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徐無鬼》:“郢人堊(è)漫(堊、白泥;漫、塗、污。或作慢、墁)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傳說古代有名的工匠)斫(砍、削)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意即放手為之,心中瞭然其事,動作起來閒熟自如,別人看去似漫不經心,所以稱‘聽’。舊解為‘瞑目恣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漢書·揚雄傳》:“(náo,塗抹牆壁)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斫。”服虔註:“(或作郢),古之善塗者也。施廣領大袖以仰塗,而領袖不污。有小飛泥誤著其鼻,因令匠石揮斤而斫,知匠石之善斫,故敢使之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匠石斫鼻
- 內容一:釋義
- 內容二:示例
- 斫:砍、削
釋義,示例,
釋義
郢人鼻端有泥污,請匠石用斧子給他削去,匠石運斧,乎乎有風,揮灑自如,把泥污完全削盡,而不傷其鼻。後遂用“斫鼻、斫堊、斫墁、斫泥、郢斫、匠斫、鼻端妙斫、成風盡堊、成風斫、郢匠斤、成風斤、郢匠揮斤、大匠斧斤、大匠運斤、匠石運斤、郢匠風斤、運斤成風、成風妙斤、郢斤、風斤、運斤、揮斤”等形容技藝精湛,手段高明,工作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以“郢匠、匠郢”等稱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或指大手筆;以“鼻堊”指缺憾。
示例
【斫鼻】黃庭堅《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詩之二:“雖懷斫鼻巧,有斧且無柯。”又《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斫鼻工,聊付曲肱夢。”孫覿《蜀婦新寡從何純中讀左氏戲呈純中》詩:“一揮斫鼻斤,便舉齊眉案。”
【斫堊】楊弘道《次韻張敏之新居》詩:“幸遇斫堊手,運斤與刪釐。”
【斫墁】蘇軾《新渡寺席上次趙景貺陳履常韻送歐陽叔弼》詩:“平生魏公籌,忽斫郢人墁。”
【斫泥】黃庭堅《題王黃州墨跡後》詩:“世有斫泥手,或不待郢工。”楊萬里《和仲良春晚即事》:"我語真雕朽,君詩妙斫泥。”陳師道《黃預輓詞》詩之三:“平生斫泥手,斤斧恐長休。”
【郢斫】趙翼《次韻酬袁子才見寄之作》:“技有鼻傷非郢斫,音無肉味是虞韶。”
【匠斫】左思《魏都賦》:“剞罔掇,匠斫積習。”袁宏道《答曾退如》:“志序尚未見,先兄傳已借尊名作之,代大匠斫,寧不傷指,今附去請教。”
【鼻端妙斫】陸游《雨後殊有秋意》詩:“只嘆鼻端無妙斫,豈知弦外有遺音。”
【成風盡堊】劉大魁《論文偶記》:“若行文自另是一事,譬如大匠操斤,無土木材料,縱有成風盡堊手段,何處施設。”
【成風斫】駱賓王《上樑明府啟》:“豈惟成風之斫,妙思通神,流水之弦,清音入聽。”孫覿《紹興任子某南遷過疏山上一覽亭》詩:“諸儒望先覺,坐待成風斫。”
【郢匠斤】杜甫《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脫略溪釣,操持郢匠斤。”
【成風斤】鄭維忠《泥賦》:“無勞切玉之劍,自落成風之斤。”李白《古風》之三五:“安得郢中質,一揮成風斤。”
【郢匠揮斤】崔融《嵩山啟母廟碑》:“周官置臬,郢匠揮斤,異態神行,全模化造。”秦觀《別賈耘老》詩:“欲托毫素通殷勤,郢匠旁矚難揮斤。”
