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岩爵士

北岩爵士

北岩爵士(Northcliffe,Lord,諾思克利夫勳爵)(1865~1922)原名阿爾弗雷德·哈姆斯沃斯(Alfred Harmsworth)。英國新聞事業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現代報業奠基人,是世界新聞史上必須提到的人物。他在19世紀末創辦的《每日郵報》,被認為是英國大眾化報紙的典型。它的出版使英國報業進入了一個劃分大眾化報紙與“高級報紙”的新時期。於1905年受封為勳爵。

概述,人物生平,北岩與《每日郵報》,成功的標誌,一戰中對政策的宣傳,經營之道,

概述

北岩先後創辦和購買了《每日郵報》、《每日鏡報》、《觀察家報》、英國最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大報《泰晤士報》,以及多種地方報刊,形成了英國第一
個、也是最大的現代報業集團——北岩報團。
北岩爵士
一戰期間,他利用自己龐大的報業帝國成功地宣傳了英國政策,向敵國施加了強有力的影響。這位奠定英國現代報紙格局的報業之父,在英國報界享有極高的聲望,享有“艦隊街拿破崙”之稱。

人物生平

北岩於1865年7月15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附近的恰佩利佐德,是一個潦倒律師的長子。1867年,他隨父母移居倫敦。他在西罕姆斯太德亨利豪斯中學就讀時主編過校刊。該刊原先以手稿形式發表稿件,後來改為印刷出版,是他利用空閒時間自己排印的。15歲那年,由於父親去世放棄了進劍橋大學的念頭,到《罕姆斯太德與海格特快報》主編傑洛斯手下謀了些雜活乾。稍後北岩成為利爾福特爵士之子的秘書和陪伴,在歐洲廣泛旅行。
回到倫敦之後,17歲的北岩成為《青年》雜誌的助理編輯,並為《晨郵報》和《聖詹姆公報》撰稿,開始受到報界關注。1884年,因受威廉·伊里夫的賞識,應聘去考文重《旅行》雜誌編輯部工作。工作了一年半以後,北岩決定辭職。儘管威廉·伊里夫決定付出1000英鎊的高額年薪希望北岩能繼續留任,但是,北岩認為他的事業應該在倫敦。所以決定回到倫敦,當時他年僅21歲。
1886年,他回到倫敦開始了他的事業。他和友人卡爾一開始在倫敦出版廉價書,其中一本是他自己親自寫的,題為《謀生千法》,但是,這個行當並不賺錢。很快他又把眼光投回新聞事業。
北岩受英、法兩個著名報人辦報刊賺大錢的影響至深。一個是英國的喬治·紐恩斯(1851-1910),1881年創辦《點滴》雜誌成功,銷量很快達到70萬份。另外一個是發過馬里諾辦《小日報》,到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銷量也達到70萬份。北岩分析當時英國的情況:1870年教育法案後,產生了大批新讀者,他認為創辦“大眾化”報刊的時機已經來到。當時他在《婦女畫報》工作,對於《回答讀者投書》專欄的印象尤為深刻。於是他在1888年6月2日創辦了《回答讀者投書》雜誌(以後簡稱《回答》)。這份刊物是一份綜合性周刊,內容以通俗知識為主。一創刊便發行了12000份,一年後銷量即達到48000份。當時的經理由其弟哈羅德·哈姆斯沃斯負責,他是一位精明的企業管理人員,長於推廣發行。在他的主持下,北岩的《回答》雜誌舉辦了由讀者參加的“猜寶”(也有譯為“猜獎”的)競賽。內容是猜測英格蘭銀行所存的金銀數字(以1889年11月4日為準)。規則規定,猜得數字相近者,每周可獲一英鎊獎金,直到死亡。當時的倫敦,物價相當抵廉,工資普遍不高,而且沒有退休養老制度,每周一英鎊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收入。因此這項活動一開始就受到社會上一般人的普遍關注,很有吸引力。結果,參予此項活動的人數驚人,盛況空前,《回答》雜誌的銷路也就一下子從35萬份激增到70萬份,不久以後又達到100萬份,這一年北岩的《回答》雜誌獲純利潤5萬英鎊。與此同時,各種其他推銷和宣傳方法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另外,北岩還和其弟合作創辦了其他各種雜誌,如《滑稽選輯》、《勿忘我》、《甜密的家》、《圓旗》等,這些雜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由此,奠定了北岩的經濟基礎,為北岩以後躋身報業準備了條件。
1894年8月,北岩以2.5萬英鎊購買瀕於倒閉的倫敦《新聞晚報》,他對該報實行改革,使其文章簡練易讀,並增加圖片、體育版及犯罪報導,第一年便賺回投資。

