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大年蘇丹國
- 英文名稱:Kerajaan Patani
- 簡稱:北大年
- 所屬洲:亞洲
- 官方語言:亞維語
- 政治體制:君主制
- 主要民族:穆斯林族
-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
起源,歷代蘇丹,全盛時期,
起源
北大年蘇丹國的創建歷史已不可考,但有許多民間傳說。根據成書於1612年的《馬來紀年》記載,曾有一個名為Koda Mahalingai 的宮堡,國王名羅蘇梨花門。暹羅王子昭室利盤沙,率兵攻陷。昭室利盤沙命堪輿家選擇吉地建築宮殿,堪輿家找到一處海濱吉地,有漁夫茅舍一間,漁夫之子名為大泥(Tani),其父人稱爸大泥(Patani),建城堡名之為Patani(北大年)。據許雲樵考證,時在1474年前後。
歷代蘇丹
Rajah Kuruth Maha Chan
Piatu Antara
Sultan Ismail Shah
Muzaffar Shah
Patek Shah
Bahadur
Rajah Ijo
Paduka Sha Alam
Kuning 女王
Piatu Antara
Sultan Ismail Shah
Muzaffar Shah
Patek Shah
Bahadur
Rajah Ijo
Paduka Sha Alam
Kuning 女王
全盛時期
北大年王國到了女王即位後進入全盛時期。明張燮《東西洋考》《大泥考》記載:“萬曆年間(1573-1619),國王病卒,無子,族眾爭立,國中相誅殺俱淨,乃立其女為王。”16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給萬丹總辦的信件記載:“此乃一古國,常朝宗暹羅王,現在為一女王統治,她是前王之女,現年約三十。政治修明,外僑不感麻煩。”女王當政時代是北大年王國繁榮昌盛的黃金年代,當時正逢滿剌加被葡萄牙人占領,實現苛政,無論西人或土人都畏懼葡萄牙政權。而柔佛立國不久,政治不穩定,商人不願前往。唯獨北大年,人口昌盛,商賈雲集,凡中國、荷蘭、日本、葡萄牙、英國等國商人,無不聚集北大年進行貿易,北大年成為當時馬來半島的大都會,遠非半島上其他都市可以比肩。孟加拉和滿剌加商人,運衣料到北大年販賣,爪哇運來檀香,婆羅洲販來龍腦,蜜蠟換取銅鐵和鋼,暹羅運來金鉛和米糧,換取各色布料占城和真臘運來沉香,中國運來絲綢,花緞,瓷器,銅鐵器皿等,換取胡椒,黃白檀香,皮革,象牙和水牛角。
北大年通行馬來語、北大年語、暹羅語及華語。當時在北大年代暹羅男子,常以二三顆銀丸鑲入陰莖。北大年土地肥沃,雞每天下蛋兩個國中糧食豐收,凡米,牛羊雞鵝鴨野兔和獵物,應有盡有,盛產紅毛丹、香蕉、石榴、柑橘等水果,海產有龍蝦和牡蠣;還出產藥材、五金和寶石。國中房屋,多為竹造。宮殿有木柵圍繞,清真寺以磚造,內壁塗金,有大立柱,上刻經文,中間是雕刻塗金的經壇。
北大年通行馬來語、北大年語、暹羅語及華語。當時在北大年代暹羅男子,常以二三顆銀丸鑲入陰莖。北大年土地肥沃,雞每天下蛋兩個國中糧食豐收,凡米,牛羊雞鵝鴨野兔和獵物,應有盡有,盛產紅毛丹、香蕉、石榴、柑橘等水果,海產有龍蝦和牡蠣;還出產藥材、五金和寶石。國中房屋,多為竹造。宮殿有木柵圍繞,清真寺以磚造,內壁塗金,有大立柱,上刻經文,中間是雕刻塗金的經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