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北領地茅膏菜
- 別稱:The petiolaris-complex
- 界:植物界
- 亞屬:茅膏菜亞屬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北部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 特點:葉柄長,葉片小,有白色絨毛
地理分布,品種列表,
地理分布
北領地茅膏菜是指主原產於澳大利亞北領地地區的一個茅膏菜亞屬(Drosera subgenus Lasiocephala,也稱為The petiolaris-complex,英文Woolly Sundews),一般植株呈蓮座狀,具有長葉柄及細小的盾形葉,多絨毛,外表華麗,猶如孔雀開屏,成株直徑一般十多厘米,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一共約13種,知名的品種如孔雀、大肉餅、小肉餅、銀毛、銀匙茅膏菜等。
北領地茅膏菜原生地地處熱帶荒野沙地,白天需經受赤道地區強光直射和高達45度的高溫考驗,又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一年分為旱季和雨季。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一般植物都難以存活,北領地茅膏菜經過長期的演化使自己具備了非常頑強的生命力,這讓人油然而生的敬佩!
荒野沙地,土壤貧瘠,北領地茅膏菜通過捕食昆蟲來獲得更多的養份,但它們又不同於沼澤地區的茅膏菜,它們的葉柄很長,以擴大捕蟲範圍,分泌粘液的葉片很小,以減少水份消耗量,提高單位面積的捕蟲效果。且許多北領地茅膏菜葉柄、莖部演化出很多白色絨毛,既可以用於收集早晨的露水、保存水份,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夏季降低葉片的蒸騰速率,減少水份流失,冬季保溫;植株也會長出非常長的根系,鑽入地底的深處,以利於旱季的時候吸收水份,一些品種在旱季會縮成一團進入休眠狀態長達幾個月。
北領地茅膏菜在種植上喜強光、高溫,是唯一夏季可以暴曬的茅膏菜,無需遮陽,可抵禦45度的高溫。所以夏季種植非常容易,只需丟戶外陽台,低腰水(盆下面放水碟)種植。冬季需保持15度以上不受凍害,唯有孔雀茅膏菜可抵禦5度的低溫,冬季光照不足需補光。冬季北領地茅膏菜適合放置於玻璃缸等密閉容器使用植物生長燈照射種植,利用燈補光及燈的熱量加溫。
品種列表
Drosera brevicornis
Drosera broomensis 布魯姆茅膏菜
Drosera caduca 變葉茅膏菜
Drosera darwinensis 達爾文茅膏菜
Drosera derbyensis 珊瑚茅膏菜
Drosera dilatato-petiolaris
Drosera falconeri 大肉餅茅膏菜
Drosera fulva 黃孔雀茅膏菜
Drosera kenneallyi 小肉餅茅膏菜
Drosera lanata 銀毛茅膏菜
Drosera ordensis 銀匙茅膏菜
Drosera paradoxa 孔雀茅膏菜
Drosera petiolaris
Drosera caduca 變葉茅膏菜
Drosera darwinensis 達爾文茅膏菜
Drosera derbyensis 珊瑚茅膏菜
Drosera dilatato-petiolaris
Drosera falconeri 大肉餅茅膏菜
Drosera fulva 黃孔雀茅膏菜
Drosera kenneallyi 小肉餅茅膏菜
Drosera lanata 銀毛茅膏菜
Drosera ordensis 銀匙茅膏菜
Drosera paradoxa 孔雀茅膏菜
Drosera petiol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