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倉鎮志》是北倉鎮志編修委員會編著的地方志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倉鎮志
- 作者:北倉鎮志編修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高學忠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力求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二、堅持實事求是原則,著力於體現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為了解研究北倉鎮歷史及現實服務。
作品目錄
- 北辰區區委書記魏秀山題詞
- 北辰區區長李文喜題詞
- 北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振明題詞
- 北辰區政協主席魏積良題詞
- 屈家店水利樞紐全景
- 1900年北倉漕運碼頭
- 屈家店閘
- 永定新河防洪牆
- 北運河新貌
- 京津路
- 1993年6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屈家店水利樞紐
- 1989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李瑞環為京津公路立交橋落成剪彩
- 2000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視察屈家店水利樞紐
- 1991年7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屈家店水利樞紐
- 1987年7月14日,國務院副總理李鵬視察屈家店水利樞紐
- 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的北倉火車站
- 天津天馬電纜廠
- 天津鋼銼廠材料場
- 北倉鎮工業小區
-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楊連弟(第二排右起第五位)受到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 1957年4月3日朱德為紀念楊連弟烈士逝世5周年題詞
- 1957年4月彭德懷為紀念楊連弟烈士逝世5周年題詞
- 北倉鎮規劃圖
- 博馬車業有限公司
- 天津鋼銼廠冷拔車間
- 天津市辰義(三義村)良種羊繁育基地
- 天津市聯興(王秦莊)蔬菜示範區日光溫室大棚
- 北倉鎮政府所在地
- 引河橋農貿批發市場
- 新源飯店
- 集賢(北倉村)市場
- 北倉鎮政府
- 北倉村新建寫字樓
- 北倉鎮地圖
- 北倉信用社
- 北倉鎮醫院
- 金鳳里居民住宅小區
- 三義村農民住宅區
- 榮輝里居民區
- 北倉國小電教室
- 建於1954年的四十七中學教學樓
- 北倉國小語音教學
- 延吉道國小
- 1997年屈店秧歌隊獲天津市花會調演金獅獎
- 北倉農民劇團演出
- 北倉隨駕獅子會
- 登高英雄楊連弟
- 楊連弟攀一根木桿登上橋墩
- 著名歌唱家張振富(中)與北辰區領導合影(1998)
- 清風竹影曹德兆畫
- 王超書法
- 樂土王超畫
- 漁鷹張學仲剪紙
- 獅舞侯寶明畫
- 《一夜連雙歲》藍雲制印
- 《五更分二年》藍雲制印
- 1965年北倉磚瓦廠出土的戰國時期鐵钁
-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制天津縣北倉大使兼西沽巡檢銅印及印文
- 王秦莊永安水局使用的消防水機
- 王秦莊少練會使用的武術器具
- 北辰區地方志編修委員會檔案
- 北倉鎮地方志編修委員會
- 《北倉鎮志》編輯人員
- 北辰區志書審驗領導小組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節 位置鎮域
- 一、位置
- 二、鎮域
- 第二節 隸屬區劃
- 一、隸屬
- 二、區劃
- 第三節 津北古鎮北倉
- 第四節 村莊
- 第二章 自然
- 第一節 自然環境
- 一、地貌
- 二、河流
- 三、氣象
- 四、土壤
- 第二節 自然資源
- 一、土地
- 二、水
- 三、生物
- 第三節 自然災害
- 一、澇災
- 二、旱災
- 三、其他災害
- 第三章 人口與計畫生育
- 第一節 人口數量與構成
- 一、數量
- 二、構成
- 第二節 計畫生育
- 一、組織機構
- 二、政策措施
- 第四章 民情
- 第一節 姓氏
- 第二節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伊斯蘭教
- 四、寺廟
- 第三節 家庭家族
- 一、家庭
- 二、家族
- 三、親屬
- 第四節 習俗
