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是2015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劍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 作者:高劍平
- 譯者:王曦
- ISBN:9787516170878
- 頁數:265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1版1次)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自然哲學和經濟哲學的雙重層面:分析動力乃至經濟發展動力的深刻內涵。通過回答何為經濟發展的一般動力,進而回答北部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的研究進路: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搭起一個初步的理論分析框架,對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的驅動因素諸如要素流動、城鄉極差驅動、產業極差驅動、經濟極差驅動、資本驅動、科技創新驅動等五個驅動因素進行較為系統的針對性的研究。
作者簡介
高劍平(1963-),男,哲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所長,廣西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技術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方法論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普及與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1995年開始從事研究工作,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域經濟及科學技術哲學方面的研究。曾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及國家民委等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項,其中國家民委三等獎2項,廣西壯族自治區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出版著作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規劃基金課題1項,主持完成國家民委課題1項,主持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課題6項,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重大課題2項。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學研究》、《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等一級期刊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心、《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或論點摘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態
第三節 研究路線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視角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模型
第二章 北部灣經濟區:基本情況、功能定位與若干難題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概述
一 北部灣簡介
二 北部灣經濟區簡介
三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目標與功能定位
第二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空間獨特性
一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
二 東臨粵港澳,西接雲貴川
三 東協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華南經濟圈的結合部
四 極差集聚:城鄉極差、產業極差、經濟極差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面臨的外部挑戰
第四節 北部灣經濟區面臨的內部難題
一 資本供給不足
二 產業化程度不高
三 科技發展水平不高
四 經濟腹地支撐薄弱
五 城鄉統籌水平偏低
第三章 北部灣經濟區:基本形勢與發展程度判斷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形勢
一 北部灣經濟區2011年的經濟發展
二 北部灣經濟區2012年的經濟運行狀況
三 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合作與進出口貿易
四 近年來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園區的運行效果
五 基礎設施建設概況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程度判斷
一 基於人均GDP的判斷
二 基於三次產業結構的判斷
三 基於消費品市場的判斷
四 與珠三角比較得出的判斷
五 本章結論:北部灣經濟區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判斷
第四章 城鄉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城鄉一體化建設
第一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 自然意義上的動力
二 社會意義上的動力
三 區域經濟發展動力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概況
一 南寧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二 北海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三 欽州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四 防城港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的城鄉一體化驅動力
一 城鄉極差的存在及其相關指標
二 城鄉極差所產生的驅動能量
三 集聚:城鎮群建設所產生的極差驅動力
四 北部灣城鎮一體化總體發展目標
第五章 產業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升級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概況與產業極差的存在
一 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發展重點
二 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結構及影響因素
三 產業極差的存在
第二節 產業極差驅動下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結構升級與布局調整
第三節 一種可能的路徑:北部灣經濟區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一 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
二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及
形成產業集聚的必要性
三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條件分析
四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的關係
五 案例分析:北部灣經濟區的輕工業發展分析
第四節 產業布局原則:生態優先
一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調整產業結構
二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做好產業布局區域規劃
三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積極研發生態技術
第六章 經濟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概況
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巨觀概況
二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短板”
第二節 經濟極差驅動下的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
一 經濟極差的存在
二 經濟極差驅動:北部灣經濟區的區域、次區域合作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
框架以及與周邊區域的合作發展
一 經濟合作的領域:海上、陸上、空中
二 經濟合作的層面:區內、國內、國際
三 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案例分析
四 北部灣經濟區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北部灣經濟區資本驅動因素研究
第一節 若干理論基礎
一 若干理論介紹
二 區域金融政策傾斜的理論基礎
三 金融政策傾斜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投資環境及其投資概況
一 南寧市投資環境及投資概況
二 北海市投資環境及投資概況
三 欽州市投資環境持續最佳化
四 防城港市投資環境良好
第三節 資本驅動:投融資驅動或拉動
一 自治區政府的投資
二 東協博覽會的投資
三 周邊省市的投資
四 港澳台的投資
第四節 投資驅動型的重化工業:未來工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第八章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創新驅動因素研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科學技術活動要素
一 科技資源要素
二 科技發展基礎設施(硬環境)要素
三 科技發展軟環境需求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需求的具體內涵
