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北[北、邶、鄁,讀音作běi(ㄅㄟ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相傳,黃帝與蚩尤大戰之後,把蚩尤部落整個遷移至北地,其後裔子孫以及部落族人中便以“北”為姓氏,稱北氏,是非常古早的
姓氏之一,亦號稱三苗姓本之一,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北氏族人皆尊奉蚩尤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複姓,出自古代方位所指居住地,屬於以居邑方位稱謂為氏。該支北氏,源出複姓北人氏、北門氏、北官氏、北殷氏、北郭氏、北野氏、北方氏、北狄氏、北海氏、北土氏、北塘(唐)氏、北山氏、北鄉氏等,後在漢、唐以後的姓氏省文簡化漫長過程中,大多簡改為單姓北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古癸北部落,出自虞帝第三妃癸北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姓。據史籍《竹書紀年》引《汲簡》、《餘論》記載:“癸北氏,虞帝(姚重華,號有虞氏)第三妃,而二女者,癸北氏之出也,一曰宵明,一曰燭光。”癸北氏史古代四千多年前的人物,所在地即稱癸北國,其時正值人類社會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化的末期,當有癸、北二氏傳下。周王朝時期以國命氏,這是中國
姓氏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些封國既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別,眾多的得封者,都是周王室外的權勢門弟,或者說是周天子的功臣。遂之,小國小邦百國如林。
周朝如此封國命氏,氏的發展便非常多了起來。其時,夏商之前的“氏族部落”的“氏”仍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並未與因西周不同內容的“氏”不呼為“氏”。同在周天下的土地上,此類小國依然存在,不少也以國名為“氏”,這樣的“小國”其實都是一些規模並不大的部落群體,從現代的視角觀察,其早期並不具備國家的體制,諸如:程國、崇國、扈國、房國、杜國、箕國、密須國、寒國、過國、庸國、鄴國、鑄國、戈國、邳國、觀國、褒國、緡國、岐國、仍國、奄國、雙國、武羅國、吾國、昆國、昆吾國、癸北國、梅國、雷國、元國、冥國、斟國、崩國、用國、摯國、允國、灌國、廖國、郅國、習國、西陵國、安陵國、甲父國、有窮國、有扈國、西王國、孤國、封父國、終利國、夙沙國、秣國、末國、柏成國、顧國、阮國、其國(恭國)、龔國、洪國、苑國(宛國)、逢國、彭國、韋國等六十四個小國。
第四個淵源
源於古玄菟郡,出自高句麗民族,屬於因地為姓且漢化改姓為氏。玄菟郡,始設立於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轄地是衛滿朝鮮屬國沃沮的故地,故址在今朝鮮鹹鏡南道、鹹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西部一帶,郡治大體在鹹鏡南道境內。到了漢昭帝劉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遷至今新賓永陵地區,江外之地劃入樂浪郡。高句麗鄒牟王(或稱朱蒙)於西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內建國。1980年以來,有學者經考證後指出:太祖大王(高句麗太祖高宮)在公元一世紀中葉以後建國時,高句麗族人已經在西漢郡縣制的管轄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而高句麗王在後來被王莽政權貶斥為侯爵,說明其在西漢末期確實曾為附庸王國。東漢光武帝劉秀執政以後,恢復了其的王號,也證實了高句麗國在兩漢時期確實存在。
玄菟郡在中原以北,遷移至中原的高句麗人被時人稱為北人氏,後其人中亦逐漸引以自稱者,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北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出自張姓,避禍,改為北姓。 明孝宗孝康張皇后為人賢明,曾修興濟減河(天津娘娘河)、建青縣盤古廟等好事,而其兩兄弟卻仗皇親一貫仗勢欺人、橫行鄉里,張皇后死後明世宗下令將其問斬。1547年前後,子孫四處逃跑,四個方向便演化為後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北姓由此而來。
第六個淵源
