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比丘尼曇媚造像記

北魏比丘尼曇媚造像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
  • 文物類別:題記碑文
  • 所屬年代北魏景明四年(503年)
  • 出土地點: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 出土時間:1956年11月
基本情況,碑文,碑文注釋,譯文,背景,藝術價值,

基本情況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是1956年11月間雲岡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曇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即所謂露天大佛窟窟前積土時出土的。這是雲岡石窟難得的一塊完整的造像題記。從其完整和獨立的情況看,它很像是置於龕中或嵌於壁間坍塌時埋入土石中的。其石為雲岡細砂岩,略呈方形,高30厘米,寬28厘米,字跡大小不一,最大者約為3X2厘米,最小者約為1X1厘米。全文共楷書10行,行12字,共110字。原文除首尾稍有缺泐外,大部完好。此記末行年號已漫滅不可連綴,所幸第二字右半“月”字尚存。考北朝年號,第二字右為“月”者,有孝文帝承明,宣武帝景明,東海王建明和北齊廢帝乾明,而其中數到四年者惟有景明。就此斷定此碑年代為景明四年(503年)。

碑文

原文:
北魏比丘尼曇媚造像記
(夫慮)①靈鏡覺,凝寂②疊代③。照周(群)④邦,感垂應物。利潤當時,澤潭機季。概不邀昌辰⑤,慶鐘播末⑥。思戀靈福,同擬狀金石。冀瞻容者加極虔⑥;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資津,十方齊慶。頌曰:
靈慮巍凝,悟(岩)言鑒覺。寂絕照周⑦,蠢趣澄濁。隨像擬儀,瞻資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
景明)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曇媚造。

碑文注釋

① 碑文第一行開頭殘缺兩字,據碑文中兩見的字很多,試補為“夫慮”。另有補為“夫含”。
②碑文第一行第七字及第七行第九字同為“寂”字
③“疊代”是指佛教由東漢時傳入中國,歷經三國、兩晉北魏、宋、齊、梁幾個朝代,又應含括北魏自道武帝大力提倡佛法後,歷經明元、太武、文成、獻文、孝文、宣武幾代。
④第一行的最後一字僅存右偏旁“羊”,據碑文推敲當為“群”字。
⑤“概不邀昌辰”,是指比丘尼曇媚沒有遇上文成帝於興安元年(452年)十二月乙卯初復法後,“欲為沙門”,“不問長幼”,“聽其出家”,“建佛圖”,“任其財用”,“不制會限”,“天下承風”,“朝不及夕”的“盛世”。由此也可推斷,比丘尼曇媚是復法以後出生或出家的。
⑥“慶鐘播末”和前文中的“澤潭機季”兩句,文字隱晦,難於理解。結合史籍,“播末”和“機季”應該指的是朝廷對立寺造像和度僧加以限制的“景明之禁”。
⑦”寂絕照周“是指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滅法和興安元年(452年)文成復法。
造像記的大意是,佛的法力無邊,它象一面十分明亮的鏡子,照耀、沐浴著世世代代、十方萬物。雕造佛像可以使後來的人們瞻仰佛的形容時感到寧靜,懷念佛的儀態時得到快慰。生生受其澤潤,處處鼓舞歡慶。

譯文

佛的靈驗象鏡子一樣明亮,使人能很快覺悟。佛之經義本是凝靜安寂的,且歷代如此。佛的靈光照遍邦國人群。佛可以感動萬事萬物。即能立刻滋潤佛法盛世的人與國家,也能在深厚如潭水般潤澤佛法衰世的萬事萬物。感慨我沒能遇上盛世,也慶幸我還是趕上了盛世的末尾。懷念著佛的靈光與帶給我們的安福,願把佛的形象雕刻於金石之上。殷切的期望瞻仰佛的容貌的人能對佛更加虔誠,看不見佛的容貌的人也能增加快樂與希望。世世代代都有佛指點迷津,十方都能得到吉慶。並頌之曰:
佛的經義一向巍巍如山,凝靜安寂,從中我們可以覺悟,如同鏡子般照見自己的內心。縱然佛法式微,仍能“照周群邦”,佛的旨趣得到萌發,世間的污濁得到澄澈。造佛像以模擬佛的容姿,看到佛像便能感到佛的無上美好。世世代代都能幹受到佛帶來的益處,十方都能沐浴在佛光的普照之下。
景明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曇媚造

背景

此記內容可證之事至少有三點,其一,此記雖為佛門造像發願文,但卻與常見造佛像幾軀、菩薩幾軀不同,只雲“同擬狀金石”,說明所造可能是單體金銅像、石雕像,而並非在壁上鑿龕造像。
其二,造像而供養者為比丘尼曇媚,聯繫曇曜五窟中的另外兩個洞窟十七窟前壁明窗側太和十三年(489年)比丘尼惠定造像題記,十八窟前門西壁茹茹可敦造像題記,可見至少是曇曜五窟這幾個西部洞窟自太和年間至遷都以後皆為比丘尼所居,是女人世界。可以印證唐代高僧所記武周山石窟寺“東為僧寺,西頭尼寺”的格局。
其三,據史載,宣武帝景明年間,由於寺院經濟澎脹,僧尼用度靡費,朝廷對立寺造像和度僧加以限制,史稱“景明之禁”。在此,佛門弟子曇媚等借造像題記的機會,傾心懷念幾十年前文成帝復法的盛世“昌辰”,大力宣揚佛教教義,更具有進一層的現實意義。這一造像活動或許可以說明此禁對遠在故都平城的武周山石窟寺影響不大;然而從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認為,不在窟內造像,而另行雕造金、銅、石像,本身就是一種限制呢?結合雲岡石窟現存景明中造像題記惟十二窟景明元年一例,余皆在延昌年間之後的情況,似乎亦可說明這一問題。
此碑的意義和價值在於,真實地記錄了“景明之禁”下北部平城僧尼這次頗具規模的造像活動,對研究雲岡石窟的開鑿情況,特別是曇曜五窟的完工時間,以及古書上關於雲岡佛寺“東為僧寺,西頭尼寺”的說法,都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和依據。

藝術價值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書法極佳。縱觀其以圓筆為主,寬博雄渾的書風,應與魏碑名品《鄭文公碑》相類。特點之一是圓潤沖和。此記用筆幾乎是筆筆中鋒,不似一般魏碑書體大起大落的方頭重腦。除少數點畫偶見方起外,起落之處大多破方為圓了。橫畫一改露起為藏入,鮮見刀斧稜角,迭橫多見連帶和筆斷意連的行書筆致。折筆除“照”、“寂”、等個別例子外,都取篆法,用圓轉作方折。捺畫寫得飽滿開張,起筆出鋒全是圓筆,既存隸意,又具楷則。斜提和戈挑,全無“醜魏”方重面目,頗多鐘王沖和內擫之態。
此石書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寬博從容。結字方整,筆勢開張,寬厚穩健,古樸閒逸。總而言之,其書結體為方形,分而觀之則寓方整於變化之中。像“鏡”、“覺”等字,下部寬舒而不侷促,存天趣而去雕飾。“感”、“機”、“儀”等字中的“戈”都不上趯,而是斜曳至右下緩緩帶住,無劍弩之態而具沉雄之勢。“時”、“末”、“濁”等字的豎鉤平緩左出,猶遺分書之法。余如“鑒”、“嚴”、 “趣” 、“益”的結字更是不泥成法,天趣盎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