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歷史,維修情況,遊玩須知,
修建歷史
在當年國共對峙期間,蔣介石在台休憩行館規劃了數個逃難路線。由於蔣介石生前經常造訪大溪慈湖、復興鄉角板山,為預防復興通往大溪、三峽的北橫公路遭截斷,由復興霞雲坪(桃119)經東眼山通往三峽插角(北113)的“復興戰備道路”,應運而生。
1975年以後復興戰道也失去戰略價值,加上部分路段的地質破碎、常有落石坍方,1981年後,復興戰道就淹沒在荒煙漫草中。
維修情況
三峽插角里長林坤郎說,這條專為蔣介石避難闢建的戰備道路,荒廢迄今超過30年,沿途自然山林雖美,但因位在三峽最偏遠的地區,人跡罕至,前些年開始吹起的腳踏車風,也讓這條荒廢多年的道路,成為車友口耳相傳的旅遊秘境。
新北市府與林務局、水保局協調後,斥資2200萬元(新台幣)修復這段2.8公里的道路。
工務局表示,由於地質條件不佳,施工期間不僅邊坡落石不斷,路基也常因雨流失坍方,但在克服天氣不佳及地質劣勢下,2014年8月底完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