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運河文化廣場

北京運河文化廣場

北京運河文化廣場是一處很好的歷史文化景點.運河文化廣場占地面積800畝,其中綠化面積600畝。 運河文化廣場的建設不僅為通州區人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業餘休閒場所,同時對改善通州區綠化環境,帶動通州城東部經濟發展,特別是廣場周邊地區的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運河文化廣場
  • 地理位置:北京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600 畝
簡介,歷史,

簡介

穿過牌樓,遠望一片開闊地境,左右各有四篷高大的帆船雕塑造型,仿佛鼓風而動。俯視地面,兩旁各有一方淺池,水面清亮,可見底,亦可鑑人。往前行,只見主路中間鋪展著約五六百米的花崗岩石雕,名為“千年運河”,記錄著運河的沿革。
廣場的北端,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塑雕,上層為騰飛的巨龍,下圍站立著3隻雄偉的大麒麟。廣場的西北角有個弧形的人工湖,湖面上浮動著仿古木船,龍頭鳳尾,約100多米長,船體三層,全彩繪,水殿龍舟,頗為壯觀。據說,是按當年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的龍船仿製,可惜不讓觀者登船遊覽。我們走在河邊用細木條搭建的踏板上,沿運河東岸遊覽,人造大理石壘砌的護岸牆上端,修造出船錨似的花牆,每隔幾米就豎起一方河燈,將整個主題廣場映襯得雄偉壯觀。游到此地,頓感天寬地闊,心曠神怡。
這個名為“運河文化廣場”的地方,不僅外觀好看,更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上國小起,就知道我國古代的兩大工程,一為萬里長城,二是大運河。多年來,愛我長城,深入人心,大運河卻比較寂寞。其實,京杭大運河的資格,比萬里長城還老,始於春秋後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差人開邗溝,率先溝通長江、淮河水系,邗溝成為大運河的起源。隋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徵調民夫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黃河,與通濟渠相連,形成南自杭州經揚州,達洛陽,北至涿郡的大運河。元朝建大都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專家郭守敬引溫榆河水濟漕,使大運河直通北京。忽必烈看到什剎海水面“舳艫蔽海,漕糧積山”,賜名新開的河道為“通惠河”。“悠悠運河千秋事,浩浩宏圖萬代歌”。至此,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溝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水路的京杭大運河全線開通。到了清朝末年,內憂外患,國力日衰,漕運不治。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李鴻章奏請廢漕,清政府批准停止漕運,南北漕運終止。此後,我國的南北交通便為與大運河幾乎平行的津浦鐵路所代替,但南運河一段的水路卻一直暢通。

歷史

大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為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運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標誌和象徵。它的社會功能比萬里長城大,千百年來,為中華民族進步與發展,為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運河兩岸逐步發展起來的大中城市包括:北京、通州、天津、滄州、德州、臨清、聊城、濟寧、淮陰、揚州、鎮江、常州、無錫、嘉興、杭州等。沿河城市的形成與發展,促進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及社會興旺。以通州為例:通州在元朝以前是大運河漕運的北端。在運河文化廣場南面隔一條馬路,有古運河碼頭遺址,當時的地方官員立牌樓,文人學士撰寫聯匾,記錄著當年這座古碼頭的繁榮。其一是,匾:“水陸要衝”;聯:“五雲天咫尺,四海地咽喉”。其二為,匾:“萬艘雲集”;聯:“南來粳稻千帆夕,北去風沙萬里秋”。匾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馮其庸先生重新書寫,歷歷在目。在歷史上,通州漕運極盛一時,每年有上萬艘船隻在運河碼頭裝卸,形成了通州八景之一的“萬舟駢集”景觀。過去,通州還有個特別的節日——開漕節。每年當第一批漕糧抵達的日子,就是個盛大的節日,官吏客商、船工百姓共同參與慶祝活動,熱鬧非凡。元代詩人貢奎有《二月二達通州》詩作:“河冰初解水如天,萬里南來第一船。徹夜好風吹曉霽,舉頭紅日五雲邊。”
近年來,弘揚大運河文化日益升溫,沿河各省市制訂疏通整治規劃,準備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十月中旬各省市在通州運河文化廣場布展,舉辦了運河文化節。此後,那個“運河文化廣場”成為不少遊客的踏訪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