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全

北大保全

北大保全指的是在北京大學擔任保全職務的人。過去20年,北大保全隊先後有500餘名保全考學深造,有很多考取到了大專或本科學歷,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有的畢業後當上了大學老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大保全
  • 職業:保全
  • 工作地點:北大
  • 獲得的學歷:大專,本科,研究生
  • 代表人物:甘相偉,孟超
概述,勵志人物,甘相偉,張俊成,劉某,張國強,孟超,學習氛圍,鼓勵和感悟,

概述

有人感嘆,“北大保全真是臥虎藏龍”。其實,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靠自己的努力接近目標。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稱,“大學本來應當是開放的,應當引導社會觀念、社會潮流。僅是有保全旁聽他們的課,拿文憑。我想未來應該更加走向開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聽他們的課,拿到文憑。”

勵志人物

甘相偉

“每當我執勤站崗的時候,我的角色就是扮好北大的一名普通保全。站在北大的校門口,每天面對成千上萬的人,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是騎腳踏車的還是開寶馬的,當他們從我身邊經過的時候,我都一律向他們敬禮。”
“當我脫下保全服,匆忙趕到中文系的課堂時,我能夠馬上安靜下來,認真地聆聽中華民族浩瀚的文學史,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展開熱烈的交流。”
“當我和民工的子女在一起的時候,我的心總會和他們貼得很近。我不遺餘力地向他們傳遞知識和夢想,告訴他們,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現實的一切都不足畏懼。”
北大保全、北大中文系學生、支教老師——— 在很長的時間裡,甘相偉在這三個角色之間變換。來自湖北山區的甘相偉不是一名普通的保全,他有大專文憑,畢業於湖北經濟管理大學長江職業學院法律系,曾在南方工作,後來懷著夢想來到北京,為了接近北大,轉行當起了保全。在北大當保全期間,他以執著的精神通過成人高考,成為北大中文系的一名學生。
甘相偉的故事被看成一個傳奇。有媒體稱,來北大當保全之前,他只是個小人物,自稱“草根”,“蟻族”,“青年農民”、“普通保全”,但他不屈服命運安排,在沒有資源,毫無背景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奮鬥,從苦境裡逆生“精英意識”,憑藉自己的奮鬥精神,以北大保全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拚命獲得與北大學子並肩的機會。
甘相偉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一部書《站著上北大》,北大校長周其鳳為其寫序稱,“一個保全員,在辛苦的工作之餘,能夠充分利用北大良好的學習資源,努力進取,提高自己,這樣的精神讓我欽佩”。甘相偉成為北大保全出書第一人,成為中國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響人物,2013年中國十大讀書人物。

張俊成

山西省的張君成被稱為“北大保全讀書第一人”,他1995年到北京大學做保全,1998年取得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專科文憑,後又修完一個自考本科文憑,如今是一所中專的副校長。同時,他還是一名兼職大學講師,在長治學院講授公關禮儀課程。

劉某

據報導,2010年9月,大學畢業的劉某一心想要考研究生,他來到了高等院校雲集的京城。但是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費用讓他犯了難。聽說北京大學保全隊鼓勵隊員考取學歷,他來到這裡當上了一名保全員。第二年4月,他通過了北京理工大學的面試,如願以償地成為一名研究生。

張國強

北大保全隊副大隊長張國強擁有清華和中央黨校的兩個本科學位,還擁有律師執業資格證,而十幾年前,他還是個僅有國中學歷的保全員。
張國強家在河南洛陽農村,國中畢業後就來到北京找工作。幸運的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進入北京大學當保全。幾年下來,每天出操鍛鍊,他都能看到未名湖畔正捧著書籍閱讀的大學生們,每天晚上巡邏,他又能看到大學生們三五成群地走進自習室和圖書館。於是,他開始了學習之路,選擇了沒有門檻限制的自學考試,3年下來,他拿到了北大的大專學歷,後來又報考了清華大學法學和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兩個專升本課程。

