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冠古琴

北宋冠古琴

台灣歷史博物館所藏這件古琴原為古琴名師鄭正華舊藏,因琴底槽腹刻有隸書“冠古”兩字而得名。琴腹內並刻“宋元豐關律年莫呂黃均氏造”,另一側則刻“清光緒元年季秋月蜀西季□□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宋冠古琴
  • 製作年代:宋代
  • 文物原屬:古琴名師鄭正華
  • 文物現狀:現藏台灣歷史博物館
  • 材質類別古琴樂器
  • 材質類別古琴樂器
基本信息,器物簡介,相關資料,器物功用,

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北宋冠古琴
【器型規格】長117公分;寬19公分;高9公分

器物簡介

台灣歷史博物館所藏這件古琴原為古琴名師鄭正華舊藏,因琴底槽腹刻有隸書“冠古”兩字而得名。琴腹內並刻“宋元豐關律年莫呂黃均氏造”,另一側則刻“清光緒元年季秋月蜀西季□□修”。桐面杉底、七弦,徽及軫、足皆為象牙嵌制;岳山、承露、冠角、龍齦部分則為紫檀木製。漆成深栗色,原有斷紋,整修時磨損。音質清潤,有金石共鳴之韻,彈撥吟猱自如無礙。

相關資料

琴起源極早,《禮記》謂:“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先秦諸子著作中經常談到琴,因此彈琴可能是當時貴族階層必需的修養。考古出土實物年代最早的琴為湖北荊門郭店戰國楚墓中的七弦琴,琴身為木質並髹漆,長八十二公分,首寬尾狹,底板短於面板,面板且可掀開。另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一把十弦琴,湖南長沙五里牌戰國墓出土一把九弦琴。漢代以後唐代以前的琴實物僅見於長沙馬王堆漢墓,琴的圖像則大量見於各種壁畫、畫像石和陶塑中。
現時常見的古琴都較長,一般為一百二十公分左右,最寬處約二十公分,整體腹腔中空,面圓拱而底平,下有兩個出音孔,琴面除有承弦之岳山、龍齦外,並鑲十三徽以標示音位;琴底嵌兩雁足以分系七弦;琴軫則外露於軫池上以便調音。此種形制的琴最早見於唐代,據文獻記載,當時制琴名家以西蜀雷氏家族最著。傳世的春雷琴、九霄環佩琴(原藏清宮)即雷威所制。宋代制琴技術有重要發展,明曹昭《格古要論》謂:“宋時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長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當時王室及文人士子好琴成風,如宋太宗曾創九弦琴,徽宗則蓄南北名琴於宣和殿百琴堂,他還親自繪了一幅〈《聽琴圖》流傳至今。宋代文人操縵之餘,尚遺不少琴學著作,如歐陽修有《三琴記》、蘇軾有《雜書琴事》;沈括《夢溪筆談》中則記載不少唐琴用材和製作特點;趙希鵠《洞天別錄》中對歷代琴式演變、選材、製造及漆灰法、鑑別等作詳盡介紹,可能成書於北宋中葉的《琴苑要錄》同被視為中國琴學的開山之作。
根據可考的圖像資料研究,唐宋的琴式大概有七種,分別被命名為伏羲式、神農式、鳳勢式、連珠式、師曠式、子期式和仲尼式。其中以仲尼式最為普遍,它的特點是項腰內收、七弦、十三徽、右手彈奏、上寬下窄、龍池和鳳沼皆呈長條形。結合實物和文獻記載,唐琴一般較圓潤,宋琴則較扁平修長;所謂“唐圓宋扁”是也。制琴材料以桐木為上,松杉為次惟桐木不易得,故常見桐面梓底或面底皆松杉者。又琴身皆髹漆,唐琴的漆色有黑色和栗殼色兩種,漆下為鹿角灰胎,其斷紋以蛇腹斷為主。宋琴亦以鹿角灰胎為主,北宋後期曾流行用金屑、珍珠、瑪瑙、珊瑚、玉石等碾碎後的粉末以攙入鹿角灰而稱為“八寶灰”;漆色除黑、栗外,亦有朱紅色;斷紋則有蛇腹、冰裂、流水等幾種。

器物功用

樂器。古琴音色優美而多變,技法自由度很大,可依個人體會和心情作不同的表達。其妙境則以“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采,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為要領,所謂“中正平和、古淡恬靜”的含蓄美是歷來琴家最重視的,也是古琴與其他樂器最不相同的地方。歷代流傳的琴譜極多,僅就唐代以後計算便有一百五十餘種,保存的琴曲約七百餘首,這些琴譜例不標明樂音長短,惟記指法,故習琴因師傅及個人領悟不同自古便出現許多統派,如謂“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此自指表現風格而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