- 一、社會風俗
- 二、生活習俗
- 第五節 民風
- 一、發奮圖強
- 二、愛崗敬業
- 三、助人為樂
- 四、扶危濟困
- 五、見義勇為
- 第六節 方言
- 一、天文地理
- 二、時間 節氣
- 三、農事植物
- 四、動物
- 五、房舍器物
- 六、稱謂人品
- 七、身體疾病
- 八、服飾飲食
- 九、動作行為
- 十、情狀性狀
- 十一、其他
- 第七節 民間組織
- 一、水會(水局)
- 二、抬埋會
- 三、太陽會
- 第五章 漕運與皇倉
- 第一節 漕運
- 一、運道
- 二、運船
- 三、運額
- 第二節 皇倉
- 一、建築
- 二、截漕
- 第三節 河畔變遷
- 第四節 漕運文獻
- 一、文獻摘要
- 二、詩文
- 三、北運河縴夫號子
- 第六章 水利工程
- 第一節 屈家店水利樞紐工程
- 一、建閘工程
- 二、放淤區工程
- 三、永定河三角淀工程
- 第二節 永定新河工程
- 一、開挖永定新河
- 二、建永定新河進洪閘
- 三、修防浪牆
- 第三節 北運河綜合治理工程
- 第七章 農業
- 第一節 歷史沿革
- 第二節 種植業
- 一、作物品種
- 二、耕作
- 三、病蟲害
- 第三節 林業
- 一、造林
- 二、果樹
- 第四節 養殖業
- 一、畜類
- 二、水族
- 三、禽類
- 四、疫病防治
- 第五節 農機具
- 一、農具
- 二、農機
- 三、農機作業
- 第八章 水利電力
- 第一節 水利
- 一、河道治理
- 二、排灌河渠
- 三、引水工程
- 四、排灌站
- 五、水櫃
- 六、機井
- 七、溝渠
- 第二節 電力
- 一、沿革
- 二、設備
- 三、用電
- 四、管理
- 第九章 工業
- 第一節 沿革
- 第二節 鎮直工業
- 第三節 村直工業
- 第四節 經濟形式
- 一、所有制
- 二、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介紹
- 第五節 行業
- 一、機電
- 二、冶金
- 三、化工
- 四、腳踏車
- 五、食品
- 六、紡織
- 七、建材
- 八、紙、木製品
- 九、塑膠橡膠
- 第六節 管理
- 一、機構
- 二、管理
- 第七節 駐鎮主要企業簡介
- 一、天津農藥股份有限公司
- 二、天津中央製藥廠
- 三、天津市發電設備廠
- 第十章 商飲服務
- 第一節 解放前商業
- 一、糧油業
- 二、飲食業
- 三、服務業
- 四、雜貨鋪
- 第二節 私營商業
- 第三節 集體商業
- 一、村辦商業
- 二、鎮直商業
- 第四節 區管商業
- 一、北倉基層商店
- 二、糧油購銷
- 第五節 餐飲服務業
- 一、餐飲業
- 二、服務業
- 第六節 市場
- 一、引河橋蔬菜批發市場
- 二、集賢市場
- 三、雙贏小商品批發市場
- 第十一章 交通儲運郵電
- 第一節 交通
- 一、水路
- 二、鐵路
- 三、公路
- 第二節 運輸
- 一、水上運輸
- 二、鐵路運輸
- 三、公路運輸
- 第三節 倉儲
- 一、義倉
- 二、國有倉庫
- 三、集體倉庫
- 四、駐地倉庫
- 第四節 郵電
- 一、郵政
- 二、電信
- 第十二章 財稅金融
- 第一節 財政
- 一、管理
- 二、財政收入
- 三、財政支出
- 第二節 稅務
- 一、稅制
- 二、管理
- 三、稅收
- 第三節 金融
- 一、典當與借貸
- 二、金融機構
- 三、保險代辦所
- 第十三章 綜合經濟管理
- 第一節 計畫
- 一、體制
- 二、管理
- 第二節 統計
- 第三節 經營管理
- 一、村級財務管理
- 二、承包契約
- 三、農民負擔監督
- 第四節 其他管理
- 一、計量管理
- 二、農村合作基金會
- 三、工商管理
- 第五節 審計
- 一、機構設定
- 二、審計成果
- 第十四章 鎮容村貌
- 第一節 規劃與實施
- 一、規劃
- 二、實施
- 第二節 房屋建築
- 一、農村住房
- 二、國有住宅
- 三、主要建築
- 第三節 道路
- 一、主要道路
- 二、里巷道路
- 三、鄉村道路
- 第四節 公用事業
- 一、供水
- 二、排水
- 三、燃氣
- 四、供熱
- 第五節 環境治理
- 一、整治污染源
- 二、治理北運河
- 三、植樹綠化
- 四、街道清掃
- 第六節 建築業與房地產開發
- 一、建築業
- 二、房地產開發
- 第七節 管理
- 一、沿革
- 二、管理
- 第十五章 中共北倉地方組織
- 第一節 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
- 第二節 歷次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三節 班子建設
- 一、黨委班子建設
- 二、基層黨支部建設
- 第四節 黨務
- 一、組織工作
- 二、宣傳工作
- 三、紀檢工作
- 四、政協聯絡工作
- 五、文檔工作
- 第五節 黨校
- 第十六章 政權
- 第一節 人民代表大會
- 一、歷史沿革
- 二、歷屆人代會
- 第二節 鎮人大主席團工作
- 一、提高代表素質
- 二、規範人大工作
