濟實績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Freeman,1987)。但是,弗里曼教授本人卻認為,根據他的資料,丹麥奧爾巴格大學的技術經濟學家A.朗德威爾是第一個使用“國家創新體系” 這一概念的學者。但是,在由A.朗德威爾教授主編的《國家創新體系: 建立一種創新互動型學習的理論》(1992 年出版) 一書中,他卻明確地指出第一個明確使用國家創新體系這個概念的學者是克里斯・ 弗里曼教授(Lundvall and Borras,1992)。但是幾乎就在弗里曼教授的《日本:一個新國家創新體系》出版的同時,美國的理察・納爾遜教授也發表了有關美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究成果。國內外研究者對三人誰是國家創新體系概念的首倡者各執己見。
這三位學者早期的研究各有側重。納爾遜指出“現代國家的創新體系從制度上講是非常複雜的,當它們涉及制度要素和每個企業時,它們既包括致力於公共技術知識的大學,也包括政府基金與計畫”; 弗里曼教授則側重討論日本國家創新體系的特色,而朗德威爾教授則著重研究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創新者-用戶相互作用問題,並把國家當做這種創新者-用戶相互作用的基本框架。正是弗里曼、納爾遜和郎德威爾三位的研究成果共同構成了當今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此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股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究熱潮,其中的代表人物除了以上三位學者之外,還有佩特爾、帕維蒂、多西和倫德瓦爾等(王春法,2002)。
二、區域創新體系的提出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成為創新理論和創新經濟學研究的熱點。例如,奧馬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邊界的消失,在經濟意義上,“國家狀態” 日益讓位於“區域狀態”,區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利益體。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庫克(Cooke) 等在對歐洲企業的研究中也得出結論: 雖然經濟全球化和外資控股迅猛發展,但是這些企業關鍵性的商業聯繫仍然集中於區域範圍之內。於是在區域發展理論和國家創新理論基礎上出現了區域創新體系理論,並迅速成為創新體系研究的新熱點。
英國的梅特卡夫教授認為,把國家作為一個單位來分析一個技術體系的動態圖像可能範圍太大了,因此“應該考慮一組特色的、以技術為基礎的體系,以一個國家地理和制度為邊界,而它們之間又進行聯結,支撐國家或國際創新體系的發展”(Metcalfe,1995)。這是對區域創新系統較早的概括。庫克教授對區域創新系統進行了較早和較全面的理論及實證研究,在庫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主編的《區域創新系統:全球化背景下區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書中,庫克對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進行了闡述,認為區域創新系統主要是由在地理上互相分工與關聯的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等構成的區域性組織體系,而這種體系支持並產生創新。庫克教授還認為,區域創新體系這一概念來自於發展經濟學,它強調了企業經理在面臨經濟問題的社會互動中不斷學習和改革而進行的選擇,從而形成了企業的發展軌跡。這種互動超越了企業自身,它涉及大學、研究所、教育部門和金融部門等,當在一個區域內形成了這些機構部門的頻繁互動時,就可以認為存在一個區域創新體系(Cooke and Heidenreich,1996)。庫克等(Cooke et al.,2000)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研究,從發展經濟學的觀點出發,從“區域”、“創新”和“系統”三個方面對區域創新系統進行界定,並且以此為基礎分析了金融資本、制度性學習和系統創新的生產文化對區域創新系統構建的作用。克魯格曼認為區域已經成為全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而且特別指出,區域創新體系成為組織成長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Krugeman,1991)。挪威學者魏格在探討區域創新體系的概念時,認為廣義的區域創新體系應包括五個方面: ①進行創新產品生產供應的研究機構; ②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機構; ③進行創新知識與技術生產的研究機構; ④對創新活動進行金融、政策法規約束與支持的政府機構; ⑤金融、商業等創新服務機構。
區域創新體系研究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是產業聚集,最早注意到產業聚集效應的是英國的馬歇爾。哈佛大學波特教授提出的集群的概念,可以說是區域聚集效應的再發展,推動了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其中,波特在研究中,將國家創新體系的微觀機制與其巨觀運行實際聯繫起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國家創新體系。在他看來,國家的競爭優勢正是建立在成功地進行技術創新的企業的基礎之上的,這就是他的國家競爭力理論(Porter,1998)。這些都是區域創新體系研究的重要思想來源。
