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紹興會館

北京紹興會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半截胡同7號,是浙江紹興人士在北京的會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紹興會館
  • 始建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
  • 前身:山陰會稽兩邑會館
  • 更名時間中華民國初年
歷史,建築,

歷史

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章學誠率領幾位浙江在京官員,在南半截胡同路西(即今南半截胡同7號)的一所宅院內籌建了“山陰會稽兩邑會館”,簡稱“山會邑館”。中華民國初年,山陰縣會稽縣合併為紹興縣,該館更名為“紹興縣館”。
當年,章學誠、錢德承、蔡元培錢玄同等人都曾在該會館出入。中華民國初年,會館編有《越中先賢詞目》。
1912年8月5日傍晚,周樹人(魯迅)抵達北京,當夜住在騾馬市大街的長髮客店。8月6日上午遷入該會館的“藤花別館”。此後在這裡居住四年。《魯迅日記》記載,由於不堪鄰居喧鬧及蚊蟲叮咬,他在1916年5月6日遷到該會館的“補樹書屋”居住。“補樹書屋”獨占一個院,有院門為月亮門,屋內牆上有一塊石匾,上面有名叫“阿堯”的人的題詞:“昔有美樹,花夜合,或曰楝之別種蓮敷,遂以名其軒,壬寅春樹折,癸卯乃謀種而改題雲。”意思是說,壬寅年(1842年)院子裡的樹折斷,在癸卯年(1843年)補種了現存的槐樹,所以將該房屋改名為“補樹書屋”。補樹書屋前的這株槐樹上,傳說吊死過一位富商的姨太太,所以不少人不敢來住。魯迅喜歡此處的清靜,就住了進來,在此住了三年半,直到1919年11月21日遷居北京八道彎胡同的宅院。錢玄同經常來補樹書屋看望魯迅。在補樹書屋,魯迅寫出了《孔乙己》、《狂人日記》、《藥》、《一件小事》等小說,以及《我們應怎樣做父親》、《我之節烈觀》等雜文,以及50餘篇譯作、27篇隨感。1949年,補樹書屋院內的這棵高大的槐樹曾遭到雷劈。
魯迅的朋友許壽裳及其兄許銘伯住在該會館的嘉蔭堂。《魯迅日記》記載魯迅和朋友多次到廣和居吃飯,廣和居就在今北半截胡同50、52號,民國六年(1917年)停業。

建築

該會館附近有江蘇元寧會館、安徽黟縣會館、歙縣會館、河南彰德會館。該會館由多個院落組成。舊時,該會館的敬賢堂內的牆上嵌有11塊紹興縣清朝歷年科舉中舉者芳名石匾,其中的名字包括趙之謙李慈銘蔡元培等等。這些石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該會館由南、中、北三組院落組成。會館大門上方懸掛魏戫題寫的“紹興縣館”木匾。進入大門,繞過影壁,前面是仰蕺堂,供奉先賢的牌位,後面是晞賢閣,供奉文昌魁星。館內還有渙文萃福之軒、綠竹舫、藤花別館、嘉蔭堂、補樹書屋、懷旭齋、一枝巢等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