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大學學生會

北部灣大學學生會

北部灣大學學生會是中共北部灣大學委員會(簡稱“校黨委”)領導下、共青團北部灣大學委員會(簡稱“校團委”)具體指導下的主要學生民眾組織,是學校黨政聯繫廣大同學的主要橋樑和紐帶,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重要方面,其簡稱是“灣大學生會”,其英文名稱是“The Student Union Of Beibu Gulf Universit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部灣大學學生會
  • 外文名:The Student Union Of Beibu Gulf University
  • 簡稱:灣大學生會
  • 成立時間:1991年
  • 本會宗旨: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 基本原則:民主集中制
  • 學校校訓:博觀內省、達道知行
  • 大學精神:海涵春育、鵬舉南天
  • 學校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趙君 校長:韓峻峰
  • 地址:廣西欽州市濱海新城濱海大道12號
歷史沿革,本會宗旨,基本任務,機構設定,辦公室,紀檢部,信宣部,文禮部,文藝部,體育部,外聯部,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

歷史沿革

1991年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會。
2006年2月,國家教育部下文批准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欽州學院。同年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會正式更名為欽州學院學生委員會。
2018年11月底,教育部批准在欽州學院基礎上設立北部灣大學。2019年6月19日欽州學院學生委員會正式更名北部灣大學學生會。

本會宗旨

本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為了同學、代表同學、服務同學、依靠同學,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構建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

基本任務

1.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遵循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促進廣大同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團結和引導廣大同學勤奮學習、努力實踐、勇於創新,進一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長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加強學校和廣大同學之間的溝通和聯繫,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在維護集體利益的同時,依法依章程代表和維護同學們的正當利益,協助學校解決同學的實際困難,參與學生自主管理工作。
3.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同學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組織同學開展各種公益、社會實踐、勤工助學活動,提高同學的綜合素質,為同學成長成才服務。
4.發展同各地區、各院校學生和學生組織的友誼與合作,支持各地區、各院校人民和學生的正義事業,樹立我校學生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
5.促進教職工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協助學校建設、維護良好的教學秩序及學習生活環境;培養廣大同學的愛校精神,促進有學校特色的校風和學風建設。
6.領導各二級學院學生會、班委會,充分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推動各級學生組織在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維護校園安定團結中發揮積極作用。
7.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其他工作。

機構設定

北部灣大學學生會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北部灣大學學生代表大會。
常任代表委員會(簡稱“常代會”)是學代會閉會期間的常設機構,行使由學代會賦予的職權,由主任團主持其日常工作。常代會不得代替學生會行使權益維護等日常執行功能。
北部灣大學學生委員會(簡稱“校學生會”)為學代會閉會期間的執行機構,行使學代會賦予的各項權利和履行相關義務,對外代表北部灣大學學生會。學生會主席團是本會的最高領導機構,由主席1人、副主席4至6人組成,其中1名副主席負責學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北部灣大學學生會下設“一室六部”即辦公室、紀檢部、信宣部、文禮部、文藝部、體育部、外聯部。
北部灣大學各院學生會是北部灣大學學生會的下屬分會,由各院學生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各院學生會在本學院黨委領導和團委具體指導下進行工作,接受校學生會的領導,向其報告工作,並協助校學生會開展工作。
各班班委會是學校學生會的最基層組織,受校、院學生會的領導。由各班學生民主選舉產生。

辦公室

辦公室是校學生會對外聯繫和對內管理的一個重要樞紐部門。其主要負責的工作是處理校學生會的日常公務,對外聯繫各學院和各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對內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做好校學生會的日常管理;制定校學生會的相關管理制度,負責校學生會各類檔案的起草等,發揮著上傳下達的作用。

紀檢部

主要負責與團管、社聯、各學院開展北部灣大學學風與文明行為督查工作;對校學生會全體成員進行紀律整頓,在活動中監督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以及對校學生會各部門進行會議聽取和會議記錄,做好各項會議、活動的簽到及考勤工作;做好校學生會全體成員的量化考核統計及優秀成員的評優工作;定期檢查辦公室的衛生,並做好各項檔案整理以及檔案的存檔工作以及落實維護權益工作,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信宣部

信宣部是校學生會中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性宣傳部門,主要負責日常管理校學生會官方QQ、微博和校學生會的整體宣傳,負責製作活動和會議的微信推文;負責各種活動和會議的拍照以及撰稿工作;負責製作活動和會議的視頻以及PPT;製作活動所需的海報、橫幅、宣傳單、節目單等。

文禮部

文禮部是校學生會用以引領全校學術之風、禮儀之風的重要綜合性部門,其主要負責的工作是∶校會內部的板報工作;製作座位表、統分表、報分條、評審評分細則;安排校會各個活動的計時人員、統分人員及禮儀人員;培訓提高校會所有成員的禮儀、交誼舞技能;管理校會關愛女生的官方QQ。

