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文宣論

《北齊文宣論》是唐代朱敬則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北齊文宣論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朱敬則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北齊文宣論
文宣承父兄之資,據已成之業,屈奇不測,內剛外柔,屬變起不圖,禍機竊發,臨事而懼,警而後行。故使逆黨無遺,兇徒必盡,自得政二世,樹恩百寮。司馬公之養汝,只在今日;陳桓子之好施,惟取一時。由是腹心不散,勛貴自隨,大會晉陽,共敘哀酷,神彩英颺,風調清閒。既而人固難知,始推天授。故曰今日左僕射,不減大將軍。由是感光祿之言,不俟終日;聽倉丞之諫,理故無歸。然遠邇之心,赫虎之變,爪牙夙將,帷幄舊臣,足使鄰國寢謀,殊邦側席。況屬梁運道銷,江淮家無(闕)周室厭關函谷封泥,故得北柔沙漠之陲,東懷遼海之際,政尚明直,時實豐盈,膏澤始流,菁英已竭。中山迫於漢獻,高洋劣於魏文。但禮樂未施,冠履不假。高論王道,此實多慚。
或問曰:“夏桀無道,殷辛虐政,舉烽而求一笑,擊鼓而飲三千。雖曰荒淫,未窮鄙穢。猶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皇天震怒,命我文考。今者顯祖狂昏,中酒而作,莫不手自支解,躬行刺斫。大集淫嫗,為笑目前;廣命宗親,聚塵麀上。鄴城無自保之客,當軒有供御之囚。或臋行以罵眾寮,或擘尻以示群下。加以土木不息,金鳳臨雲,徵斂日增,長城千里,仍得快樂,世以保乂。豈天地不仁,降災萬姓?民之多僻,適與相逢。岐路無歸,我心如醉。此即甘酒嗜音之談,蓋成虛論;三風十愆之說,並是高談。”
君子曰:“源深者流長,德盛者祚遠。黶之汰雖著,書之德在人;齊神武伐暴勝殘,有大功於天地。其嗣雖復失道,仍未殛於神明。故書曰:‘天惟五年須暇,湯之子孫是也。’”
問曰:“神武之初基,實多佐命;文宣應籙,共匡霸圖。其間文武高材,略不世出;風流名士,拔萃逸群。屬主暴政荒,時艱路澀,未有裂裳遠竄,行從近關。聞者尚足動心,遇者會不驚慮,此復何哉?”
君子曰:“達人之道,布在方冊;顯晦之跡,理同可尋。若乃色斯舉矣。翔而後集者,則仲尼去衛,夷齊讓國,清風長流,高節遠列,固絕倫矣。其次則南山之叟,東門之賢,范蠡泛江湖,尉繚去城市,此又見幾而作也。亦有貞不絕俗,隱不違親,冥默園林,卷舒人事。八月羊酒,聘之而不來;四時束帛,徵之而不屈。亦可與語上矣。過此以往,何足言哉?良為道喪已久,廉恥不追。崩騰闇主之朝,淪沒驕君之世,何足怪乎?悲夫!嚴尚既歿,誰與為言?俗物滿塗,彼眾我寡。俾將來之不昧,知其意焉!”

作者簡介

朱敬則(635—709)唐朝大臣,史學家。字少連,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鹹亨中,授洹水尉,後除右補闕。長安三年(703年),遷正諫大夫,兼修國史,進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張易之誣陷魏元忠,張說等,無敢言者,他獨奏魏、張等無罪,乃得不死。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繪武三思等十八人像為圖,欲引他加入,他堅決拒絕。為相期間,引薦能士,對武則天弊政直言無諱。又精通史學,除參與修唐史外,嘗采魏、晉以來君臣成敗事,著文《十代興亡論》及《五等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