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

北嶽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是多場作戰,此次反“掃蕩”,歷時3個月,八路軍作戰42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9400餘人,攻克點碉204座,破壞鐵橋13座、公路1900餘里、鐵路10餘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嶽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
  • 作戰時間:1943年秋
  • 作戰:4200餘次
  • 斃傷俘日偽軍:9400餘人
事件經過
1943年秋,日軍華北方面軍在抽兵增援太平洋戰場之前,為確實控制占領區,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9月初,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調集第二十六、六十三、一一○師團主力和第六十二師團、獨立混成第一、二、三旅團大部以及偽“治安軍”、“保全隊”各一部,共4萬餘人,對北嶽區進行毀滅性“掃蕩”。 9月16日,日軍分別由靈丘、保定、石家莊、盂縣、五台出動,向北嶽區腹地進犯,至18日,各路日偽軍占領了松山、蛟潭莊、唐梅等要點。我晉察冀軍區組織4萬餘兵力,並發動民兵18萬人,與敵人展開游擊戰爭,戰鬥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我軍大部兵力在內線廣泛開展游擊戰、地雷戰、麻雀戰,並適當集結主力,打擊小股遠出“清剿”之敵。外線部隊曾一度襲入望都、行唐,攻占定縣車站和據點十餘處,9月25日,敵人3000餘兵力合圍駐神仙山的軍區後方機關和部隊軍區苦戰12天,斃傷敵200餘人,並擊落飛機一架。10月中旬,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敵9000餘人轉向滹沱河、沙河、唐河沿岸產稻區搶糧,我軍先後在三岔、營里、旦里等地重創搶糧之敵;外線部隊積極襲擾敵人補給線和重要據點,迫敵抽兵3000餘人回援。人民民眾在內線部隊和民兵掩護下,積極搶收、搶種,收穫莊稼85%,打破了敵人的搶糧計畫。敵人在上述企圖失敗後,遂於11月中旬開始撤退。撤退中,敵人採取反轉奔襲戰術,向八路軍主力實施“合擊”,但均撲空。戰鬥開始進入第三階段,軍區部隊克服連續作戰的疲勞,採取襲擊、伏擊等手段,殲滅撤退之敵一部。至12月15日,日偽軍全部撤出根據地,反“掃蕩”作戰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