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村廊橋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北岸鎮北岸村,建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廊橋的基礎還是一座有著三眼拱形橋孔的平直石橋,在其上建有磚木結構的長廊一座,橋廊兩側為白粉磚牆,頂部蓋著青灰小瓦,整座橋橫跨碧波之上,顯得份外厚重古樸。廊牆正中有“西流毓秀”四個道勁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辨。兩側的廊牆之上各...
風雨廊橋位於北岸鎮北岸村棉溪河上,明代始建,清中葉大修。石質三拱,長33米,寬4.7米,高6米。橋上建廊,磚木結構,高約5米。北門額為“謙庵舊址 ”,南門額為“鄉賢里”。廊內十一間,沿牆置凳。東側牆上開3個大方窗,磚砌花格紋,其東側廊牆上辟有8個大型方窗,窗花均以磚砌成龜紋或梅花紋圖案;...
位於吳氏宗祠西南面的三洞石拱廊橋,謂之北岸廊橋。北岸廊橋橫臥於棉溪河上,古樸典雅,玲瓏剔透。橋身建於明末,全長33米,寬4。7米,高6米。二墩三孔,拱圈均用黃麻條石輔以糯米粥,獼猴藤汁加灰漿交錯砌成。廊則起於清中葉,高5米,廊內11間,磚木結構,中間設有佛龕。東側牆上辟八個方窗,磚砌龜貝紋...
位於北岸村南中心位置上,放生河旁,風雨廊橋附近,北靠多處古民居,與之有石板路相通。保護現狀差,欄板、樑柱、碑文石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至今僅為村民簡單的看守保護,並無現代技術保護措施,而且缺少專項保護資金。(2) 風雨廊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歙縣最大的一座廊橋。建於清中葉...
北岸村自然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接待配套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旅遊發展態勢良好。北岸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既有“吳氏宗祠”和“風雨廊橋”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又有融“徽州三絕”——磚雕、木雕、石雕為一體的100多幢明清時間的徽派古建築,體現徽文化特色品牌的鄉村農家樂休閒觀光旅遊正在發展壯大。村內大小企業和...
深渡鎮,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地處歙縣東南部,東與昌溪鄉、武陽鄉相鄰,南與小川鄉、森村鄉相連,西與坑口鄉、徽城鎮毗鄰,北與北岸鎮、霞坑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94.0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深渡鎮戶籍人口為22987人。唐至宋,屬孝女鄉;1984年底,撤鄉設立深渡鎮;1992年2月,撤區並鄉,定潭、棉溪2鄉併入深渡鎮...
歙縣北岸中學,1951年,在深渡簡師舊址創辦私立米丘林中學。校長王貞晉,招生142人,後因集資困難,於1953年改為公立歙縣第二初級中學,1958年,因學校屬於新安江水庫淹沒區,校址遷往北岸,並更名為北岸初級中學。1971年,學校招收高一新生,更名為現名。學校發展 1978年,列為縣級重點中學。1985年建造了一幢擁有12個...
北岸村又名北溪村,建於宋朝,棉溪河自東向西穿村而過。村中多數為吳姓,宋時由江西婺源遷入。明代,北岸有個地理先生叫吳蘊,明景泰元年(1450年)出生,據說廊橋為他規劃所建。建築格局 北岸廊橋連線北岸村中心南北兩岸,是一座三孔兩墩的石橋。北岸廊橋橋身的石結構牢固、粗糙,橋面工藝精細。根據橋的質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