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棱皮樹蛙

北部灣棱皮樹蛙

北部灣棱皮樹蛙(學名:Theloderma corticale)是樹蛙科、棱皮樹蛙屬的兩棲動物。體較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圓而高,吻棱明顯;鼓膜大而明顯;型骨齒細小,舌後端缺刻深。前肢長,指寬扁,關節下瘤及外掌突明顯,有指基下瘤。後肢細長;趾間蹼發達;內蹠突小,外蹠突小而圓;蹠部在第三趾的下面有3顆明顯的疣粒。皮膚很粗糙。整個身體背面及頭側滿布大小疣粒。腹面咽喉部及前胸、前肢腹面疣粒較隆起,胸、腹部及股腹面為扁平疣。背面為鮮綠色,有不規則的深色斑;鼓膜為綠色;體側綠色較淺;趾間蹼綠色。整個腹面為淺綠色與紫黑褐色交織成不規則的細雲斑,疣粒為乳黃色。虹彩為黑色與黃綠色交織成細網紋。

北部灣棱皮樹蛙生活的環境多是闊葉林或混交林,生活海拔跨度從400米到1500米。白天隱匿在常年有積水的枯枝落葉下,體色與自然環境極為相似。當觸碰或抓住北部灣棱皮樹蛙時,其身體收縮,呈假死狀。分布於中國、越南、寮國。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劉承釗等(1962)最初將北部灣棱皮樹蛙作為疣斑樹蛙(Rhacophorus leprosus)的一個亞種發表,即疣斑樹蛙廣西亞種(Rhacophorus leprosus kwangsiensis)。Liem(1970)、Frost(1985)先後恢復棱皮樹蛙屬(Theloderma)屬名,將疣斑樹蛙(Rhacophorus leprosus)修正為疣斑棱皮樹蛙(Theloderma leprosus)。Frost還在註解中指出:疣斑棱皮樹蛙廣西亞種(Theloderma leprosus kwangsiensis)這一亞種被進一步了解後,它將是一個種級地位。費梁、葉昌媛等研究了疣斑棱皮樹蛙廣西亞種(Theloderma leprosus kwangsiensis)與分布於越南的雙色泛樹蛙(Polypedates bicolor)(即Rhacophorus leprosus bicolor)後,將疣斑棱皮樹蛙廣西亞種(Theloderma leprosus kwangsiensis)提升為種級,即廣西棱皮樹蛙(Theloderma kwangsiensis)。之後,通過對不同分布點標本的比對和DNA分子材料的分析發現,廣西棱皮樹蛙並不是一個獨立有效的種,而是北部灣棱皮樹蛙(Theloderma corticale)的同物異名。鑒於該蛙的分布範圍,有學者把這個物種定名為北部灣棱皮樹蛙。

形態特徵

  • 成體
雄蛙體長61.3毫米;體較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圓而高,平直向下至唇緣,上方有兩個突出的大疣,鼻孔位於這對疣的兩外側,故鼻孔極近吻端,兩鼻孔之間顯得下陷;吻棱明顯,煩部向外側傾斜;鼻間距小於眼間距;鼓膜大而明顯,直徑與第三指吸盤等寬,而略小於眼徑;型骨齒細小,兩齒列位於內鼻孔前內側,左、右相距甚寬;舌後端缺刻深。
前肢長,前臂及手長大於體長的一半;指端吸盤大且有邊緣溝,邊緣溝將吸盤分隔成背腹面,背面可見到“Y”形骨跡,第一指吸盤較小;指長順序為3、4,2、1;指寬扁,外側2指顯然具蹼跡;關節下瘤及外掌突明顯,有指基下瘤。後肢細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前角,脛長略超過體長之半,脛寬為脛長的1/5;趾端與指端同,僅吸盤較小;第三、第五趾幾乎等長,幾乎達第四趾遠端關節下瘤;趾間蹼發達,內側3趾及第五趾蹼達吸盤基部,第四趾兩側的蹼達遠端關節下瘤,並以緣膜達吸盤;外側間蹠蹼不甚發達;關節下瘤小;內蹠突小,橢圓形,外蹠突小而圓;蹠部在第三趾的下面有3顆明顯的疣粒。
皮膚很粗糙。整個身體背面及頭側滿布大小疣粒,較大的疣粒分布在吻棱、頭頂、上眼瞼,背部及肛周圍,排列比較對稱;四肢上包括指、趾背面的大疣粒沿黑色橫紋排列;疣粒上有成簇的小痣粒,多者數十枚,少者僅一兩枚,根據疣粒大小而定;顳褶上有疣,因此顳褶並不明顯;鼓膜上有小疣粒;前臂外側及附外側至指、趾,有向外突出成鋸齒狀的疣,疣間距離幾相等,後肢上的更為明顯,約有9個突疣;體側的猶較低平。腹面咽喉部及前胸、前肢腹面疣粒較隆起,胸、腹部及股腹面為扁平疣。
生活時顏色極美麗。背面為鮮綠色,有不規則的深色斑,在深色處有對稱或不對稱的大疣粒,其上為深橘紅色;鼓膜為綠色;體側綠色較淺;四肢背面有橘紅與綠色相間的橫紋,在股、脛部的各有3條;肛部後端及四肢遠端外側鋸齒狀疣為乳黃色;指、趾端吸盤淺綠色,吸盤的游離緣色深,此深色紋沿指、趾吸盤的背中線呈“Y”形,達吸盤基部;趾間蹼綠色。整個腹面為淺綠色與紫黑褐色交織成不規則的細雲斑,疣粒為乳黃色。虹彩為黑色與黃綠色交織成細網紋。液浸標本橘紅色部位消退,綠色部位呈藍綠色。
  • 第二性徵
雄蛙第一指背面基部有乳白色婚墊;無聲囊;背側有雄性線。

棲息環境

北部灣棱皮樹蛙生活的環境多是闊葉林混交林,植被類型主要有中亞熱帶典型的常綠闊葉林、季雨林化常綠闊葉林和季節性雨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北熱帶岩溶石季節性雨林、石灰岩石山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熱帶常綠季雨林、熱帶山地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典型常綠闊葉林、熱帶亞高山矮林和山頂灌叢等。生活海拔跨度從400米到1500米。

生活習性

北部灣棱皮樹蛙白天隱匿在常年有積水的枯枝落葉下,由於體色與自然環境極為相似,因此極難發現。當觸碰或抓住北部灣棱皮樹蛙時,其身體收縮,呈假死狀。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中國、越南、寮國。
中國分布:廣東(乳源縣)、廣西(金秀、靖西、龍勝縣)、雲南(南部)、海南(樂東尖峰嶺)。

繁殖方式

在中國不同地區繁殖季節略有不同,在海南,3月中旬可採到卵,卵粒數量約30枚,而在廣西十萬大山4月底才見到卵,卵粒數量8-12枚不等,孵化時間半個月左右,6個月左右完成變態。北部灣棱皮樹蛙在靜水坑中繁殖,多選擇較大樹洞、永久或臨時小積水坑或水桶、落葉較多的潮濕林區環境,也見於有積水坑或積水桶的闊葉林林緣人工林。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數據缺乏(D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