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祠

匯通祠

匯通祠,舊稱法華寺,又稱鎮水觀音庵,始建於明永樂年間,位於什剎海西海西北小島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為匯通祠。

乾隆二十六年御製匯通祠詩:“一座湖亭倚大堤,兩邊水自別高低。片時濟勝浮煙舫,春樹人家望轉迷。”“煙中遙見廟垣紅,瞬息靈祠抵匯通。雨意溟濛猶未止,出郊即看麥苗芃。”
匯通祠
祠坐北朝南。山門一間,歇山調大脊筒瓦頂,石券門,棋盤大門兩扇。前殿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頂,配房東西各三間,硬山調瓦頂。後樓面闊三間,二層樓前出軒,硬山調大脊,筒瓦頂,出軒部分為懸山箍頭脊四檁卷棚,配殿東西各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頂,匾曰“潮音普覺”,“功兼利濟”。
祠內有巨石一塊,紋如雞獅,稱雞獅石,雞左向右走式,獅右向下伏式,《燕都雜詠》這樣描述:“鮮彩臨風展異姿,搖光耀日具威儀。隕星天使成良構,不數當年斷罄奇。”附近有水關,石螭在南岸。石雕鎮水獸是雕在石板上的一頭爬行四腳怪獸。長約1.90米。
匯通祠已於修建捷運時全部拆除,以上為拆除前原制。現已重建,但水關及石螭已無原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