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簡稱農民之子)成立於2006年4月,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學生社團“農民之子--中國農村發展促進會”畢業老會員發起成立的民間公益組織,秉承在校期間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旨在服務弱勢群體,推動中國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中心目前致力於社區教育-成人學習圈實踐、流動兒童教育和打工子弟教師工作、青年人培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
  • 簡稱:農民之子
  • 成立時間:2006年
  • 發起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學生會社團
主要人員,硬體設施,成果展示,現有項目,

主要人員

目前在組織中負責各項工作的全部是來自北京各個打工子弟學校的老師,大概有幾十名,而能夠組織起來的老師有200多名。藉由社區圖書館和打工子弟教師資源里能直接組織到的學習對象真的是很多元的,主要有:
1 .學生:社區的學生、老師所在學校的學生
2 .居民:學生家長、附近熱心人士
3 .打工子弟學校教師

硬體設施

6台電腦,其中1台是工作機,5台用於上課,全部運轉正常,支持一般套用軟體。圖書室面積大概30平到40平,周圍一圈書架,中間兩排桌椅。
硬體設施硬體設施

成果展示

除了之前了解的教師戶外交流活動和部落格之外。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還出版了自己的《燭光通訊》報紙和《城市燭光》刊物。《燭光通訊》題頭的口號很響亮:沒人關注咱,咱自己當媒體。打工子弟教師自己辦的報紙!
農民之子自辦的報紙農民之子自辦的報紙

現有項目

打工子弟教師項目
社會各界對打工子弟教育的關注日益提高,逐漸成為社會熱點。但對其教師群體的關注卻鳳毛麟角。農民之子從大學社團時期(2004年)舉辦第一屆打工子弟學校學生作文比賽以來,在支教和相關活動中跟很多老師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也漸漸了解到,他們的工資極低任務極重生存狀況非常糟糕,他們本身就是整個打工子弟教育中最關鍵也是最薄弱的一環。
機緣湊巧,2007年和智泉學校、“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一起辦起了打工子弟教師報紙《燭光通訊》,開始了教師工作的旅程。兩年來,通過和越來越多的學校交往,更多教師參與辦報和聯誼活動,尤其2008年上半年和北大中文系團委共同主辦的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師生文學聯誼賽,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影響力也逐漸擴大。2009年上半年開始和“香港理工—北京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合作教師項目,並另出一本教師雜誌《都市燭光》 。每月定期舉辦一次教師聯誼研討活動。
另外從2008年秋天開始和打工子弟愛心會合作教師培訓以及假期教師交流營。和相關的機構(世界宣明會、一心教育服務中心、香港社區夥伴、工友之家、中科院、天下溪、真愛、同心希望家園,各大高校社團)都多有合作。
組織致力於和北大社工中心、各學校老師們共同創建打工子弟教師自己的組織——“教師之家”,已經有不少骨幹教師主動承擔起了相關的組織聯絡工作,事實證明,他們絕不僅是公益組織的工作對象,他們本身就是公益的堅定推動者。我們堅信,只有老師們聯合起來建立自己的組織,才能真正長期為教師的利益而努力奮進,才能更加貼近打工子弟教師群體的根本需求和實際需要。外來的力量只能做外圍的推動,不能代替教師群體自己的覺醒和爭取。但目前資金、經驗各方面都很有限,激情萬丈也步履維艱,盼望更多同道者加入進來,促進“教師之家”的成長壯大,讓打工子弟老師們,在這漂泊陌生的城市,找到除學校之外自己最親切最溫暖最可靠的家。
流動兒童教育項目
從事打工子弟教育服務及自然教育行動研究,致力於探索真正能夠適合流動兒童成長和發展的教育模式,目前已經舉辦了8期自然教育冬夏令營,1期打工社區冬令營,2期自然教育研討會。在很多學校、學生、老師、家長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很多孩子在營隊生活中得到成長、友誼和心靈的感悟。依據三年來的自然教育相關工作經驗和效果,我們逐漸形成創辦“燕山學堂”的構想,以自然教育和傳統文化為核心理念,以燕山腳下的西灣子村及周邊的自然和鄉土環境為平台,面向來京務工子女和農村孩子為主體的學校,是開放的沒有圍牆的學校。
另外,為了使我們能夠直接面向流動兒童社區開展工作,今年在昌平區半塔村流動人口社區創辦一個“自然教育圖書室”,該項目的地點選擇在農民之子辦公室所在地昌平區半塔村。半塔村是位於天通苑西北側的一個大型的流動人口社區,這裡聚集了大約3萬多流動人口,附近有2所打工子弟學校,學生約1000人。在這些地方,流動兒童的社區教育環境和親職教育都很匱乏,在課外這些孩子往往游離於網咖、檯球廳、這些社會娛樂場所,即使已有的租書店也大多是不適合於孩子閱讀的書籍。
但目前書籍、書架等相關配套設施還很簡陋,正在主動聯繫相關機構、團體,擴大藏書量改善閱讀環境。盼望相關組織的幫助,為孩子們共同打造溫馨的讀書環境,並期望逐步影響到社區文化環境和親職教育的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