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閣村

北閣村位於即墨古城西門外以北,古近西河東岸。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第一次重修即墨城,建三門四廓,即辟北閣街。自明代永樂年間始(1403-1424),李、於、蘇、管、殷、吳等姓先後來此建房定居。明嘉靖十五年(1536),在北閣街中段跨街修建“三官閣”(通稱北閣),因名北閣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閣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即墨市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村莊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福利,

村莊由來

1948年,筢頭街(今北閣東街西段)和北閣街(筢頭街以南)城牆一側民房被國民黨軍強迫拆除。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後,北閣街和郭集街(今勝利街)合併為一個行政村。
北閣村
1952年春將北閣街殷家胡同以南和郭集街劃歸閣里村。
1958年將栗杭自然村由解家營村劃歸北閣村。
現北閣村南連閣里村,北鄰石河頭村,東接北關村,西鄰大同村,隸屬即墨經濟開發區。

政區人口

村域全村轄區總面積45.1公頃。現大都為工商業、居民區和房地產開發用地及國家徵用土地。
其中工商業用地5.569公頃,居民區用地12.126公頃,國家徵用修建道路用地1.5公頃,房地產開發用地1.834公頃。
至1997年,該村已無可耕地。
轄區內有國營汽車站、青島國風藥業公司、中國銀行等單位和琴島電器公司、青島華星工業公司、青島華美製衣公司、即墨鶴山大理石廠、青島金盛印刷廠、青島木業有限公司等國有、集體和私營工商企業。
2003年,該村共有常住居民523戶,1493人,全村共有63姓,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1949年該村糧食種植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耕作方式落後,糧食畝產僅100公斤,全村種植業收入僅為1.3萬元,畜牧業收入5000元。
1961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即“農業六十條”貫徹以來,極大調動了生產積極性。
到1966年畝產提高到250公斤,多種經營有所發展,各戶因地制宜發展“十五養”。但是直到1970年全村水澆田僅有25畝,基本靠天吃飯,糧食產量一直徘徊不前。
1970年該村加大了農業基本建設資金和勞力的投入,新整西北嶺高標準大寨田60畝,並對全村耕地440畝全部平整成高標準豐產田。
開挖了石河片直徑10米深10米平塘一座,西北嶺平塘一座,三角島蓄水池一個,並對全村水、田、路、林進行綜合治理改造。
1976年在栗杭片開機井一座,在龍泉河西岸挖直徑12米深14米機井一座,並敷設高壓地下水管1520米,用於該村高產田噴灌使用。
同年選派了文化素質高、生產責任心強人員成立農業科技隊,科學種田,對農田進行精工細作,達到地平如鏡,埂直如線,水道縱橫有序的一類標準豐產田,並引進高產小麥“油色”、“泰山五號”、“煙單4號”、“掖單2號”等抗病害、抗倒伏高產品種。
由大隊統一進行水肥管理,科技隊負責合理噴“矮壯素”、“增產素”,並聘請全國著名小麥專家、萊陽農學院高級教授遲范民來大隊講課和現場指導小麥生產。
1978年全大隊小麥畝單產512公斤,全年糧食畝產為1006公斤,北閣村首次列居全縣第一。支書去煙臺專區作典型發言,介紹一季過千斤的經驗。
同年,北閣大隊榮獲即墨縣政府頒發“先進單位”稱號,科技隊獲即墨縣科委頒發“科技尖兵”獎狀。
同年該大隊被縣科委定為全縣十大“科學實驗基地”之一。
全大隊總產25萬公斤,人均口糧245公斤,北閣大隊從吃“退庫糧”單位一躍成為自產自足單位,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1965年北閣大隊檔發廠成立,是該村第一個集體企業。
1968年相繼成立了北閣刺繡廠、北閣機械加工廠、北閣壓花廠、青島華星工業有限公司,青島美華製衣公司、青島大理石廠、青島琴島電器有限公司、青島星輝電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資)等集體企業14家。
截止2003年,全村總產值達1.89億元,為加快發展,購置土地2.5公頃,新建“北閣工業園”,為加快招商引資奠定了基礎。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發展方向,該村的第三產業迅猛發展。當時全村主要是以制售服裝行業為主,經營模式是以家庭小作坊式自產自銷自負盈虧,在經濟大潮中得以發展,經營業戶均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
到1991年,該村從事服裝加工業戶65戶,從事飲食服務業15戶,從事汽車運輸和出租業8戶,從事其它類型商業戶48戶,全村總計136戶。
年產值1800萬元,利稅80萬元,已成為村民重要的收入之一。
1992年初,黨中央確定了“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工作方針,使之第三產業更加壯大,到2002年為止,新建個體私營企業有:北閣紅基服裝印花廠、王氏西裝墊肩廠、北閣針織內衣廠,一帥西褲分廠、北閣紅波塑膠包裝廠、服裝襯布廠、北閣鋁塑門窗廠、邱氏室內裝潢設計公司、青島華明紡織品批發公司、浙江正泰電器公司藍鰲路經營部、青年照相館、新時代照相館、新又美影攝婚慶中心、青島利群集團北閣超市等私營企業。共安置剩餘勞力165人,年產值3600萬元,利稅110萬元,比1978年產值營業額翻一番。