一 科技需求:理論基礎與概念界定
二 北部灣經濟區整體科技需求的內涵
三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需求內涵的地區結構分析
第四節 科技創新驅動:未來10—15年北部灣經濟區的科技需求
一 現代產業發展的內在科技需求
二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科技需求
三 社會建設科技需求
四 生態環境科技需求
第五節 餘論:科技創新的驅動路徑
第九章 構建北部灣經濟區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
第一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 馬克思:資本擴張理論
二 鄧小平:“三個有利於”理論
三 馬克思恩格斯:最佳化生產力布局三原則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政策回顧及現有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 政策回顧
二 現有政策漏洞
第三節 政策體系的層級設計
一 國家戰略政策
二 自治區級的發展政策
三 市級政策
第四節 政策體系的建構原則
一 生態文明理念與綠色產業原則
二 遵循技術與產業發展內在規律原則
三 實現“14 10”產業協同發展的原則
四 建構“14 10”產業的理論模型
第五節 政策體系的建構路徑
一 政府的建構內容
二 科學家與發明家建構的內容
三 企業建構的內容
四 消費者建構的內容
五 服務組織建構的內容
參考文獻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態
第三節 研究路線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視角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模型
第二章 北部灣經濟區:基本情況、功能定位與若干難題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概述
一 北部灣簡介
二 北部灣經濟區簡介
三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目標與功能定位
第二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空間獨特性
一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
二 東臨粵港澳,西接雲貴川
三 東協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華南經濟圈的結合部
四 極差集聚:城鄉極差、產業極差、經濟極差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面臨的外部挑戰
第四節 北部灣經濟區面臨的內部難題
一 資本供給不足
二 產業化程度不高
三 科技發展水平不高
四 經濟腹地支撐薄弱
五 城鄉統籌水平偏低
第三章 北部灣經濟區:基本形勢與發展程度判斷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形勢
一 北部灣經濟區2011年的經濟發展
二 北部灣經濟區2012年的經濟運行狀況
三 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合作與進出口貿易
四 近年來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園區的運行效果
五 基礎設施建設概況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程度判斷
一 基於人均GDP的判斷
二 基於三次產業結構的判斷
三 基於消費品市場的判斷
四 與珠三角比較得出的判斷
五 本章結論:北部灣經濟區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判斷
第四章 城鄉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城鄉一體化建設
第一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 自然意義上的動力
二 社會意義上的動力
三 區域經濟發展動力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概況
一 南寧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二 北海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三 欽州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四 防城港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的城鄉一體化驅動力
一 城鄉極差的存在及其相關指標
二 城鄉極差所產生的驅動能量
三 集聚:城鎮群建設所產生的極差驅動力
四 北部灣城鎮一體化總體發展目標
第五章 產業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升級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概況與產業極差的存在
一 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發展重點
二 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結構及影響因素
三 產業極差的存在
第二節 產業極差驅動下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結構升級與布局調整
第三節 一種可能的路徑:北部灣經濟區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一 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
二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及
形成產業集聚的必要性
三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條件分析
四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的關係
五 案例分析:北部灣經濟區的輕工業發展分析
第四節 產業布局原則:生態優先
一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調整產業結構
二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做好產業布局區域規劃
三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積極研發生態技術
第六章 經濟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
第一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概況
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巨觀概況
二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短板”
第二節 經濟極差驅動下的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
一 經濟極差的存在
二 經濟極差驅動:北部灣經濟區的區域、次區域合作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
框架以及與周邊區域的合作發展
一 經濟合作的領域:海上、陸上、空中
二 經濟合作的層面:區內、國內、國際
三 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案例分析
四 北部灣經濟區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北部灣經濟區資本驅動因素研究
第一節 若干理論基礎
一 若干理論介紹
二 區域金融政策傾斜的理論基礎
三 金融政策傾斜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投資環境及其投資概況
一 南寧市投資環境及投資概況
二 北海市投資環境及投資概況
三 欽州市投資環境持續最佳化
四 防城港市投資環境良好
第三節 資本驅動:投融資驅動或拉動
一 自治區政府的投資
二 東協博覽會的投資
三 周邊省市的投資
四 港澳台的投資
第四節 投資驅動型的重化工業:未來工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第八章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創新驅動因素研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科學技術活動要素
一 科技資源要素
二 科技發展基礎設施(硬環境)要素
三 科技發展軟環境需求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需求的具體內涵
一 科技需求:理論基礎與概念界定
二 北部灣經濟區整體科技需求的內涵
三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需求內涵的地區結構分析
第四節 科技創新驅動:未來10—15年北部灣經濟區的科技需求
一 現代產業發展的內在科技需求
二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科技需求
三 社會建設科技需求
四 生態環境科技需求
第五節 餘論:科技創新的驅動路徑
第九章 構建北部灣經濟區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
第一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 馬克思:資本擴張理論
二 鄧小平:“三個有利於”理論
三 馬克思恩格斯:最佳化生產力布局三原則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政策回顧及現有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 政策回顧
二 現有政策漏洞
第三節 政策體系的層級設計
一 國家戰略政策
二 自治區級的發展政策
三 市級政策
第四節 政策體系的建構原則
一 生態文明理念與綠色產業原則
二 遵循技術與產業發展內在規律原則
三 實現“14 10”產業協同發展的原則
四 建構“14 10”產業的理論模型
第五節 政策體系的建構路徑
一 政府的建構內容
二 科學家與發明家建構的內容
三 企業建構的內容
四 消費者建構的內容
五 服務組織建構的內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