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閣位於濬縣城北關西北隅(今縣直屬庫院內),座北向南。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知縣寧時鏌建,為“聚諸生徒講誦場所”。萬曆四十年(1612年)知縣薛鳳翔及崇禎四年(1631年)知縣張肯堂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縣姚德?題門額曰“文昌書院”。山門面闊3間,進深1間。院址南北向,長約75米,闊29米。甬道兩側,古柏參天,靜雅宜人。閣建於高1米之平台上,六面柱形,攢頂建築,飛檐挑角,下懸鐵馬,風動丁零作聲。台南北築七級台階。閣二層,高20餘米,每面闊4米,六面外各有1.7米寬台面。閣內塑文昌帝君及朱衣神聖左踏巨鰲提頭戴筆之星。閣後建堂5楹,設義學於其中。《曾馬合志》:“濬縣梁通洛重修並建成戲樓”(後因戲樓瀕臨梨園而拆除)。後東側建有道院。民國初年,牆垣及陪房舊址為飛沙淹沒,惟閣巍然屹立。1944年春,新五軍孫殿英部在城內舊縣衙之東、北,構築寨圍據點,強行拆閣取材,致使這一極有價值的古建築毀於一旦。
北關文昌閣?
該閣位於濬縣城北關西北隅(今縣直屬庫院內),座北向南。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知縣寧時鏌建,為“聚諸生徒講誦場所”。萬曆四十年(1612年)知縣薛鳳翔及崇禎四年(1631年)知縣張肯堂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縣姚德?題門額曰“文昌書院”。山門面闊3間,進深1間。院址南北向,長約75米,闊29米。甬道兩側,古柏參天,靜雅宜人。閣建於高1米之平台上,六面柱形,攢頂建築,飛檐挑角,下懸鐵馬,風動丁零作聲。台南北築七級台階。閣二層,高20餘米,每面闊4米,六面外各有1.7米寬台面。閣內塑文昌帝君及朱衣神聖左踏巨鰲提頭戴筆之星。閣後建堂5楹,設義學於其中。《曾馬合志》:“濬縣梁通洛重修並建成戲樓”(後因戲樓瀕臨梨園而拆除)。後東側建有道院。民國初年,牆垣及陪房舊址為飛沙淹沒,惟閣巍然屹立。1944年春,新五軍孫殿英部在城內舊縣衙之東、北,構築寨圍據點,強行拆閣取材,致使這一極有價值的古建築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