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村

匡山村

匡山村境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濟齊路、二環西路等市政一級公路穿境而過,並與京福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相連。

1949年全村共有377戶, 總人口1620人,2000年,全村共有1288戶,總人口404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1‰,全村有135個姓氏,其中張、孟、楊、謝姓氏居多,均為漢族。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萬元, 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641.8萬元,人均純收入2500元。

該村1994年2月被中共槐蔭區委、 區政府授予“億元村”稱號,1994~1995年被中共濟南市委、 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6年1月被山東省建設委員會、山東省人事廳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稱號,1998年被中共濟南市委授予“五好村黨委”稱號,同年被中共山東省委授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黨委”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匡山村
  • 所屬地區:濟南市槐蔭區匡山街道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0023
  • 地理位置:位於濟南市西北隅
  • 面積:3.5平方公里
  • 人口:4048人(2000年)
  • 著名景點:匡山
歷史沿革,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教科技,人民生活,村莊建設,集體福利,組織建設,著名人物,歷史人文,

歷史沿革

相傳唐末(905~907),人們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靠匡山而得名為匡山村。 匡山村位於濟南市西北隅,全村轄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隸屬於濟南市槐蔭區匡山街道辦事處管轄。全村地處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被譽為濟南市著名景觀“齊煙九點” 之一的匡山,海拔高度80.08米,矗立於村區東北部,昔日“滿山皆松柏,遍山蔥蘢,蔚然深秀”。如今,匡山村正按照規劃建設總占地面積300餘畝的匡山公園, 恢復匡山人文歷史古蹟、塑造現代美景,使之成為濟南市西北部旅遊觀光娛樂勝地。
1949年冬成立農民協會。
1950年12月土改工作隊進駐匡山村開展“土改運動”。
1951年1月5日,濟南市調整行政區劃,撤銷11個區,改劃6個市區和5個郊區,匡山村劃歸濟南市郊三區。
6月土改工作結束, 村民分到了土地、房屋和家具,人民政府為村民頒發了土地證。
1955年,匡山村劃歸歷城縣郊三區段店鎮黎明高級農業合作社。
1960年6月,匡山村劃歸槐蔭人民公社西郊公社。
1961年5月,匡山村隨同西郊公社復歸歷城縣。
1967年,參加人民公社的467戶村民全部安裝上電燈。
1980年,匡山村劃歸濟南市郊區西郊人民公社。
1984年7月19日, 經全體村民選舉成立第一屆匡山村村民委員會,孟昭來任村委會主任。
1987年4月30日,匡山村由歷城縣劃歸槐蔭區段店鎮。
1989年12月25日,中共匡山村支部委員會劃歸中共匡山街道辦事處黨委領導。
是年,匡山村由段店鎮劃歸匡山辦事處管轄。
1990年,開始有計畫、有步驟、按規劃實施舊村改造,首批建設完成村民別墅樓40座。
1991年4月27日,中共匡山村黨總支成立,孟昭來同志擔任黨總支書記。
11月30日,召開第一屆村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並通過了《匡山村村規民約》《匡山村土地使用管理規定》《匡山村關於實施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匡山村計畫生育的實施規定》《匡山村關於統籌和發放老年人生活保證金的規定》《匡山村用電規定》《關於深入開展依法治村工作決議》等一系列檔案。
1992年12月,實施老年人生活保證金制度,年滿60周歲(含60周歲)以上的男性村民和年滿55周歲(含55周歲)以上的女性村民由村統一每月發放生活保證金。
1993年4月20日,《濟南日報》等新聞單位100多名記者、編輯參觀村改小區和村經濟發展情況。
6月1日, 投資200萬元建成匡山幼稚園,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等省、市領導出席落成典禮。
8月26日, 經山東省體改委批准,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正式組建成立,孟昭來任董事長、總經理。
10月2~5日,派人赴京參加“全國首屆人才交流大會”,招聘人數居濟南市參會單位第二位。
是月28日,投資500萬元建成濟南市槐蔭實驗國小,並無償移交槐蔭區教委管理。
1994年1月13日,成立中共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委員會,選舉孟昭來為黨委書記。
4月下旬, 孟昭來出席山東省“五一”表彰大會,並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1996年2月18日,匡山集團新辦公樓竣工並正式啟用。
4月9日,槐蔭區委、區政府在匡山集團召開全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座談會,集團黨委書記孟昭來做了《精心構築五大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發言,區委書記叢大鳴作了總結講話,充分肯定了匡山集團兩個精神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8月30日,投資500餘萬元建設的26中新校在匡山小區落成,中共濟南市委常委、濟南市副市長沈建國、槐蔭區委書記叢大鳴及市、區教委領導出席落成典禮儀式。
10月10日,匡山集團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4700萬元建設的西市場服裝市場落成並開業,濟南市副市長王丕俊及市區有關領導出席開業儀式。
是月16日,組織200餘名老年人去青島、煙臺、蓬萊五日游。
12月18日,經槐蔭區體改委批准,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對所屬集體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
是月28日,槐蔭區區政府批准,匡山村實行村級企業化管理,撤銷了匡山村委會,由匡山集團總公司行使原村委會的一切社會職能。
1998年1月16日,對匡山村村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
3月27日, 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改建為山東匡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並召開了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大會通過了《山東匡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章程》,並選舉了董事局董事、監事會監事,孟昭來同志為董事局董事長兼總經理。
10月1日, 匡山集團第一個跨地區投資項目“山東匡山集團海南文昌農業園”成立。
1999年1月8日,對匡山村屬集體企業開始實施民營化和私營化改造,首批將匡山門窗工貿公司和匡山房地產開發公司等七家股份制企業的集體股權全部有償轉讓給了個人。
2000年1月22日, 對匡山村的全資集體企業和合資企業實施集體資產有償轉讓到人,初步完成了集體企業的民營和私營化改造。
4月29日,占地2公頃的匡山綠苑廣場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濟南市市長謝玉堂、副市長陶安嶺、槐蔭區委書記趙文朝、區長朱玉臣等市、區領導出席落成典禮儀式。
6月1日,匡山集團投資500萬元建設的匡山國小新校落成,新校占地2.2公頃,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可容納600名學生就讀。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新中國成立前, 全村共有377戶,1620人,4300畝耕地,村民以種糧和種菜為主,由於土地地勢低洼,遇有大雨、暴雨常常遭淹,土地鹽鹼化現象嚴重。糧食平均畝產80公斤,80%村民以外出賣豆芽為生,匡山豆芽在解放前、後一段時期頗負盛名。1952~1953年,孟廣珍等回響黨中央號召,帶領村民組建互助組。1954年建立了2個初級社, 1955年成立黎明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同年,匡山村民在小清河和興濟河兩岸興修水利設施, 鑽井40餘眼,建立2座提水站,購置50餘套農用水泵,保證農業的穩定生產。50年代,村民科學培育蔬菜新品種,匡山圓蔥皮黃扁圓,深受港澳歡迎。1965年建立養豬場,養豬100餘頭,並鼓勵村民利用溝、窪、塘放養魚苗。
1970~1977年,黨支部帶領村民對土地鹽鹼化現象進行治理,對低洼不平土地進行平整,增施有機肥,修水渠4公里,做到有雨能排,無雨灌溉,耕地運輸道路暢通,農業生產條件大幅度改善。 1978年糧食平均畝產350公斤,蔬菜平均畝產5000公斤,總產924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匡山村全面推行農業生產責任制,並鼓勵村民從事家庭副業,調動了村民生產積極性。1983年全村養殖生豬1830頭,家禽9365隻,並建立起匡山蔬菜物資服務站。 1984年7月19日成立農工商合作社,具體負責農業管理。當時,全村擁有拖拉機22台,電動機112台,汽車10輛,做到機井、電機、水泵三配套,農用工具基本實現機械化。1989年投資10萬元建集體養魚場1處,養魚一萬尾。19 90年投資80餘萬元,建養雞場1處,養雞7000餘只,日產鮮蛋250公斤。
1990年匡山村確定了工業化發展的思路,村辦企業迅速發展,匡山村耕地逐步減少, 農業比重降低,村民大多轉入工商行業。至2000年,全村耕地有480畝,僅有少數人員從事農業生產。

