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939年2月20日(農曆正月初二日)日軍飛機在本村上空飛過,日軍由泉水頭村往北掃蕩路過本村。村無人員傷亡。
1941年3月7日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3年成立互助組。
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1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150公斤,總產30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400公斤,比1978年增長25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564公斤,總產59.34萬公斤。第一產業收入608萬元,其中農業378萬元,畜牧養殖業230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工業幾乎為空白。建國後,也僅有麻布花、網扣加工等小手工業,收入很少。1953年,辦起供銷合作社代銷店,後又辦起豆腐坊、粉坊、油坊,規模不大。改革開放後,建起了商店,湧現出一批集市商販,發展了運輸業。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90人,收入158萬元,其中工業28萬元,運輸業117萬元,服務業13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樓底國小。1948年,發展為完小,時有學生150餘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4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9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25公斤,全村總收入8萬元。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50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4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120輛、機車40輛、電話102部、彩電180台、電冰櫃10台。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9平方米。 村民福利1971年,村合作社醫療站建立,村民平常用藥藥費報銷50%,病重住院藥費報銷70%。1992年,投資10萬元,修起自來水蓄水池,村民開始用上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6月,張永壽由於進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5月,成立黨支部,楊恆祥任黨支部書記。之後,張永振、王正令、張連義、張同安、張培玉、楊世貴、楊振國、張同敏曾任村黨支部書記。1994年1月起,張健任黨支部書記。 1949年10月,全村有黨員37名。2002年,有黨小組4個,黨員30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委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永寬、張永壽、張永振、張永貴、楊鳳先、張連義、楊林春、張永福、張同安、楊壽國、楊振國、張同金、張健、楊洪國、張同友、楊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