源於古邶國,出自上古商朝大夫北伯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傳說,上古時期,有一北伯,為商王朝時期的大夫,其封地在商都朝歌以北,因稱邶國。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姬發伐紂滅商,在建立西周王朝之後,將今河北邯鄲至黃河以北的河南新鄉地區分別劃屬邶國、鄘國,歸於周武王的八弟霍叔(姬處)和三弟管叔(姬鮮)的封地境內。當初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以及原殷商王朝的一些舊貴族也分別居住在邶國和鄘國,由管叔、五弟蔡叔(姬度)、以及霍叔負責看管,這三人被稱為“三監”。在周武王病逝之後,其子周成王姬誦在公元前1103年繼位,因為年僅十二歲,便由其四叔周公姬旦、九叔召公姬奭聯合輔佐攝政。但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與周公旦、召公奭不和,又嫉妒周公旦和召公奭的攝政,於是便勾結武庚,召集殷商舊貴族們以及東夷、淮夷聯合起來發動了一場叛亂,史稱“管蔡之亂”、“武庚之亂”、“三監之亂”,當時的邶國也積極參與其中。
在原商末邶國國民中,以及原霍叔之邶國所屬的邶國族人中,多有以故國之名為姓氏者,稱邶氏,後多省筆簡改為北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遷徙分布
北氏雖然氏古老的姓氏,歷史悠久,但人口很少,地理分布也很分散。今河北省的黃驊市、曲陽縣,陝西省的西安市,山西省的汾陽市,四川省的德昌縣,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等地,均有北氏族人分布,但按全國人口統計資料表明,至2008年,北氏族人現有人口一千七百十五人左右,其中男性九百三十餘人,女性七百八十餘人,僅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011%左右。
郡望堂號
郡望
玄菟郡:設立於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轄地是衛氏朝鮮屬國沃沮的故地,轄境相當我國遼寧東部、、吉林省西部及北韓鹹鏡南道、鹹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一帶,郡治大體在鹹鏡南道境內。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遷至今新賓永陵地區,江外之地劃入樂浪郡。高句麗鄒牟王(或稱朱蒙)於西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內建國。1980年以來,有學者提出太祖大王(公元一世紀中葉以後)建國,高句麗縣建國時,高句麗人已經在西漢郡縣制的管轄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高句麗王被王莽政權貶為侯,說明其在西漢末為王國,東漢光武帝劉秀復其王號,也證實了高句麗在兩漢時期的封國地確實存在。“玄菟”在後來泛指中國北部邊塞要地。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王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王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王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王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王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王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玄菟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北姓狀況
在傳統的百家姓里人們可以看到東、西、南,卻看不到“北”的字樣。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的北姓人加起來不足2000人,很多省份全省沒有一個姓北的人。物以稀為貴,姓以稀為奇,北姓人在引以為豪的同時卻不免感到孤單。“現在不少人在網上開設自己姓氏的QQ群,很多姓氏陣容龐大,相比之下我們北姓群卻冷冷清清的,想通過網路多認識幾個同姓朋友很難。”北晶不無失落地說。據經常被誤以為叫“北京”的北晶介紹,他們一家祖上原本住在遼寧,後來經北京輾轉來到西安並多年定居在那裡。“經常有人看到我這個北姓就以為我是蒙古人,據我所知,這個姓和蒙古應該沒有什麼淵源,唯一的關聯可能就是在包頭散居著一些北姓人,那裡算是北姓一個相對集中的地方。”年紀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去世了,所以北晶對家族的歷史了解地很有限,“只知道爺爺屬於家族裡的‘清’字輩,我爸爸是‘朝’字輩,我這一輩本該論‘忠’,但是現在很多時候起名字已經不再嚴格按照輩分來了,所以我被取了現在的名字。曾經在火車上偶然遇到過一個家住北京的北姓人,閒聊時他說他們家也有家譜的,不過好像和我們家的版本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