第二產業

該村工業始於1960年,當時建立了匡山鍛造廠,後又建起石料廠、鐵工廠,由於資金少、技術差,發展困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大力興辦村辦企業,1980年以來先後建起匡山木材廠、預製構件廠、紙箱廠、汽車配件廠、變壓器廠、汽車改裝廠等工業企業。1993年經山東省體改委批准,組建成立村級企業集團--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孟昭來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下屬企業近20家,包括工業企業10餘家,其中濟南匡山門窗工貿有限公司、濟南匡山汽車改裝廠、濟南匡山水泥製品有限公司發展成為山東省、濟南市同行業龍頭企業。 公司生產的100多種產品中,木質防火建材、高密度模壓纖維板製品及S9-JH系列電力變壓器三種產品被列入國家級星火計畫項目,十多種主要產品被列入國家、省、 市科技攻關項目。 至2000年底, 全村工業從業人員120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2121萬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5444萬元,創利稅600萬元。
房地產業:1988年成立匡山房地產開發公司,註冊資金3000萬元,職工170餘人。公司創立以來,陸續規劃建設了占地33.3公頃的匡山小區,至2000年底已建成住宅樓90餘棟, 區內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入住居民3萬人,並連續榮獲省級“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省級“安全文明住宅小區”光榮稱號。1993年至1995年,開發建設了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 上下兩層、獨門獨院的123座村民別墅樓區。1995年8月,開始興建匡山怡苑小區(即匡山村民多層樓住宅區),至2000年底,已建成村民住宅樓9棟,總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 匡山房地產開發公司進入“濟南市房地產開發十佳企業”行列。