北岩與《每日郵報》

真正成就了北岩,使他一舉成為英國報界著名報人的是《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的創辦。這張報紙也被視為英國的大眾化報紙的典範和英國現代化資產階級報紙的開端,它的出現使英國報業進入了一個劃分大眾化報紙和高級報紙的新時代。
1896年,北岩在倫敦創辦了《每日郵報》。他為創建此報做了充分的準備和大量的宣傳工作。為試版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耗資4萬英鎊。在整整11個星期里,報社工作人員全力以赴,但每晚只印出一張試版。北岩派人到處張貼廣告,上寫著:“驚人的《每日郵報》將於5月4日創刊”;“這是忙人的報紙,這是窮人的報紙!”並註明這是“售半便士的便士報”。他在該報正式問世前,連日在各報刊登頂告出版的大字廣告。《每日郵報》創刊號有4篇短社論,第一篇社論說《每日郵報》報價低廉,文字簡明,只要花半便士,就可以讀到所有的新聞。它是忙人的報紙。本報由於排版、印刷、發行,都使用英美的最新機器,因而能夠降低成本30%至50%只售一般報紙的半價。創刊號的三篇要聞中,有一篇的題材是當時幾乎不為人知的汽車問題。北岩對於汽車的前途具有堅定的信心,而且自己已成為一名優秀的駕駛員。
《每日郵報》每天出8個版,其中有一版《每日雜誌》,刊登介紹新聞背景及婦女感興趣的文章,開英國報紙副刊的先河。該報在編排、標題、新聞體裁方面均模仿美國報紙。編輯方針是通俗易讀,以使文化水平較低的讀者能夠讀懂。他說:“你們不要以為政治、外交是件難懂或是少數人包辦的東西,我可為你們分析清楚。”北岩在這些方面的努力,曾經招致薩爾斯伯里勳爵的嘲弄,稱該報“是一張為工友辦的報紙”。
《每日郵報》的主要讀者對象是中產階級、廣大勞工和婦女。北岩高薪聘任一流記者,長駐世界一些重要城市,迅速地報導了重大事件如:1896年的美國總統的競選運動、1897年的土希之戰、柯茲勳爵就任印度總督以及英希之戰等。1899年,英國發動侵略南非的“布爾戰爭”,倫敦各報對戰爭的重要性均未認識,只有北岩的《每日郵報》多方收集戰報,作連續報導。該報創刊號發行39萬份,到1902年銷量突破100萬份。1900年,它在曼徹斯特出版北部版,以後相繼出版《每日郵報》海外版、《每日郵報》歐洲版。

成功的標誌

1903年11月2日,北岩又創辦了《每日鏡報》,售價一便士,是一張婦女性的報紙。一開始,報紙的銷路很不理想,家庭主婦們並沒有對他表示出格外的熱情,結果這份報紙每周倒貼1500英鎊。這並不是一個很小的數目,關鍵問題還不在乎錢,更主要的是報紙的前途。焦急的北岩向總編輯請教,總編輯薩特不負所望,很快明查暗訪摸清了市場不暢的原因。原來讀者們一致認為《每日鏡報》的價格與內容相比,略顯得高了些。於是薩特向北岩建議,將《每日鏡報》改為婦女們喜歡的畫報,同時把價格降為半便士。北岩很快拍板同意,結果大獲成功。《每日郵報》成功之後,成了一棵招風大樹,引來了若干模仿者和競爭者。阿瑟·皮爾遜於1900年創辦的《每日快報》和《每日新聞報》以及《每日紀事報》也相繼降低售價而加強了競爭能力。 1905年,北岩買下了《觀察家報》。1906年,他和他兄弟合作,在紐芬蘭購置3000平方英里左右的林場,以保證自己報團的造紙原料。這個面積巨大的大型林場有便利的水道運輸條件和充足的湖泊、河流,以後組成了盎格魯——紐芬蘭開發公司,是北岩的另一棵搖錢樹。 1905年,北岩被封為北岩爵士,亦即諾思克利夫勳爵。這位貴族爵位的擁有者在把他的要求提出來時是較為禮貌的,他的一封典型的電報說:“在我回來以前謹請每日發表一篇簡短的社論——負責人”。但是這些要求同樣意味著命令。於是,他們辦了一個書刊專欄,美其名曰“第二宮廷專欄”。然而,“黑袍教僧侶”仍然象以往一樣固執已見,堅持評論當前的大事。他們對選舉權運動的反應是:“若婦女行使投票權,這對我國是一個危險。”