- 三、活動
- 第三節 政府
- 一、舊政府
- 二、人民政府
- 第十七章 政情紀略
- 第一節 革命戰爭時期
-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
- 一、生產救災
- 二、土地改革
- 三、抗美援朝
- 四、互助合作
- 五、整風反右
- 六、大躍進與人民公社
- 七、整風整社
- 八、“四清”運動
- 九、文化大革命
- 十、農業學大寨
- 第三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
- 一、落實政策
- 二、變更“政社合一”體制
- 三、農業生產責任制
- 四、發展經濟舉措
- 五、整黨整風
- 六、社會主義思想教育
- 七、小康村建設
- 八、精神文明建設
- 第十八章 民眾團體
- 第一節 共青團
- 一、機構沿革
- 二、團代會
- 三、主要活動
- 四、隊伍管理
- 第二節 婦聯
- 一、機構沿革
- 二、歷次婦代會
- 三、主要工作
- 第三節 工會
- 一、組織
- 二、主要工作
- 第四節 農民團體
- 一、農民協會
- 二、貧下中農協會
- 第十九章 政法民政
- 第一節 公安
- 一、機構沿革
- 二、戶籍管理
- 三、治安管理
- 四、打擊刑事犯罪
- 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 第二節 司法
- 一、機構
- 二、法制宣傳
- 三、法律服務
- 四、民事調解
- 五、北倉法庭
- 第三節 民政
- 一、村政建設
- 二、雙擁工作
- 三、安置
- 四、社會公益
- 第二十章 軍事
- 第一節 兵制
- 一、募兵制
- 二、徵兵制
- 三、志願兵制
- 四、義務兵役制
- 五、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
- 第二節 民兵
- 一、組織
- 二、武裝部
- 三、教育訓練
- 四、活動
- 第三節 駐軍及自衛武裝
- 一、駐軍
- 二、自衛武裝
- 第四節 人民防空
- 一、組織
- 二、工程
- 三、“三防”教育
- 第五節 戰事
- 一、抗擊八國聯軍之戰
- 二、馮玉祥李景林之戰
- 三、虎口拔牙
- 第二十一章 教育
- 第一節 塾館教育
- 一、私塾
- 二、考選
- 第二節 幼兒教育
- 一、發展簡況
- 二、教育教學
- 三、引河裡幼稚園
- 第三節 國小教育
- 一、發展狀況
- 二、學制課程
- 三、教育教學
- 第四節 中學教育
- 一、發展狀況
- 二、四十七中學
- 三、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 第五節 社會辦學
- 一、義教
- 二、掃盲
- 三、成人教育
- 第六節 教師
- 一、師資
- 二、待遇
- 第七節 經費
- 一、來源
- 二、收入
- 第八節 管理
- 第二十二章 文化
- 第一節 民間花會
- 一、北倉隨駕獅子會
- 二、劉園祥音法鼓會
- 三、王秦莊同議高蹺會
- 四、北倉凌雲小高蹺會
- 五、北倉(叭蠟廟)小車會
- 六、李嘴同和高蹺會
- 七、桃寺吹歌會
- 八、屈店吹歌會
- 第二節 文藝團體
- 一、王秦莊民眾劇團
- 二、李嘴民娛劇團
- 三、屈店劇團
- 四、北倉業餘京劇團
- 五、星光說唱團
- 六、北倉村文藝宣傳隊
- 七、北倉文化活動中心及其京劇團
- 第三節 文藝創作
- 一、民間文學
- 二、民間音樂
- 三、繪畫
- 第四節 藝文採錄
- 一、詩詞作品
- 二、散文選
- 三、劇本
- 四、地名傳說
- 五、民間故事
- 第五節 廣播影視
- 一、廣播
- 二、電影
- 三、電視
- 第六節 管理
- 一、機構
- 二、活動
- 第二十三章 科學技術
- 第一節 組織
- 一、機構
- 二、隊伍
- 第二節 科技服務
- 一、農業
- 二、工業
- 第三節 科技成果
- 一、農業
- 二、工業
- 第二十四章 醫療衛生
- 第一節 衛生
- 一、環境治理
- 二、整治街道
- 三、食品衛生
- 第二節 醫療
- 一、多發病、常見病
- 二、治療
- 三、醫療機構
- 四、合作醫療
- 第三節 保健獻血
- 一、初級保健
- 二、婦幼保健
- 三、獻血
- 第二十五章 體育
- 第一節 傳統體育
- 一、武術
- 二、其他傳統項目
- 第二節 民眾體育
- 一、發展狀況
- 二、競技比賽
- 第三節 學校體育
- 一、教學
- 二、活動
- 三、競賽
- 第四節 機構設施
- 一、機構
- 二、設施
- 第二十六章 人物
- 第一節 人物傳記
- 第二節 人物簡介
- 田金蘭
- 任樹恩
- 楊幼東
- 閻爾本
- 第三節 英模
- 第二十七章 登高英雄楊連弟
- 第一節 英雄壯舉
- 一、投身革命
- 二、登高立功
- 三、獻身朝鮮
- 第二節 緬懷英雄
- 一、褒揚烈士
- 二、關愛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