第三產業

1951年,匡山村建立供銷合作社。之後,又陸續辦起農機修配組、理髮店、飯店、代銷店,取得較微薄的經濟收入,從業人員很少。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黨支部為加快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在大力興辦第二產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在匡山小區、村民住宅區、濟齊路兩側建成100餘套商業房出租給村民從事商業經營活動。1993年6月建立匡山加油站。1995年,成立匡山集團機械化施工中心,從事鐵路、公路、橋樑、建築等土石方工程的機械施工,擁有日產200挖掘機、小型推土機、青州50裝卸機、壓路機等30多台套,參加了濟德高速公路、博萊高速公路、小清河擴建等大型工程的建設。1996年建成總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的濟南匡山大酒店, 從事餐飲服務業。1997年投資780萬元建起了集生豬購進、 屠宰、批發、加工、運輸、供應為一體的大型肉類批發市場。1 997年11月投資5000萬元在濟南市古今著名商埠“西市場”建成占地1.87公頃,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的服裝市場, 場內有88間門頭房,600間精品屋,500多節櫃檯,經營業戶1300餘人, 經營服裝、布匹箱包、鞋帽、床上用品,年創收500萬元。2000年底,匡山集團決定在村西規劃建設占地33.3公頃的匡山金三角商貿批發市場,以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並使之成為匡山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社會事業

文教科技

建國前,民眾文化科技落後,匡山國小、幼稚園教學條件簡陋。建國後, 雖經過多次擴建, 始終沒有大的變化。 1992年投資270萬元建設了總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幼稚園,成為濟南市一類幼稚園,並通過省級示範園驗收,使學前教育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是年投資580萬元在匡山小區內建成槐蔭實驗國小。19 97年匡山集團投資500萬元拆遷重建濟南市第26中學, 占地1.8公頃,樓房主體五層,共24個標準教室,使匡山小區形成了幼稚園、國小、中學三級完備的教育體系。多年來, 匡山集團對文化科技事業不斷投入,先後派200多名技術和管理骨幹到有關院校、 科研部門參加培訓, 全村30%以上的村民參加了各種學習班或成人高考,至1996年底,有近200人獲高、中、初級技術職稱。2000年投資200萬元建成匡山小區健身活動中心、中心花園,配備各項文體娛樂設施,並組建匡山軍樂隊、健身隊,多次參加全市文藝演出。1994年至1999年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 7年5月被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科委授予“科普先進村”稱號。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年人均糧食僅46公斤,人均純收入不足幾十元。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人均純收入100餘元。 1982年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1986年全村有萬元戶49戶。2000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1.2萬元。 560多戶村民入住小康型新居,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000多輛,其中個人擁有950輛。 各種機車800多輛。程控電話600餘部,彩色電視機1300餘台,並引入了有線電視。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道路坎坷不平,崎嶇狹窄,村民住房多是土坯房,1950年全村共有民用住房754間,人均居住面積4平方米。1990年實施舊村改造規劃,改善村民居住環境, 相繼建成123座村民別墅樓。 1991年2月投資17萬元正式建成儲水量200立方米的生活用水加壓站, 徹底結束了全村吃水難的歷史。同年10月建成東西長468米,南北長250米的匡山村東西、南北兩條大街。1993年投資20多萬元對村內的電網和路燈照明設施進行了徹底改造。1995年8月為加速市郊地區道路建設,拿出150餘畝土地配合城建部門修建濟齊路。 1997年以來,9棟村民多層住宅樓先後竣工並投入使用, 使1/3的村民搬進新居。1998~1999年,配合城建部門完成了濟齊路沿線路燈照明安裝工程,拓寬改造了交校西路,自籌資金修建了全長743.93米、寬15米的東壩路, 使匡山地區的交通狀況得到改觀。 2000年匡山村積極回響市政府“容貌工程”“造綠工程” 的號召,無償拆遷四處所屬單位,與區建委共同投資200萬元建起高標準的匡山綠苑廣場, 為城鄉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場所。1991年2月,被中共槐蔭區委授予發展城郊型經濟“標兵村” 稱號。1996年1月被山東省建設委員會、山東省人事廳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村”。

