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戰(隋末唐初李密與王世充之間進行的戰役)

北邙山之戰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邙山之戰為隋末唐初發生在河南洛陽附近邙山的一場戰爭,參戰雙方為由李密率領的河南農民起義軍瓦崗軍和割據在洛陽的軍閥王世充,為唐朝統一全國提供了有利條件。

基本介紹

戰爭背景,戰爭過程,戰前準備,兩軍交鋒,士兵叛變,李密逃遁,戰役結果,戰役影響,

戰爭背景

隋末唐初,王世充和李密為了爭奪在河南的霸權,曾交戰60餘次。李密的重要謀士柴孝和在與王世充的戰鬥中溺死於洛河;王世充的部將楊威、王辯、霍舉、劉長恭、梁德等也死於對瓦崗軍的戰鬥中。
邙山之戰
邙山之戰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隨後自立為許帝,率軍從江都北上,欲經過洛陽回長安。其時留守洛陽的越王楊侗王世充正在中原與李密率領的瓦崗軍對峙。正在雙方勢均力敵之時,宇文化及成為了雙方共同的威脅。因此,李密向楊侗和王世充妥協稱臣,雙方共同對付宇文化及。
自從李密向隋皇泰主楊侗稱臣以後,在與宇文化及作戰時,每獲勝都遣使向楊侗告捷,逮住殺害隋煬帝的兇手於弘達也及時獻上,以求恩寵。經過血戰,李密擊敗了宇文化及。楊侗召李密入朝議事,部隊開到溫縣(今河南溫縣東北),王世充殺元文都等,在東都洛陽搶先發動子宮廷政變。李密入東都的美夢被打破,只得仍駐紮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陽東)。後,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承基等被河北竇建德和山東王薄的義軍擊滅,對洛陽的威脅消除,李密與王世充再度對立。

戰爭過程

戰前準備

618年九月,王世充抓住瓦崗軍久戰疲憊軍心不穩,尤其是破宇文化及時,傷亡很重又未得到休整之機,挑選精銳兵馬2萬餘人,馬2000餘匹,屯兵通濟渠(今河南孟縣境內)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橋,以便與瓦崗軍決戰。戰前,王世充以周公託夢為由誓師。
李密留王伯當守大本營金墉城,徐世勣鎮守黎陽,親領精兵出偃師(今河南偃師東),在邙山南麓擺陣迎戰王世充。
在商議作戰方案會議上,瓦崗名將裴仁基提出乘洛陽空虛,率精兵逼東都,使王世充奔命疲勞,將其擊破的建議;謀士魏徵則提出以逸待勞奇策。但是李密都不予採納,卻採納了單雄信程咬金等多數將領的欲戰主張。裴仁基力諫無果。

兩軍交鋒

王世充部隊到達後,立即派出數百騎兵在偃師城北攻打瓦崗軍將領單雄信。瓦崗軍驍將裴行儼、孫長樂、程咬金羅士信等部皆遇重創。當時,李密初勝宇文化及,輕視王世充,不設壁壘。王世充夜遣200餘騎潛入北邙山,埋伏溪谷之中,次日凌晨,動員部隊誓死衝鋒,未等李密軍成列,搶先發起猛攻。李密軍戰敗,其部將裴仁基祖君彥等數十人被俘,李密帶領殘兵萬餘人馳奔洛口倉(今河南鞏縣東北)。

士兵叛變

王世充圍攻偃師,瓦崗在偃師的守將鄭頲的士兵暗中叛變,把城池獻給王世充。李密正準備退守洛口倉城,其長史邴元真卻已暗中派人給王世充送信,勾引王世充的部隊跟蹤偷襲。李密察覺此事以後,表面若無其事,準備重操故伎,在王世充部隊半渡洛水時,突然襲擊。由於內奸作手腳,等到王世充軍已渡過洛水時,李密的報警人員卻還不發號,貽誤戰機,卻讓王世充偷襲成功。

李密逃遁

李密自感力不勝敵,帶領隨行人馬逃遁,直接奔向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邴元真把瓦崗軍賴以生存的洛口倉城獻給了王世充。

戰役結果

這次北邙之戰,王世充共俘降瓦崗軍10餘萬人,瓦崗軍將領數十人被俘,陳智略、張童仁、單雄信等投降。李密率殘部逃至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後,還企圖南阻黃河,北守太行山,東連黎陽,以圖進取。但是,這時諸將情緒沮喪到極點,認為大勢已去,難以恢復。在進退維谷的窘境下,李密及王伯當賈閏甫率殘部2萬人進入關中,投降了唐王朝。其他將帥和州縣首領,如李公逸、裴行儼、羅士信周法明程咬金秦叔寶、杜才幹、徐圓朗、周文舉、王當仁、劉黑闥等,則多暫時歸附於王世充,後大多數轉投唐朝或竇建德。魏徵前往河北,暫時歸附了竇建德,後隨徐世勣、張善相、張亮等投降唐朝。

戰役影響

北邙山的慘敗,使瓦崗軍瓦解,潰不成軍。李密輕敵是致敗的重要原因,而瓦崗軍內部叛徒,如邴元真等,出賣軍情和軍機,充作內應,也是李密連戰皆敗,愈敗愈慘的一個致命的原因。另外,瓦崗寨內部的兩大派系(李密翟讓兩派)火併後留下的後遺症也是李密兵敗的原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