社會事業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該村有初級國小1處、私塾5處,供該村及附近村莊的學生就讀。當時青壯年文盲約占全村青壯年人數的70%以上。
1950年成立北閣初級國小,有校舍15間,教學班4個。1983年,村投資11萬元,在栗杭街新建北閣國小校舍,占地9畝,建校舍38間,新做桌凳169套,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的歷史。1984年7月,又增設五、六年級,1985年7月增設學前班,成為完全國小。1984年8月和1992年8月,解家營國小和石河頭國小先後併入北閣國小。
1990年,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均達100%。
2002年,全校有教師16人,教學班7個,學生282名,配置了少先隊室、實驗室、閱覽室、體育室等4個活動室。
其中實驗儀器127件,電教器材25件,音樂器材6件,體育器材114件,美術器材10件,圖書2132冊。
1988—2002年多次被即墨鎮及潮海街道辦事處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恢復高考以來,全村共有120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村辦企業中的管理人員有高級專業職稱的3人,中級專業職稱的4人。
村內設有民兵之家、老年活動室和幼稚園等設施。
新中國建立後,村成立了文藝演出隊,先後出演《赤葉河》、《苦菜花》、《小女婿》、《不朽的母親》等劇目。
村高蹺隊、鑼鼓隊也進行了調整擴大,每逢重大節日進行演出,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1949年,只有民間醫生2人,村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1950年始,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接種各種疫苗,有效控制了各種傳染病的流行。1969年成立北閣醫療站,有“赤腳醫生”2人。另外,由於該村近臨第三人民醫院,村民基本達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的要求。計畫生育工作多年來控制在低生育水平。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以地瓜、高粱為主食。新中國建立後,村民生活逐年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占有口糧180公斤。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主要以麵粉、大米為主食。
2000年年底統計:全村擁有彩電915台,電冰櫃(櫃)519個,洗衣機682台,機車80輛,汽車6輛,程控電話521部,液化氣灶600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村內街道不整,均為泥土路面。居民住房多為草披土房,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1970年開始實行村莊規劃。
1971年,北閣街向東延伸,與北關村相接,村統一安排了40戶村民在此建房,占地面積10畝。新辟北閣東崖街,安排19戶村民建房。1981年,新辟栗杭一巷、二巷、三巷,安排151戶村民建房,占地面積30畝。1986年,新辟北閣新村,安排140戶村民建房,占地面積64.5畝。1995年,統一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5層樓房4幢,建築面積17899平方米,可供140戶村民居住。至1997年,北閣街共有主幹街巷16條,先後投資25萬元,硬化整修路面4.2萬平方米,鋪設污水管道1420米。1994年起,村集體又先後劃地27.6畝作為房地產開發用地。自1965年,村民用電照明;1979年自來水到戶。1981年、1983年和1994年先後投資35萬元建配電室,安裝160千伏安、160千伏安和250千伏安變壓器3台。至2003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0平方米,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硬化和水通、電通、訊通。

社會福利

1985年始,該村為7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費10元;1994年起村集體統一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費;1997年起每逢老人節,村委向老人贈送食油、衣物、電熱毯、現金等禮品;每年定期為老年人和育齡婦女免費做健康查體。1997年,為村民每人每年供應麵粉12.5公斤,2000年始增至50公斤。2002年,又為村民每人每年增加花生油2公斤。2002年,村集體用於村民的福利開支達到21.4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