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黨史

北京黨史

《北京黨史》創刊於1982年,是由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主辦的刊物。

據2020年第02期期刊內頁顯示,《北京黨史》編輯委員會有顧問15人、委員16人,編輯部有執行編輯2人、編輯7人。

據2020年7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黨史》共出版文獻4033篇、總被下載404060次、總被引473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6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89。據2020年7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黨史》共載文406篇、基金論文量為4篇、被引量為400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黨史
  • 外文名:BEIJINGDANGSHI 
  • 語種:中文
  • 類別:中國共產黨
  • 主管單位: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 主辦單位: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 編輯單位:《北京黨史》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82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11-3950/D
  • 國際刊號:1008-1798
  • 現任主編:劉岳
  •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西三環南路1號13層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出版發行,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文化傳統,辦刊理念,刊名題字,投稿指南,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82年,《北京黨史資料通訊》創刊。
1987年,該刊刊名改為《北京黨史通訊》,刊期改為雙月刊。
1989年,該刊刊名改為《北京黨史研究》。
1999年,該刊刊名改為《北京黨史》。
2002年,該刊從“簡報”轉為“刊物”。
2017年4月,該刊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北京黨史》設有專稿、熱門話題、研究綜述、人物研究、記者訪談、往事回首、京華春秋等欄目。
  • 刊登內容
《北京黨史》刊登黨史研究成果,提供歷史資料,開展宣傳教育。
  • 讀者對象
《北京黨史》的讀者對象是中共黨史、革命史、現代史研究人員與教學的工作者,中國共產黨黨史系統幹部,中國共產黨黨的理論宣傳幹部及黨政各級領導。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02期期刊內頁顯示,《北京黨史》編輯委員會有顧問15人、委員16人,編輯部有執行編輯2人、編輯7人。
職務
名單
顧問
馬句、左玉河、朱成甲、劉國新、楊鳳城、李海文、張注洪、陳晉、陳鐵健、邵維正、辛逸、金春明、鄭謙、侯且岸、謝春濤
委員
賴生亮、韓勤英、陳麗紅、王錦輝、趙鵬、王鵬、崔震、黃迎風、宋傳信、韓旭、李自華、張寧、王國英、王靈、韓楓、劉宗永
執行編輯
王桂環、李自華
編輯
段麗欣、張寧、鄒小艷、蘇峰、曹楠、馮雪利、祁霄
資料來源: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7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黨史》共出版文獻4033篇。
據2020年7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黨史》共載文406篇、基金論文量為4篇。

收錄情況

《北京黨史》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6年第二版),被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7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黨史》總被下載404060次、總被引473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6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89。
據2020年7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黨史》被引量為400次。

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北京黨史》的辦刊宗旨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史為鑑、資政育人。

刊名題字

該刊刊名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
北京黨史
《北京黨史》刊名字型

投稿指南

一、摘要與關鍵字: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提供3—5個關鍵字,用分號隔開;撰寫的文章字數以2500—4500字為宜。
二、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郵政編碼、職稱、職務、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須註明博士研究生或碩士研究生)。
三、注釋:注釋序號(上標)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附於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碩士學位論文)、未正式發表的講話等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編委會主任
李良
編委會副主任
張恆彬、陳志楣、劉岳、運子微
主編
劉岳
副主編
李自華、張寧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