國內也有學者對區域創新體系作了研究,如王緝慈認為,區域創新系統是指區域創新網路各個節點(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等)在協同作用中結網而創新,並融入區域的創新環境中而組成的體系,即區域創新體系是區域創新網路與區域創新環境有效疊加而形成的系統。對區域創新體系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關係,她認為區域創新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子體系,體現了國家創新體系的層次性特徵。區域創新成功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本地企業間,以及在企業與科研機構長期合作基礎上的本地創新網路。區域行為主體的互動是創新和技術發展中的關鍵因素。國內也有其他學者提出區域創新系統是以信任、可靠性、交換以及合作中的相互影響為條件,建立在微觀規則基礎上的秩序集合,區域創新系統內各成員之間相對穩定和有規律的信息流動使存在於這種集體經濟團體中的體製得以形成(王緝慈,2001)。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柳卸林認為,決定區域創新體系存在的幾個重要因素是: ①區域創新治理的模式; ②區域專業化與演進; ③區域專有因素、產業集群與區域產業體系;④創新的核心邊緣現象(柳卸林,2003)。
區域創新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包括企業、公共研究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此外還包括一些輔助支撐要素,如中介機構、企業孵化器和信息網路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創新體系中主體的合作上,如創新體系中的產學研合作,知識、信息人員等要素在創新體系中的流動,政府政策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影響,區域創新體系與產業及產業集群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各國較有代表性的產業聚集地的區域創新體系進行的實證研究(如美國的矽谷、印度的班加羅爾、義大利的威尼斯、德國的慕尼黑、芬蘭的赫爾辛基等地區)。
國外對美國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新技術區域,如矽谷、菲尼克斯地區等。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研究,他們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觀點,其中就包括對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的作用。這些研究得出的一個結論性的觀點就是區域創新體系中主體間高層次的合作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創新能力影響很大。但這些研究往往集中在少數地區,並不能代表美國的普遍情況。此後一些研究者為了克服這一問題,進行了更廣泛的研究。賈菲(Jaffe)論證了從一個州的層次來看,其專利水平不僅取決於科研機構(企業和科研機構兩方面) 的數量,也取決於大學的研究經費數量。
以矽谷為例,矽谷是世界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心,是許多馳名大公司的發源地,也是美國個人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1998 年矽谷地區的生產總值為2400 億美元,占美國的3%左右,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左右。以矽谷為藍本的模仿活動遍及全球,但真正實現建造第二個矽谷目標的基本沒有。其根本原因在於:矽谷的區域創新體系是基於地區網路、活躍的地區文化及廣泛社會關係等產業要素的,而非各種要素的簡單羅列,這恰恰是最難被模仿和複製的。矽谷形成了一個發展創新的地區網路。政府、企業、大學或學院、研究機構、培訓機構、與其發展密切配合的風險投資中心,以及銀行和非銀行金融系統、資本市場、人才市場和技術市場等都是這個網路的要素。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斷地創新、發展和融合,從而形成緊密聯繫的地區網路。矽谷的地區文化鼓勵承擔風險,也容忍失敗。矽谷文化強調知識共享,相互學習和交流,特別是非正式的交流非常普遍。矽谷地區密集的社會網路和開放的人才市場也激勵著創業者們不斷進行新的試驗和創業。企業內各部門是互相滲透的,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當地政府之間、商貿組織協會和大學之間同樣有著密切聯繫(侯仁勇和胡樹華,2004)。
綜上所述,目前學術界對美國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於具有代表性的地區現有體系的操作性與效率上,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過程、演化機理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因此,本書以美國的區域創新體系為研究對象,對其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發展、演化規律進行研究。
三、區域創新體系理論
根據柳卸林(2003)、趙偉(2005) 等的文獻分析,弗里曼最早提出國家創新體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這一概念(Freeman,1987),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並在許多國家得到研究。英國的梅特卡夫教授認為,將國家作為一個單位來分析一個技術體系的動態圖像可能範圍太大了。因此“應該考慮一組特色的、以技術為基礎的體系,以一個國家地理和制度為邊界,而它們之間又進行聯結,支撐國家或國際創新體系的發展”。這是對區域創新體系(regional innovationsystem,RIS) 較早的概括。
