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

為了增強北京市能源發展決策的科學性,促進北京市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能源科研機構和平台,匯聚國內外能源行業的專家資源和信息資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經全面考察、綜合比較和嚴格評審,於2006年11月1日正式批准在華北電力大學設立“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以下簡稱能源基地),並於2007年1月26日正式授牌。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是全國首家開展能源決策研究的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自2007年1月成立以來,能源基地秉持“聚能會源、咨政立言”的理念,依託華北電力大學優勢資源,聚集國內外能源專家,以國家和北京市能源發展重大理論和能源決策研究為中心,與國務院和北京市政府能源管理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緊密配合,通過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培育和吸引能源決策研究高端人才,提高能源決策研究學術水平,通過敏銳把握國內外能源發展趨勢和決策動向,運用能源決策及管理前沿工具,前瞻性預研國家和北京市能源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為電力大學重點學科和新興學科建設提供支撐,為國家和北京市制定能源戰略、能源規劃、能源政策和能源法規提供理論研究成果和專家智力支持,在加強北京市能源發展決策的科學性,促進北京市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以科學研究、學術隊伍建設、條件平台建設為重點,凝練學術研究方向,創新科研協作機制,積極開發知識資源和專家資源,在學術成果、科研項目、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連續三次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哲社研究基地,並於2016年順利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首批來源智庫。2017年底,能源基地又成功入圍CTTI來源高校智庫綜合評分Top50,以及基礎設施與公共事業領域智庫綜合評分Top10,學術和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一)學術成果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共出版能源類學術著作108部,發表國核心心期刊能源類學術論文737篇,能源類國際學術論文401篇,提交諮詢(調研)報告99部。其中,《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學術論叢》已出版兩期(共12本),並且每年出版《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年度報告》,為國家和北京市能源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學術委員周鳳翱教授牽頭撰寫的《生物質能政策與法律問題研究》是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該領域的學術著作,填補了國內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學術委員牛東曉教授在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經濟政策影響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權威專業期刊《自然》的專訪。此外,能源基地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2項,其中包括國家能源局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科學獎等。總體研究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二)科研項目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共承擔科研項目579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62項,來源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51項,來源包括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法務部項目、國家能源局重點項目、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18項,來源包括美國能源基金會委託項目、亞洲開發銀行委託項目、東協與東亞經濟研究所委託項目等。部分項目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三)人才培養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依託“中國綠色電力發展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中國能源法》、《外國能源法》、《能源政策》、《新能源概論》、《能源監管體制》等專業課程,並通過積極吸收研究生參加課題研究,極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學術素養和能力。截止2018年底,能源基地培養了博士後9名、博士136名、碩士559名。他們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5篇,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香港大學吳復立首屆論文創新獎二等獎、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等獎項。
(四)學術交流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共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8次,如2007年4月的“中國能源法國際研討會”,2007年11月的“中國農村能源發展國際研討會”,2016年10月的“中國國際能源領袖峰會”等;主辦全國性學術會議7次,如2008年12月的“中國能源發展形勢與對策研討會”,2015年9月的“首屆經觀新能源沙龍”,2018年10月的“中國農村貧困問題與精準扶貧高端論壇”等;還主辦了數十次小型學術研討會,如“京津冀霧霾治理一體化”系列學術沙龍。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研究人員也多次作為組委會主席、諮詢專家、主題發言人出席國際國內的能源會議,如2009年6月的“全球能源經濟學術會議”,2012年9月的“低碳發展與法律制度構建海峽兩岸學術會議”,一年一度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等,並就能源問題接受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內主流媒體的專訪。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共選派24名研究人員和14名博士生赴海外進行訪學和交流。同時,受邀前來基地進行學術交流的海外學者總計56人次。目前,能源基地已經與國務院能源行業主管部門及其他能源相關部門、北京市相關部門、與能源相關的國際組織和科研機構等建立起密切聯繫。
(五)社會服務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注重理論研究的套用性,緊密跟蹤國家和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將基礎性研究與套用型研究緊密結合,在社會和企事業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研究人員積極參與能源立法活動。學術委員周鳳翱教授作為專家組副組長主持了《原子能法》起草工作,作為常駐專家直接參與起草了《能源法》、《核電管理條例》、《海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等,其立法建議多次為上述能源立法所吸收和採納。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研究人員也積極參與能源決策諮詢,截止2018年底,向政府部門共提交研究成果105項,其中32項獲領導肯定性批示,33項被實際部門採納。如楊勇平教授作為國家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於2010年11月提交的《風電發展問題和對策研究》被國家能源諮詢委員會和國家能源局所吸收和採納;唐元研究員、曾鳴教授提交的決策建議多次得到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及國務委員的批示;學術委員牛東曉教授作為國家發改委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專家組成員,為我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市場的建立提供政策諮詢。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研究人員還積極為企事業提供服務與諮詢,截止2018年底,共承擔企事業委託課題473項,研究成果得到廣泛認可和套用。如學術委員牛東曉教授基於KEQQI方法論思想構造的電力負荷預測新模型已經在北京等11個省市運行使用,獲重大經濟效益,僅河北南網就獲年經濟效益2355萬元。
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將繼續吸引與培育高水平能源研究人才,逐步建成集科研、諮詢、教學和培訓於一體,具有學術原創力和決策影響力的能源決策智庫,為加強國家和北京市能源發展決策的科學性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