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城

匡城故城一般指本詞條

匡城,匡或作“筐”。承匡歷史甚古。《左傳》有“(魯)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叔仲、惠伯會晉郤缺於承匡”的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匡城
  • 地理位置:縣城西15公里匡城村西北
戰國策》記有“犀首以梁與齊戰於承匡”一事,皆指此地。當西周時,承匡本為宋國西部邊境要地。到戰國時此地入於魏國。秦滅魏後,於此地設承匡縣,後以此地“卑濕”,乃徙縣於襄陵,而承匡城遂廢棄。現城垣仍殘存,逶迤數百米。城西南有一夯築土台,高約十米,台下有土穴,深不可測,民間傳為古時報警用的“狼煙洞”,可直通杞縣圉鎮。台上建關帝廟一座,其年代亦甚古老。據今存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關帝廟碑記》載:“溯厥創始,惜無所稽,惟懸鐘上記有‘重修於萬曆八年’,想亦歷世久遠矣。”廟前原有古柏五株,民間諧稱為“五百(柏)零一所廟”。廟宇及古柏毀於20世紀50年代。當地村民80年代於土台上重建了關帝廟。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