文藝部

文藝部以“活躍校園文化氣氛,豐富廣大同學課餘文化生活”為宗旨,指導各學院文娛部工作,負責安排全校各大型活動主持人工作。以其獨特的藝術氣息,遵循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集知識性、藝術性、民眾性為一體的文娛活動,為廣大同學提供彰顯自我個性,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同時積極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推動校園文化藝術的發展。不僅在活躍校園氣氛,鍛鍊學生能力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在提高學生整體的文化藝術素養,塑造新世紀的校園文化藝術形象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體育部

體育部負責安排維護校學生會舉辦的各大活動中現場秩序工作;負責校學生會舉辦活動時橫幅、幕布等舞台道具的擺放;負責聯合體育俱樂部聯盟開展民眾性、校內、校際間的各種體育競技活動;負責北部灣大學學風建設與文明行為督查之升旗督查工作;舉辦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螢光夜跑、校會趣味運動會、西瓜杯等活動。

外聯部

外聯部負責對外向商家、企業拉贊助,為校園活動的順利舉辦爭取活動經費;市場物價調查與統計以及校園活動物品採購;向全校同學提供勤工儉學的兼職崗位信息;與當地友校進行交流聯繫;協助校園活動的順利舉辦,如安排管理活動應急燈、滅火器的工作人員等。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會徽
會徽名稱:“學海踏浪憑豚躍”
會徽釋析:
北部灣大學學生會會徽整體圖形似魚躍龍門形態,融合北部灣大學校徽中書本、白海豚、海浪、海平面等基本元素與主色調,構成會徽視覺形象,彰顯出學生會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展現北部灣大學學生會積極向上,勇於創新和突破自我的青春活力形象。
整個會徽以藍色為主色調,主色調形成了一片廣闊的藍天,寓意“學校似藍天般廣闊,學生會和同學們在廣闊的藍天下發展提升,不斷湧現出優秀的學生,定會“青出於藍勝於藍”,並不斷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意識。
圖形中翻開的書籍,象徵著北部灣大學學生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踐行學校發展理念,引領同學們勤奮學習、努力實踐 、勇於創新,用知識來不斷提升自我和豐富自己的內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知識的海洋里尋找前行的方向。
圖形中最顯眼也就是整個會徽的中心位置,是一隻騰躍出海面的白海豚,既寓意著灣大的蓬勃發展和灣大人奮進爭上的拼搏精神又彰顯出灣大學生會在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影響下不斷發展,學生會成員不斷奮進爭上、戰勝挑戰、實現自我的不斷飛躍。
海豚下面是海浪也是海平面,海豚踴躍出海面意寓著同學離開家來到大學實現自我,海浪也類似於運動跑道,學生會不斷促進提升同學技能和團隊精神,幫助同學們贏在大學的起跑線。
會徽整體由兩個圓環組成,外面第一層大圓環釋義為學校黨委的領導,中間一層圓環釋義學生會的引領和服務,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踐行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宗旨,整體形象融合了閱覽的書籍,努力向上踴躍的白海豚,海浪,以及若隱若現的海平面等元素構成,象徵構建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

精神文化

  • 大學精神:海涵春育,鵬舉南天
“海涵”,面大海,臨浩瀚,以海之氣象涵養之也。詳解其義有三:一曰大學地理,位於欽州;二曰特色學科,海洋類學科;三曰大學理念,開發北部灣。
“春育”,春風化育,謂大學以育人為本,且以春風化育之道育一代新人。
“鵬舉”,大鵬振羽,其翼垂天也。謂大學之發展前程無量,亦謂以大學之發展,來發展欽州,發展北部灣,輻射東南亞亦為前程無量之偉業也。
“南天”本謂大學所在南方。因其本意有有時特指嶺南地區之義,故大學之服務,生源,學術資源俱在南天也。
大學精神突出學校位於良港,輻射東南亞,以育人,海洋氣象為特色。
  • 校訓:博觀內省,達道知行
臨浩瀚,立高遠,是為博觀,博觀者,海之胸襟,海之視域也;如”博觀”意在向外,則”內省”重在向內。內省之義有孟子”三省吾身”之謂,故重內在之道德修養,重內力內功之修煉,而內外結合,乃成人成才之關鍵。此二者又合於”達道”,”達道”其關鍵在”和”。”和”對己,在”中和”,萬物求其”中”,既不過也無不及,恰如其分也:對外,則在”和諧社會”之構建。而”知行”則在知與行,即理論與實踐之轉換,同一。
大學精神在於學校之特色,學校之宗旨;大學校訓則在辦學者,師與生之身體力行也。兩者相輔相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