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口

北門口位於河北省大名縣城東北10公里一帶,北門口就是“北京大名府”的北門,與南門口、東門口、鐵視窗四個村莊是當時“北京大名府”的四個大門之一,北門口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文物考古專家考證後認為,“北京大名府”是中國最具發掘價值的北宋都城,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門口
  • 地點:河北省大名縣
  • 面積:5平方公里
  • 時代:北宋
歷史沿革,交通運輸,北門口近況,

歷史沿革

北門口的歷史是源於“北京大名府”建立,北京大名府城自公元360年始建,經歷了9個朝代的興衰變遷。在歷史上一度被譽為“河朔重鎮”、“北門鎖鑰”,是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宋朝時期作為陪都,史稱“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揚天下。公元1401年,漳河、衛河齊發大水,水位高於城牆,淤泥一丈多深,整個城池圮於這場洪水。因為此城是一次性水毀,建築基址、宮舍布局、街區民房大都保持原貌。

交通運輸

北門口據大名縣的中部,位於冀魯豫三省和中原腹心,交通便利,邯大高速縱穿整個北門口區域,邯鄲至大名高速公路是邯鄲市規劃的“三縱兩橫一環”高速公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入河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邯大高速的貫穿,是北門口經濟騰飛的契機。

北門口近況

為恢復、重建宋仁宗慶曆年間在大名建立的陪都“北京大名府”原貌,大名縣計畫籌措資金3.4億元,再現歷史輝煌。
據介紹,繪製完成的古城三維立體修復效果圖上可以看到,宋時陪都呈正方形,周長9華里,城高3丈。據史料記載,1042年,宋仁宗將大名府改為北京,作為北宋首都東京汴梁的陪都。公元1401年,漳、衛兩河齊發大水,大名古城被埋於地下。
大名縣文體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工程總投資3.4億元,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實施,主要包括東、西、南三個古城門、城牆、護城河、商業居住區和歷史文化區以及多處休閒廣場和城內街道仿古包裝等工程,並重點恢復歷史文化區內元城書院、呂祖祠、普照寺、金佛寺等主要遺蹟。
據了解,整個工程完工後,“北京大名府古城”將成為集皇家文化、都市民俗風情、市井文化體驗、歌舞文娛表演、旅遊休閒購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遊覽區,為增強大名縣歷史文化底蘊、推動縣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