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草原(北美草原)

北美大草原(北美洲地理區域)

北美草原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美大草原(North American Prairie):也稱普列里草原或北美大平原,普列里(Prairie)源出法語,大平原之稱則來源於美國政府。美國南北戰爭之後,開始開發其西部領地。當時的美國政府在宣傳西部的富庶和美麗時,把西部大草原稱為大平原。分布於北美大陸中部和西部的遼闊的大草原, 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區,以禾本科植物為主。溫度條件依地區而異,但植被以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地區發育較好。在穩定的群落中可以針茅冰草、溚草、早熟禾、鼠尾粟和野麥等屬的植物為代表;北美草原也是玉米和小麥的主要產地。隨著降雨量的增加和草莖的高低,而又區別為高、中、低幾種類型的草原,當降雨量進一步增加時,草原則轉變為森林。這裡廣泛地發育著獨特的北美草原土(prairie soil)。

大草原東西長800公里,南北長3200公里。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了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他州、俄克拉何馬州、南達科他州、德克薩斯州和懷俄明州,加拿大的草原三省(阿爾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及墨西哥的一小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美大草原
  • 外文名:North American Prairie
  • 分類:地理
  • 位置:美國中西部
地理位置,地質地貌,草原氣候,主要物產,地域文化,

地理位置

北美洲大草原。是世界著名大草原之一。廣義大草原指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和落基山之間的北美洲中部平原;狹義者指北美洲中部平原的西半部分。平原的構造基礎是北美洲古陸台。根據構造地形特徵、沉積蓋層和高度差異,中部平原可分為內陸低平原和大草原(狹義大草原)兩大地形單元。
大草原外貌總體平整而緩緩向東傾斜。位於西經97°-98°以東,地勢較低的平原可稱為內陸低平原,主要在海拔500米以下。其北部冰川廣布、湖泊眾多,南部由密西西比河下游沖積平原構成主體,較為低平。

地質地貌

地質其下覆基岩為海相及淺水相的沉積岩,主要由緩緩傾斜的頁岩、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厚度可達5千米。本區大部分表層為年輕的陸相沉積洪積物組成,在北部還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質不連續地覆蓋,還有黃土沉積物出現。總的來說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質運動表現不太強烈。
位於內陸低平原和落基山之間的大草原,由於伴隨落基山隆起而發生的不等量上升,地勢自西向東傾斜,由海拔1800米遞降至500米。從整體看地面平展,因受河流切割,形成一系列東西向的河谷地。大致以普特拉河為界,以北地段第三紀岩層多被侵蝕,為一典型的剝蝕平原,冰川地貌分布很廣,地形略有起伏,局部地方尚存有點綴於曠野上的少量穹地和低丘。南部中段廣泛保存著第三紀的堅硬岩層,地勢較高,海拔1500~1800米,為一殘積平原,有高平原之稱。
大草原是典型的溫帶草原——普列利草原,為發展農牧業提供了廣袤的空間。地質其下覆基岩為海相及淺水相的沉積岩,主要由緩緩傾斜的頁岩、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厚度可達5千米。該區大部分表層為年輕的陸相沉積洪積物組成,在北部還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質不連續地覆蓋,還有黃土沉積物出現。總的來說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質運動表現不太強烈。

草原氣候

草原氣候不相同,但所有大型草原區通常是炎熱(至少在夏季)而乾燥的,不過也不像沙漠那么乾熱。通常,熱帶草原每年平均降雨50-150厘米,每季氣溫約15-35℃。乾季可持續8個月,只有濕季期間才會出現降雨多於蒸發的情形,導致短暫河川流動。熱帶草原氣候與稀樹草原氣候重疊很廣。如前所述,這些植被類型彼此差異很小,稀樹草原只是喬木稀落的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小小改變可使這兩者互相轉換。
溫帶草原比熱帶草原乾燥一些,也比較冷,至少在一年當中部分時間裡是如此。熱帶草原季節性溫度變化可能很小,但溫帶草原區溫度變化可達40℃。北美洲草原區每年平均降雨量為30-60厘米。1月平均溫度從北方的-18℃到南方的10℃,7月平均溫度北、南各為18℃和28℃。北美洲草原區最北地區的年均溫低於0℃。
草原出現於各式各樣的氣候和地質環境,也與許多不同土壤類型有關。草原生態系統本身影響著土壤形成,這又導致草原土壤異於其他土壤。草原枯枝落葉層及其分解型態通常造成上層富有機質土壤(可達地表以下30厘米)的發展。沙漠土壤沒有這一層,與森林土壤典型枯枝落葉腐爛表層也不相同。

主要物產

北美大草原位於北緯30°-60°、西經89°-107°的廣大溫帶平原地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禾草草地。它從加拿大南部起,縱貫美國中西部,直到墨西哥中部與當地熱帶稀樹草原相接;橫向則東起美國伊利諾斯州西部和俄克拉何馬州落葉林西緣,西至落磯山脈。
北美大草原主要的主要植物為:針茅屬、冰草屬、須芒草屬、格蘭馬草屬和野牛草屬的植物,與歐亞大草原上的植被有些許差異。從東到西,如果按照濕潤度和植物高度、種類的變化,可將北美大草原分為3個草原帶:高草普列里草原、混合普列里草原和低草普列里草原。大草原的植被主要是草,在草原的邊緣地帶有部分稍大型植物,如絲蘭、仙人果等,現在許多草被已闢為農田。
大草原帶多大體形動物,特別是有蹄目,如北美野牛、穆斯登馬、叉角羚羊等,後者為該區的特有動物。齧齒目和爬行類動物相當繁多,前者如黃鼠、土撥鼠、北美洲特有的黑尾土撥鼠等,後者如各種蜥蜴、有毒的響尾蛇等。鳥類中較突出的有黑雷鳥、吐綬雞、兀鷹、杜鵑等。大部分地區本是美國野牛的家,但它們在1800年代中後期被獵殺到瀕臨滅絕。

地域文化

北美大草原(Great Plain Cultural Area)位於落磯山脈以東至密西西比河之間,北至加拿大中部,南至德州。該區地形以無樹的草丘為主,近水的溪流處亦見棉花或柳樹的生長,但大部分地區過於乾旱,無法農耕。此區地位獨特,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歐洲衝擊息息相關,故此區直到十七世紀,歐人引進馬匹與槍枝後,才進入全盛時期。
原生美洲的野馬在五萬年前離開美洲到亞洲後,反而在美洲絕跡,後來被西班牙人再帶回美洲,並永遠改變此區原住民的生活。騎上馬背後,狩獵範圍不再限於村落周邊地點,尤其因為可追隨水牛群在廣大的草原上移動,使此區居民從原本的定居農耕變成遊牧生活。同樣地,其他文化圈的族群利用馬匹提升行動力,進入平原取得資源獵食水牛,也對當地造成不小的衝擊。
大平原文化區的狩獵團體由數個親族家庭組成,人數可多達上百。一年中大多時間,各親族家庭四處散居,到了夏天,才在同一地點齊聚狩獵,或舉行宗教慶典。族人的典型居所是以木柱和水牛皮搭建而成的圓錐形帳棚(Tipi),平時過著半遊牧生活的Mandan,在狩獵期間搭帳棚而居,但河邊則保留有以土砌成的永久定居點。Wichita和Caddo族則搭草屋而居。平原族群的信仰以靈性力量為中心。每人各自的守護靈,會在進行內在視覺探索時拜訪自己。 十九世紀前,除極地文化圈的Aleut人外,其他文化圈並未直接遭受歐洲文化衝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