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商學院前身為成立於1984年的原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政治系。
1995年,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政治系更名為政治經濟系並開始招生。
1998年,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政治經濟系更名為經濟管理系。
2006年,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經濟管理系更名為商學院。
2012年9月,學校教學機構調整,按學科整合,北方民族大學商學院組建為北方民族大學商學院和北方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有會計學系、財務管理系、工商管理系、電子商務系、物流管理系5個專業系,設有5個本科專業。
專業 | 學制 | 授予學位 |
---|
財務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會計學 | 三至六年 | 管理學學士 |
電子商務 | 四年 | 管理學學士 |
物流管理 | --- | --- |
工商管理 | 三至六年 | 管理學學士 |
資料來源: |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有教職員工51人,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17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達到90%以上,外聘兼職教授、副教授和專家學者18人;1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
寧夏回族自治區級教學團隊:會計學教學團隊(程小琴,2010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優秀教師:楊保軍
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楊保軍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子商務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有1個案例教學中心,1個實踐教學中心,1個寧夏回族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精品課程2門,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建設專業1個。
寧夏回族自治區精品課程:經濟法、初級會計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建設專業:會計專業群
寧夏回族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示範中心
學科建設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有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二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有1個國家民委重點開放實驗室,3個學科研究所。
國家民委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民委經濟管理重點綜合開放實驗室
學科研究所:清真產業戰略管理研究所、中阿經貿戰略管理研究所、寧夏中小企業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教師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多項科研課題,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0餘項;在《南開管理評論》、《新華文摘》等國內外重要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20餘種。
項目名稱 | 類別 | 時間 |
---|
甘寧青回族老字號品牌進化路徑與政策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 | 2012 |
網路嵌入視角的基於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與品牌進化的回族老字號企業成長機理與路徑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 | 2016 |
清真畜產品安全高效供應鏈垂直協作關係研究--從加工企業角度 | 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 | 2012 |
基於消費者導向的"共生型"清真畜產品行銷渠道垂直協作關係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 | 2013 |
產業鏈金融信用風險致因機理與預警機制研究:以西部地區乳業產業鏈為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 | 2015 |
基於教育均衡視角的民族地區國小分布與師資狀況調查研究--以寧夏為例 | 教育部人文社會可持續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項目 | 2012 |
威權式領導對強制性公民行為影響機制的跨層次權變效應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 2016 |
應急物流網路複雜特性分析及實證研究-以寧夏地區為例 | 國家民委科研項目 | 2015 |
西北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產業鏈金融信用風險研究--以西部地區乳業供應鏈為例 | 國家民委科研項目 | 2014 |
民族地區利用稅收政策促進科技創新人才發展研究-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 |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項目 | 2016 |
綠色成本核算模式:理論構建與實踐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前期培育項目 | 2013 |
物聯網在清真食品產業中套用的影響因素與作用路徑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前期培育項目 | 2014 |
資料來源: |
文化傳統
院徽
釋義: 1.標誌整體造型為圓形,象徵北方民族大學商學院全球化的發展目標和國際化辦學的努力方向。
2.中間“商”字進一步突出學院名稱關鍵字,外圓的中英文名稱,表明北方民族大學商學院的屬性;1995,表示學院成立的時間。
3.標識主色為深藍色,象徵“商學院人”高效幹練、視野開闊、國際化的精神面貌。標誌採用粗線條藍白配色,簡潔大方,符合扁平化設計潮流。
院訓
修德篤行,研商明道
修德:出自《
左傳·莊公八年》,解釋為修養德行、行善積德。具體含義為:1、修養德行。2、行善積德。3、提升自身的修養,素養,旨在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修德,是文明,是進步;無德,是無信,是自滅。人無德不立,業有德則興。作為當代大學生,修德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德”是資源,是品牌,也是力量,更是天地良心,有德則立,無德則廢。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研商:近百年前,南開大學的創始人張伯苓提出:“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文人治國替代軍人治國,這是世界潮流;理科的技術用以強國,也是無可厚非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研商”,是指作為當代商科大學生,通過學習工商管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要致力於研究當今中國和世界商業發展的內在必然聯繫及必然趨向,即研究商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或商業法則而造福國家、社會和人民。
明道:“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道是理念、客觀規律,是原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或變化。“明道”就是通過加強修身,學習多種知識和理念,研習、領悟並通過實踐不斷地領悟、明確認知、掌握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