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鎮石角壩村

北斗鎮石角壩村

北斗鎮地處豐順縣中西部,北鄰建橋、豐良鎮,南連湯西鎮,西與五華縣接壤,東與湯坑鎮交界,距縣城9公里。面積90.29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06536畝;鎮政府駐北斗村石角壩。2005年,耕地面積4354畝,其中,水田面積2596畝,旱地面積1288畝,臨時性耕地470畝。下轄慶瑤、北斗、下溪、茜坑、拾荷、才口、桐崬、桐新8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委會,36個村民小組。其中石角壩村就處於北斗鎮中心部位,屬該鎮咽喉地帶。北斗鎮總戶數有3735戶,人口16276人。農業人口占2942戶、15008人,非農業人口占739戶、126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角壩
  • 外文名:sjb
  • 屬性:地理
  • 所屬:中國大陸
地理環境,經濟狀況,資源狀況,基礎設施,鄉鎮傳說,鄉鎮祠堂,鄉鎮學院,鄉鎮觀音堂,

地理環境

北斗鎮石角壩一景北斗鎮石角壩一景
北斗境內四面高山環繞,韓山山脈和桐梓洋山脈東西相連,構成猴子崬一帶綿亘20公里,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在韓山、桐梓洋山支脈延伸下構成四個峽谷地帶即桐棟村、拾荷村、茜坑村、慶瑤村。韓山腳下為才口村,桐梓洋腳下為桐崬村,東南另一峽谷下為下溪村。韓山、桐梓洋山溪水匯於桐崬村蛤龘蟆落井,構成榕江北河上源,流經本鎮全境13公里,落差較大,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氣候溫涼,年平均氣溫21.4℃,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

經濟狀況

2000年,北斗鎮社會總產值4587萬元,工農業總產值337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78萬元,農業總產值259萬元;全鎮8個村委會集體經濟均達到5萬元以上,其中10萬元以上的1個,8~10萬元的4個,5~8萬元的3個;農村人均年純收入3497元;鎮財政收入88萬元。2005年,農村社會總產值6841.11萬元,比1999年增長29.4%,其中農業總產值4826.11萬元,比1999年增長28.8%,工業總產值1305萬元。
糧食生產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2000年,糧食種植面積12498畝,畝產356公斤,總產4449噸;以青欖、香蕉為主的水果面積3849畝,總產145噸,其中青欖1200畝,總產52噸,香蕉186畝,總產27噸。全鎮有千畝水果基地1個,百畝水果基地8個,有各種形式的小莊園12個。2005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2711畝,畝產338公斤,總產4295噸。其中:春收糧食889畝,畝產226公斤,總產201噸;夏收糧食6046畝,畝產312公斤,總產1884噸;秋收糧食5776畝,畝產383公斤,總產2210噸。在糧食生產中,全年兩季種植水稻8337畝,畝產386公斤,總產量3216噸,其中夏季水稻4257畝,畝產367公斤,總產1564噸;秋季水稻4080畝,畝產405公斤,總產1652噸。全年分春、夏、秋三季種植番薯共2356畝,畝產288公斤,總產697噸。有溫氏養雞專業戶75戶,總養殖55萬隻,年創產值1800萬元。養豬專業在北斗、慶瑤村得到很好的發展,形成了養豬——沼氣——水果生態農業格局。此外,香蕉、南藥、青蒿的種植為農民創收150萬元。
2000年,全鎮養豬13285頭,出欄量5975頭,發展養豬大戶15戶;耕牛年末存欄1210頭;飼養“三鳥”53925隻;水產養殖面積95畝。2005年,全鎮發展養豬大戶15戶,全鎮養豬年末存欄8172頭,出欄量5675頭;牛年末存欄1104頭;飼養“三鳥”756761隻;其中養殖溫氏雞共有42戶,出欄65萬隻,創利潤100萬元,水產養殖面積97畝。

資源狀況

全鎮有林地面積48212畝,鎮內林木資源豐富,有全縣最大的林場——桐梓洋林場,主要有杉樹、松樹、麻竹等林木。2000年全鎮林木蓄積量5.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2%。2005年全鎮林木蓄積量6.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8%

基礎設施

鎮有山塘、水庫7宗,蓄水量28.7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1243畝;有陂圳62條,可灌溉農田5313畝。2000年全鎮有小水電8座,裝機容量2960千瓦,年發電量1400萬千瓦時。2005年全鎮有小水電8座,裝機容量2960千瓦。
北斗鎮文容樓北斗鎮文容樓
 2000年,鎮辦企業有龍飛、下溪、永興、新田坡4座小水電站,全年發電量307萬千瓦時;全鎮共有鎮、村及個體企業12家,從業人員182人,主要骨幹企業有電站、鋼廠、葉臘石場、磚廠等;全年鄉鎮企業總產值3977萬元,其中鎮辦企業收入1097萬元。2005年,共有水電站7座,裝機容量4860千瓦,發電量1215萬千瓦。
北斗鎮交通便利,206國道、廣梅汕鐵路和梅汕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村村通公路,並且路面基本實現硬底化。新建了鎮文化服務中心大樓、敬老院、千頃中學實驗樓、才口國小、茜坑大橋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通訊、有線廣播電視事業迅速發展,實現村村通電話,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0%以上,基本消滅了電視盲點。
鎮有千頃中學1所,2000年度學生560人,教職工122人。2005年有學生647人,教職工41人;國小15所共有學生1335人,國小教職工81人,適齡學生入學率達100%。2005年國小11所共有學生1385人,國小教職工81人,適齡學生入學率達100%;2005年,鎮衛生院有醫務人員23人;農村衛生站10個,鄉村醫生10人;農村合作醫療參保6085人,參保率40.5%。有文化站1個,廣播站1個。

