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嶧山刻經

北齊嶧山董珍陀刻經。嶧山又名邾嶧山、鄒山,位於鄒城東南10公里。海拔548米,花崗岩質。山勢挺拔,怪石嶙峋,風光尤佳,自古即為齊魯名山,素有“小泰山”之稱。秦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嶧山,刻石頌德以召天下。刻石於北朝時毀於山火,唐及其以後曾復刻多種。山上有歷代刻石百餘種,其中北齊刻經有兩處,一在山陽半腰“烏龍石”上,其側有“妖精洞”三字。刻經面向東,極為粗糙(嶧山石系粗粒花崗石),高3.8米,寬2.6米。內容為《般若波羅經》的一節,共八行,一百零九字。首行題石”斛律太保家客邑主董珍陀”,故又稱《董珍陀刻經》。經文七行,行十四字,共九十八字。字徑在十七至二十三厘米間。字型均為隸楷書。
北齊嶧山刻經
北齊嶧山刻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