【大匠斧斤】蒲松齡《十二月代鄭氏與許某啟》:“自分溝中斷梗,無勞大匠之斤斧;何意爨下朽株,竟辱達人之鑑賞。”
【大匠運斤】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東坡嘗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匠石運斤】蕭統《七契》:“乃使匠石運斤,班輸琢錘。”
【郢匠風斤】楊戴《送丘子正之海鹽州教授》詩:“夏侯何地芥,郢匠實風斤。”
【運斤成風】元好問《王典華墨竹》詩:“豈知遼江一派最後出,運斤成風刃發硎。”李汝珍《鏡花緣》九十回:“郢人以石灰如蠅翼之大,抹在鼻子尖上,使匠人輪起斧斤,運斤成風,照著鼻尖用力吹去,把灰削的乾乾淨淨,鼻子還是好好的,毫無損傷。”
【成風妙斤】嚴復《六十一歲生辰韓生以詩見寄裴然有懷次韻為答》:“淅米非前甑,成風少妙斤,虛傳馨郅治,直作縱妖氛。”
【郢斤】陸游《次韻黃宮教見贈》:“空持鼻端堊,庶幾遇郢斤。”
【風斤】蒲松齡《擬上以萬世師表四字頒行天下黌宮群臣謝表》:“風斤月斧,雕成蝌蚪之文;鷺採風濤,發作虹之氣。”
【運斤】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運針如運斤,去翳如拆屋。”黃庭堅《留王郎》詩:“郢人懷妙質,聊欲運吾斤。”陳裔《湖海詩社開徵引》詩:“若無大手筆,誰堪創世紀?嗟予生也魯,空有運斤意。”
【揮斤】張九齡《九月九日登龍山》詩:“投吊傷昔人,揮斤感前匠。”王安石《思王逢原》詩之一:“便恐世間無妙質,鼻端從此罷揮斤。”黃庭堅《出迎俠客質明放船自瓦窖歸》詩:“惜無陶謝揮斤手,詩句縱橫付酒杯。”
【郢匠】駱賓王《上齊州張司馬啟》:“妙思通神,葉成風於郢匠。”黃庭堅《奉和公擇舅氏送呂道人研長韻》:“妙質寄郢匠,素心乃林泉。”徐夤《尚書命題瓦硯》詩:“遠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
【匠郢】江淹《謝僕射遊覽》詩:“舟壑不可攀,忘懷寄匠郢。”
【鼻堊】陸游《嘆老》:“平生師友凋零盡,鼻堊揮斤未有人。”段克己《臨江仙·壽周景純》詞:“鼻堊未除斤未運,相望咫尺天涯。”
〖釋義〗郢匠斫鼻,堊盡而鼻不傷,技藝高超,出手不凡,人皆嚮往其為治污而得益。後因引申用“郢斧、斤斧、斫削、斤削、郢政、削政、斧政、斧削、斧正”等作為請人修改文字的謙詞。
【郢斧】楊基《皂角灘》詩:“牛刀慣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鋒稜。”蒲松齡《十二月初六日答王鼐舊工部》:“又《哇吹》一冊,幸惟郢斧。”
【斤斧】范仲淹《與韓魏公書》:“又窺諸公所賦,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並自定上呈,所謂將勤補拙。更乞斤斧,免貽眾誚。幸望,幸望。”
【斫削】張孝祥有《某頃蒙信陽使君教以邊字韻佳句,伏讀降嘆,病答謝甚緩,復不能寄,仰俟斫削》詩。
【斤削】袁宏道《馮琢師》:“家兄弟近作,皆欲請教,以還朝在即,將面受斤削,但不知行李以何日發,宏眼欲穿矣。”
【郢政】【削政】【斧政】魏際瑞伯子論文》:“人以文字就質於人稱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稱曰政;又念正者,必須刪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轉曰斧政;又念善斧斤者莫如郢人,易曰郢政。”
【斧削】《指南夢·吟詩》:“晚生略識古今,粗知大義,也有一首歪詩,要求丞要斧削。”
【斧正】顏光敏《與曹禾書》:“小詞成之數日,……幸斧正是荷。”陳衍《與鄧彰甫書》:“小賦不知堪入巨目否?萬祈斧正,方可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