孟超

而來自河南周口的孟超是安陽工學院本科畢業,為了考北大研究生,他來到北大當起了保全。工作之餘,經常旁聽歷史系本科生、研究生的課,也聽專家講座。

學習氛圍

記者調查發現北大保全成本科研究生與北大的學習環境有重要關係
北京大學的保全都來自農村地區,在他們讀國小、中學的時候,北大無疑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神聖殿堂。在成長的道路上,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大學夢,甚至在意識深處有一個或隱或現的北大夢。然而他們沒有考入理想的大學,甚至沒有參加過高考,就開始了打工求職的生活。
記者發現,到北大當保全的青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投奔北大而來的。這樣的保全有的是中專、高中畢業,有的是大專畢業,有的甚至是大學本科畢業,他們有著明確的學習動機,到北大當保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如甘相偉聽說北大支持保全上學才來的。河南的孟超已大學本科畢業,到北大做保全就是為了繼續深造,考研究生。另一類保全是北大主動到農村招來的,這些青年連大專也沒有上過,剛到北大當保全的時候,並沒有考學的想法。但是在北大這樣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裡,年輕的他們受到了感染,潛於心底的大學夢又復甦了,他們對生命、生活有了許多新的認識。
北大保全考大學,與北大的學習環境有著重要的關係。校園裡的大學生與保全差不多是同齡人,大學生們不僅陽光活潑,而且熱愛學習,校園的樹陰下、小橋邊、綠地旁經常有認真讀書的大學生,這對於保全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北大,清華大學也有不少保全考上大學。一則新聞稱,清華圖書館保全“蹭課”自學,考取山東師範大學。這名“蹭課”自學的保全叫賈作勝,來自山東菏澤農村。高中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等原因,他未能如願繼續就讀。2009年12月到保全公司,公司得知他一直想上大學,就安排他到清華大學圖書館當保全員。在清華期間,賈作勝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有時間還到教室旁聽課程。2011年高考中,他考取山東師範大學歷山學院
除了保全,大學裡其他員工也有不少學習明星。清華大學的張立勇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高中都沒有畢業的清華十五食堂廚師張立勇因在滿分670分的英語托福考試中獲得630分而名動一時,被清華學生稱為“饅頭神”,連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年度新聞人物”等稱號。
此外,北大、清華的課堂都有許多頂尖的老師,這些名校的保全有更加便利的條件去聽課,甚至去向老師求教,如果喜歡學習,他們不缺老師和書本,而且名牌學校里的學生個個出類拔萃,可以解答保全提出的學習問題。
從保全考取的大學分析,絕大多數保全所讀大學為成人高考、自考等,只有極個別人通過高考考取大學,或者考上全日制研究生。這說明,北大保全考大學,所體現的主要是個人對夢想的追求,是個人知識水平的提高。

鼓勵和感悟

社會聲音:給青年一個希望的舞台
關於北大保全考大學,許多評論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個例的現象,全國只有一個北京大學,沒有幾個青年能到北大校園裡工作,接受北大的文化薰陶。實際上,北大保全考大學不僅彰顯名校資源的重要性,也體現了一個單位對青年夢想的支持度。
辛苦學習的保全辛苦學習的保全
據報導,北大保全隊對渴望學習的保全員,會儘可能地提供方便,在排班和定崗方面為他們留出學習的時間。不難理解的是,保全員潛心學習,必然會給其本職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果沒有一個體貼和溫暖的制度,保全員學習的願望恐怕很難實現。
北大對保全隊員學習的支持,是難能可貴的,這是對保全隊員工作之外的支持,是給保全隊員一個希望的舞台。許多時候,青年需要的可能並不是工資的多少、職務的高底,而是需要一個充滿希望的舞台。在人們眼裡,保全是最沒有上升空間的職業,但北大給了年輕保全一個希望,那就是學習。北京青年報評論員蔡方華稱,“對於那些考上大學的保全員來說,能夠擁有一段在北大工作的經歷無疑是一種幸運。他們擁有旁人無法奢望的良好學習氛圍,還能分享他人難以企及的優秀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當上北大保全員那一天起,就獲得了更好地繼續學習的權利。如果整個社會都能像北大那樣鼓勵人們深造,如果每個小環境都允許人們通過奮鬥改變處境,如果不同群體之間的平等交流更為通暢,就能喚醒更多人的進取渴望,一種活躍的、充滿希望的力量就會在時代迴蕩。這一點,應該是北大保全上大學帶來的最大啟示。”
在職教育,充分利用了勞動者的業餘時間,以碎片化、低強度的方式,在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今天,為廣大勞動者提供了相對系統的教育培訓,輔之以豐富的工作履歷、成熟的社會經驗,對於提升整體勞動力素質,有著不可否定的意義。
“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教育。教育是人的現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保證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對促進社會公平意義更為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