一戰中對政策的宣傳

北岩的政治地位與影響,隨著其新聞事業之發展而提高。他在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中,竭力支持英國對德戰爭。1915年5月21日,《每日郵報》刊出北岩的一篇文章,嚴厲指責陸軍元帥肯赤奈爾,其標題為:《炮彈的悲劇,肯赤奈爾勳爵的嚴重錯誤》。文章發表後,掀起了軒然大波,北岩立即遭到強烈而壓倒優勢的攻擊。《每日郵報》在股票交易所等處公開被焚毀。許多俱樂部、公共圖書館禁止訂閱覽,抗議的函件、電報像潮水湧來,地方政府通過決議,向《每日郵報》提出譴責,但北岩並不屈服,繼續發表文章陳述自己的意見,不久反對他的浪潮開始沉寂下去。當軍需部動員全國工廠加緊增產時,輿論完全改變,北岩也成了戰時的著名政治人物。他一方面繼續通過他的報紙積極支持對德國作戰,一方面又一再地親赴各個戰線,其中包括英、法、比、意和美國的戰線,並且和各種參謀人員保持密切接觸。美國參戰前,北岩曾被邀請擔任英國駐華盛頓大使,但辭而未就。1917年6月,政府任命他為英國軍代表團團長,率領龐大的代表團赴美國。當年他被封為子爵——散納特——聖彼得的諾斯克利夫子爵。1918年2月,北岩擔任“對敵宣傳總監”,主持對德宣傳,他使用飛機向德軍投擲千百萬份的宣傳品,北岩的“紙彈”攻勢,對於瓦解德軍士氣,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1921年初起,北岩因接受醫生建議,開始作漫長的世界旅行。11月到過中國,並曾與《申報》的史量才晤談。他在1922年回國途中癱瘓。同年8月14日在倫敦去世。北岩謝世後,《泰昭士報》授予阿斯特上校,而其“北岩報團”則由其弟羅瑟米爾爵士繼續主持。

經營之道

北岩創辦《每日郵報》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其基本原因有三:
第一、北岩認真研究了英國社會的需要與現存報紙的積弊。英國自1855年廢除印花稅以後,已經有了廉價報紙,但是這些廉價報紙大多報價低,質量也低劣。而大報(高級報紙)則墨守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自以為是,固步自封,報價高,文字冗長,絲毫不關心一般市民及其生活。他們普遍漠視時代在前進,世界在變化;他們沒有注意到1870年教育法案之後新崛起的讀者群體,他們並不滿意當時英國報紙只是報導政治、社會生活。北岩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分析和研究,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的《每日郵報》一創辦就開闊了讀者的視野,使他們能看到社會清晰的完整圖像,一下子便緊緊地抓住和吸引著讀者。
第二,北岩有著豐富的新聞工作實際經驗,並善於任用和培養新記者。
第三,健全的報業管理。北岩在《每日郵報》以至一生的新聞事業上的成就,可以說都與他弟弟哈羅德的經營才幹密不可分的。北岩的弟弟哈羅德·哈姆斯渥斯(後受勛羅瑟米勻勳爵)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精明強幹的報業管理人才,他與北岩合作並擔任《每日郵報》的經理,他為北岩的報紙建立了完備的管理系統。北岩在報業經營管理方面不僅注意搜羅人才,而且對於報紙經營管理的有益意見他都十分尊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