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5年,投資18萬元購置自來水設備,使村里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並建起集中供熱站。對考入高中的學生獎勵300元, 考入大專院校的獎勵1000元, 畢業後回村工作的給予3000-5000元的獎勵; 為鼓勵廣大教師搞好教學,下發了《關於教育獎學金髮放的幾點意見》,使公辦、民辦教師待遇同等。1996年以來,村民的三提五統費全部由集體負擔,對全村60歲以上的男性村民和55歲以上的女性村民實行每人每月享受80元生活保證金制度, 對特困戶實行每戶每月發放100元救濟保障金制度。投資32萬元建起敬老院,成立老年人協會,村里出錢定期組織老幹部、老黨員、老同志外出旅遊。1998年1月與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聯合開辦匡山社區衛生服務站。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52年,孟昭法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1 957年,成立了第一屆村黨支部。1977年孟昭來擔任匡山大隊黨支部書記。1991年4月27日中共匡山村黨總支成立,孟昭來任黨總支書記。1994年元月匡山村黨總支改建為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黨委。多年來,黨組織重視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連續10年被授予中共槐蔭區委“黨建工作先進村”“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村黨組織標兵” 等稱號。1998年6月被評為中共濟南市委“五好村黨委”,並受到中共山東省委的表彰。2000年,黨委下設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2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9年建立匡山村農民協會。1949~1952年村農會領導農業生產,1952~1958,在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領導下進行生產。1955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孟廣珍任社長。1959年匡山大隊成立,下設9個生產隊。1982年11月成立匡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匡山村民委員會成立,孟昭來任主任,下設7個村民小組。 1988年元月成立匡山農工商總公司,統管全村農、工、副業。1991年4月改建為濟南匡山實業總公司, 全面負責村裡的經濟工作。1993年8月26日匡山實業總公司改建成立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孟昭來任董事長,下設五大分公司。1997年撤銷村民委員會建置,經槐蔭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村級企業化管理,其社會職能由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行使。自1980年以來,村民委員會多次被評為濟南市“文明單位”,槐蔭區政府“模範

著名人物

孟昭來 1949年8月6日生, 1969年10月參軍入伍,197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高級經濟師。1974年退伍回匡山村,先後擔任團支部書記、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等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帶領匡山村民白手起家大力興辦企業,先後建起了木材加工廠、預製廠、汽車修理廠、鍛件廠、房地產開發公司等20餘家村辦企業,並於1993年8月組建山東匡山集團總公司。到200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億元,集體固定資產8000餘萬元。1991年,被濟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優秀鄉鎮企業家”稱號。1994年獲得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1997年被授予濟南市“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當選為濟南市人大代表,出席了濟南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

歷史人文

匡山村位於濟齊路與二環西路交匯處。唐朝末年,有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落戶,因東靠匡山,取村名匡山村。匡山曾舊屬歷城縣,因山形似筐而得名,後改稱匡山。海拔80米。據《歷乘》載,明朝時,匡山設鋪(即驛站)。清雍正年間,歷城縣境共設16鋪。
匡山為“齊煙九點”之一的名山,歷史上曾頗具軍事和文化價值。匡山昔日滿山皆松柏,蔚然深秀,蒼翠可愛。山上有佛、道寺院。山門刻有“匡山禪林”題額。進門為前殿,後為正殿,東院有北堂三間,西院有佛堂,佛堂西南窗臨絕壁。開軒遠眺,東南為千佛山諸峰,層巒疊嶂,縹緲如在雲間。西北一院落,院內有大石簇然而立,如蹲伏狀,似扭頸首,名曰“白虎石”。“白虎”為古代民間信仰的四方之神之一,多主水事。
匡山村
前殿叫三元閣,祀道教三官。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災難。下殿內供“碧霞元君”,也是道教所尊奉之神,即東嶽(泰山)大帝的女兒。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統攝岳府神兵,專管賞罰人間善惡。西邊佛堂內祀釋迦牟尼。寺院後面為“李白讀書堂”,相傳為李白讀書處。堂內有“唐翰林李公諱白字太白之神位”。東麓立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石碑,上刻有“唐謫仙青蓮先生越千里到茲肆業”之句。杜甫於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曾作悼念李白詩《不見》,內有“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今寺院已毀,僅存近人朱慶瀾1924年仲秋寫的“李白讀書處”,大字石刻矗立於山南麓。如今匡山已經成周邊居民休閒、娛樂、健身的最佳去處,匡山公園也正以其原生態風貌,為泉城再添靚麗風景。山上大量綠葉喬木,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山體上修建了石基台階、雨亭,山體周圍設定柵欄。山腳西側建設了觀賞湖,東側建設了微型生態園,內有南式竹木閣樓6座,水簾洞1處。在山門入口立牌坊一座。匡山公園占地已達85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