丁煥峰認為,區域創新體系是國際經濟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區域創新體系理論通過“後福特主義”、“產業群”、“區域的崛起” 等經濟的實踐和經濟理論的展開得到發展,它以系統的、動態演化的觀點將新區域科學中的制度、文化、組織等因素與新馬克思主義及新熊彼特主義的創新研究在市場機制起主導作用的背景下結合起來,解釋區域進行系統化創新的能力和潛力,以及對制度、組織等環境條件的要求,從而建立區域學習創新、地方環境和區域增長之間的有機聯繫,組成一個有效的分析區域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的框架。區域創新體系借鑑國家創新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一國內特定區域的創新問題。區域創新體系研究既是對創新系統理論的發展,又是對區域經濟學的發展(丁煥峰,2001)。
區域創新體系理論的來源及基礎主要有國家創新系統理論、進化經濟學理論、新區域科學和現代區域發展理論、新產業區理論。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從國家巨觀角度來研究創新系統,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是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建設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區域創新體系可以從國家創新系統理論中吸取相關知識和研究方法,在國家創新系統理論的指導下對區域進行研究。進化經濟學借用生物進化學變異、自然選擇和遺傳三大核心思想,從新的視角來表述經濟主體、企業和市場,以動態的方法特彆強調歷史、常規、環境和機構對企業的影響。新區域科學和現代區域發展理論更強調學習創新和地方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性,這種環境通過地理鄰近和聚集以方便各行為主體相互學習,進行技術創新、擴散、積累,把企業、客戶、大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及政府機構聯結起來組成一個較為有效的網路結構。新產業區理論則主要為區域創新體系理論提供實證支持。
庫克和摩根討論了德國巴登・符騰堡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公司之間的動力網路聯繫、職業訓練制度系統、研究開發中的投資、創新和技術的轉移等區域創新體系中的互動問題。庫克指出,當今,創新體系正被用於區域經濟的各個角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基礎理論研究的增長和實際政策對區域創新體系形成的幫助。過去的10年,歐洲施行過100多種區域創新體系方案。但是,現有區域創新體系的新的壓力來自於知識經濟的全球化,且這種全球化偏重於內部而避開外圍。現在,新的處理創新赤字的方法正在歐洲出現,這也給真正的競爭、科學所扮演的角色、未來的研究和創新提供了想像力(Cooke,1996)。
庫克研究了為什麼城市經常是大型的創新中心,即便一些不太發達的城市也是這樣。分析結果表明,這些城市的公共研究資源和私人商業資金集中起來,並為一些私人的非公共的科研服務部門所支持。他通過對城市和不發達地區創新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科研風險資金模型,用來解釋不同情況下的創新( Cooke,2002a)。
德洛瑞克斯等研究認為,區域創新系統理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創新活力,它包括企業與“知識組織”,如與大學、研究機構等的密切關係,這組成一個支撐性“知識基礎設施”;第二是區域作為一個整體,可以通過某種治理安排來促進和支持這些關係。為此,區域可被視為一個學習“實驗室”,並要形成地方性互動網路,它包括廣泛的企業團體和治理結構,以促進創新(Doloreux etal.,2003)。
威格和伍德在探討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時,認為除了企業外,廣義的區域創新系統還應包括如下五個要素:①進行創新產品生產供應的研究機構;②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機構; ③進行創新知識與技術生產的研究機構; ④對創新活動進行金融、政策法規約束與支持的政府機構;⑤金融、商業等創新服務機構(Wiig and Wood,1995)。
布萊恩根據荷蘭一些創新團體的調查而繪製出反映荷蘭創新過程中的合作的立體框架圖。從系統觀察方面對創新進行分析,其中有輸入因素(人才資源的受教育水平和研究開發)、生產能力參數(地區合作、國內合作和國際合作) 和輸出因素(新產品投入市場或者新的生產過程)。結果顯示,創新的輸入和輸出參數因為區域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別(Bruijn,2004)。
迪茨研究了處理新區域政策的最合適途徑是什麼:當今的區域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舞台,哪些地區更能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新的區域政策把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企業之間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區域創新體系上。因而,評價方法也隨之改變,應尋求能更好地評估這些政策影響的新方法(Diez,2001)。
蘭布伊指出,企業和高校的研究部門是區域創新體系的一部分。區域創新體系和區域經濟成長之間聯繫的本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他還具體探討了如何實現信息和知識的轉化,如何把二者關係深入化的問題。創新網路的組建有兩個功能: 聯合和傳送。這兩個功能對知識的產生和傳播有重要的作用。網路系統包括節點、連線、傳送強度。公司被看做是功能、組織形式和技術組成的節點。公司的不同部分在網路中有不同的作用,知識的傳送只是公司和網路功能的一個方面。公司之間的聯繫是不穩定的,深入的動態聯繫是一個很好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