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系

礦物加工工程的前身為選礦工程學科,是1952年北京科技大學(原北京鋼鐵學院)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學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系
  • 地區:北京
  • 隸屬:北京科技大學
  • 時間:1952年
概述,組織機構,師資力量,主要科研方向,

概述

該校礦物加工過程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國內選礦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重要的影響力。礦物加工工程是我校國家重點學科礦業工程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 1979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獲得“礦物加工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礦物加工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我校選礦工程本科專業自1959年開始招生,到1995年為止,每年招收1~2個本科班,之後停止招生;2008年,根據學科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要,恢復礦物加工工程本科專業。到目前為止,我校已為國家培養本科生800餘人,碩士研究生500餘人,博士研究生200餘人。
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目前已經從最初單純的選礦工藝研究(向冶金、能源、化工提供原料和燃料的單一選礦工程技術),拓展成為涵蓋選礦工程、礦物材料、礦物微生物、礦產資源高效清潔綜合利用、礦業環境污染與防治等多項工程技術的學科新領域。
礦物加工工程系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團隊精神及創新意識的教學科研隊伍。在教學上,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在科研上,勇於探索、開拓創新,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在內的多項科學研究項目,其中多項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近年來,礦物加工專業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並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礦物加工工程人才,並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優勢。

組織機構

系主任:孫春寶
副主任:孫體昌
副 主 任:段旭琴

師資力量

礦物加工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博士生導師5名,教授6名,副教授4名,講師2名,現任教師100%具有博士學位。聘請的兼職教授(院士)2名。

主要科研方向

礦物加工工程系,長期在傳統選礦和相關新領域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多項不同級別的獎勵,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目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建立了自己的優勢領域,主要特色研究方向:
礦物材料及二次資源綜合利用
目前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尾礦及廢石的綜合利用;(2)冶金渣的綜合利用;(3)納米孔超級絕熱材料;(4)新型人工魚礁材料。
難處理鐵礦石利用新技術
難處理鐵礦石利用新技術是本學科在選冶交叉領域獲得的重大突破。主要研究內容為選冶結合,利用直接還原焙燒技術處理我國傳統選礦方法難以處理的極難選鐵礦石。
礦業微生物技術
礦業微生物技術是本學科根據礦物加工和微生物技術結合拓展的極富前景的新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工作,在微生物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微生物原位回收低品位有色金屬(黃金)尾礦中有價金屬的研究,開發適合尾礦特性的微生物菌種和相關工藝技術;(2)低品位氧化礦(如錳礦)微生物浸出技術研究;(3)尾礦中各種脈石礦物對微生物菌種浸出影響規律和機制的研究;(4)尾礦中各種有價金屬礦物微生物浸出特性研究等。
和諧礦產資源高效清潔綜合利用技術
和諧礦產資源高效清潔綜合利用技術是本學科面向礦業領域發展新形勢而開拓的新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與礦物可選性相和諧的精細礦物加工技術,重點解決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難處理礦石的高效綜合利用技術、有色金屬低品位伴生戰略金屬的高效綜合利用技術;(2)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各種高效、易降解、低毒選礦藥劑的研發和套用以及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渣等的循環和綜合利用技術等。
成礦過程、資源預測及工藝礦物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1)地質流體與成岩成礦作用;(2)礦床成因及成礦預測;(3)礦物學及工藝礦物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