鄉鎮傳說

你是否聽說過豐順縣境內有一條著名的古驛道?你能否想像古人騎馬跋涉在古驛道上的情景?你還知道有哪些官員從這條古驛道上經過並留下詩篇?哈!這條驛道就在神奇滴豐順縣——北斗!北斗,原名小牛山。意有初生小牛不怕虎的氣魄!又名瘦牛嶺。所謂瘦牛嶺,顧名思義:嶺非瘦牛不能過也!可見嶺之陡峭及跋涉之艱難!使人聽此凋朱顏!
北斗鎮石角壩村一角北斗鎮石角壩村一角
瘦牛嶺先賢留佳作
《途中雜詠》丁日昌,從資料上獲悉,丁日昌因潮州軍功,於1856年被朝廷授予廣東瓊州府府學訓導的官職,從此步入仕途。1857年春天只身前往瓊州上任。從豐順到瓊州,丁日昌走了近兩個月。一路或憑弔古蹟,或欣賞山水,所見所聞所感,隨時隨地作詩歌之。
《途中雜詠》中提到的“誠齋”是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
楊萬里在高宗、孝宗、光宗三朝為官。官至太常丞、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孝宗時,由漳州知府調廣東提舉,督師至潮州。途經梅州時,作有:《自彭鋪至楊田道旁梅花十餘里》到今豐順縣境內的瘦牛嶺時,又留有名作:《過瘦牛嶺》
無獨有偶,宋朝的黃公度因受誣告,觸怒秦檜,被貶至僻遠險惡之地。經潮州過瘦牛嶺時也觸景傷情,寫下絕句:《題瘦牛嶺》
追溯到更遠的唐朝,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也曾途經瘦牛嶺被載入史冊。他因諫迎佛骨觸怒龍顏,被唐憲宗趕出京城,貶往八千里外的潮州。身心憔悴的他經過瘦牛嶺,留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詩中的感慨,道出了韓愈人生的曲折與蒼涼!據不完全史料記載,北斗著名旅遊景區韓山,正是以韓愈名字命名(早聽聞韓山的朋友六七月也要蓋被子睡覺,其寒不正應和了韓愈的當時心境)

鄉鎮祠堂

我們都知道石角壩有一座莊嚴、雄偉的祠堂--“逢源樓!”逢源樓已有數百年歷史!自1753年建成至今,可謂歷經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看盡了悲歡離合、世事滄桑!祠堂由四間屋宇環抱而成,廳內奉有黃家祖宗之牌位。祠堂門口則立著三對石旗桿,五六米長,據說是舊時功名的象徵。過去但凡有人中了進士、舉人或秀才,村民便會在祠堂前立了旗桿;並刻上其出生姓名、生平主要事項,以及龍鳳呈祥、獅虎相爭等吉祥圖案。旗桿底座則根據功名等級的不同有所區別:秀才為四角,舉人為六角,進士和四品官以上成八角形狀。逢源樓的石旗桿底座為六角,應該是出過舉人之類的人物!
  
石角壩祠堂石角壩祠堂

  

鄉鎮學院

樹蔭遮擋處,曾是石角壩村之學堂,名曰“書齋下。”要說起這學堂,倒真是有名堂!據石角壩村中文獻及豐順縣誌記載:晚清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軍人物--丁日昌,八歲隨兄在湯坑太平寺讀書,十八歲轉北斗黃氏宗族私塾就讀...注意,此處的“黃氏宗族私塾”指的就是這所名不見經傳的舊學堂:“書齋下!”不過由於歷史原因,現已荒廢。
書齋下書齋下

  

  

鄉鎮觀音堂


  據村里老人回憶,學堂“書齋下”門前原有一尊陶瓷觀音,概有三百年歲月史!雖未立廟,卻世世代代一直在那裡供奉著!早在幾十年前,因村里改建的緣故,將其遷至河邊,並立了小廟!二零一四年初,經石角壩村委會討論決定,計畫向村人及各鄉賢籌資百萬,築造一座觀音殿堂,以謝菩薩數百年來對村民的關照和庇佑!同時告示宣稱:凡捐款兩百以下者,紅榜題名!兩百以上者,碑記功德!一時間,村里村外炸開了鍋!
如今好幾個月過去了,善款是否籌齊並不知道;然建造之工程確已順利展開!相信建成以後,定會吸引更多的四方遊客和善男信女前來瞻仰膜拜!但願菩薩在天之靈,能佑我一方水土人民長久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