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影戲》是2021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皮影戲
- 作者: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路寶剛,侯永勝 等
- 出版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6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9204233
《北京皮影戲》是2021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北京皮影戲形成期長,表現手法獨特,表演、聲腔、造型等方面有著不同於其他地區皮影的藝術特色。其聲腔吸收北方崑曲、京劇、曲藝等的聲腔曲調,自成一格,表演細膩誇張。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相繼退休和離世,北京皮影戲出現了後繼無人的現象。北京皮影戲的主要傳承者北京皮影劇團1979年後長期沒有自己的...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上海戲劇學院為皮影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表演形式 皮影...
袖珍人皮影,2006年由非遺保護學者林中華先生在北京創設的皮影。皮影介紹 袖珍人皮影演員獨特的身體條件,在少兒皮影戲表演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傳習皮影技藝是袖珍人皮影劇團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袖珍人皮影藝術團的成立,也為袖珍人提供了一個融入社會的平台。中國首支袖珍人皮影劇團名稱為“龍在天”,最初由6名...
《北京皮影戲》是2021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北京皮影戲》是由從事北京皮影戲藝術數十年的專業人員結合皮影戲藝術理論及多年的藝術實踐所合著的一本介紹傳統北京皮影戲的專著,這在北京皮影藝術歷史上尚屬首次。該書從北京皮影戲的歷史溯源、造型藝術特點、舞台美術製作到皮影戲的表演、聲腔特點...
北京皮影劇團被列為國家級和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皮影戲”的保護、傳承單位,集皮影戲演出、皮影展覽、皮影講座、培訓皮影演員和皮影銷售於一身,先後出訪日本、歐美等許多國家。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皮影劇團獲得“皮影戲(北京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 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皮影藝術院團。創作作品 “冬奧”主題皮影戲《冰雪運動會》作品獲獎 2021年12月,作品“冰雪皮影壁燈”獲北京市殘聯“愛立方”創意大賽金獎。
下葦甸皮影演出時是照本演出,其劇目主要有《混妖盆》、《狄青平南》、《趙匡胤下南唐》、《黑風山》、《血水河》、《大團山》等,內容多是商周神話、宋朝故事等。這些劇目以連本劇為主,單本劇為輔。下葦甸皮影戲演唱的音樂,主要以京西澗溝一帶的大秧歌戲與海淀區北安河一帶的北京琴書的結合為特色,其曲調...
門頭溝下葦甸村是北京西路皮影的發源地,被稱為“北京皮影之鄉”。皮影的發源地 下葦甸皮影叫“驢皮影”,影人高1.2尺、寬5寸,製作材料是白驢皮。因白驢皮既透明,又堅固耐磨,尤其著色後非常艷麗,表演時在燈光的映照下,看上去清晰透徹,效果極佳。山水居度假村就坐落於下葦甸村,為了發揚門頭溝特有文化,傳承非...
一、北京皮影概述 二、北京皮影的歷史沿革 1.影戲的傳說 2.歷史源流 3.明清時期北京皮影戲的盛況 4.民國時期北京皮影戲的發展與衰落 三、北京皮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皮影藝術的恢復與發展 2.北京皮影藝術的現狀 四、北京皮影藝術的主要流派 1.北京西派皮影 2.北京東派皮影 五、...
曹沖稱象,兒童皮影戲,八喜·第四屆“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劇目展演的劇目之一的原創體驗式兒童皮影戲《曹沖稱象》於27日在海淀區圓明園皇家皮影戲苑歡樂上演。簡介 曹沖集智慧和愛心於一身,用巧妙的方法稱出大象重量,以身作則教育少年兒童保護野生動物。通過精彩的演出,孩子們見識到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民間...
活動策劃為一體,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動態皮影文化藝術城。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現場有兩個專業皮影戲團演出,可以分別表演原生態皮影戲、老北京皮影戲以及年輕人和孩子喜歡的時尚卡通皮影木偶劇,可容納500人同時參觀。是我國唯一可以常年同時現場表演各重要流派皮影藝術的綜合性皮影文化藝術中心。
《燕影劇:晚清北京皮影戲唱本》是一本2023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德裔美國學者勞弗1902年用高價從皮影戲班購得1202件道具和110齣唱本,之後更與師友整理出50餘個劇目,題為《燕影劇》在德國出版。本書是《燕影劇》所收劇目的影印版,中山大學王霄冰教授在本書導言中詳述敘述了這批文獻的來...
此時的樂亭皮影進入北京,落戶於東城。同時隨著樂亭人越來越多的去東北三省經商,又把樂亭皮影帶到了東北,風靡於東北地區。乾隆年間的前侍衛,樂亭人楊德潤成立了第一個專業影班。到十九世紀,樂亭境內崔、劉、張、史四大豪門富戶先後組辦影班並競相以高價爭邀著名藝人。樂亭崔家聚德堂影班、張家中興堂影班、劉家...
《北京的皮影藝術》是2021年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對北京皮影藝術進行了全方位的、科學的梳理和分析,對她的傳承歷史及劇目創作、聲腔、造型、製作、舞檯燈光、表演等各個藝術環節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論述,為的是探索她的文化淵源,總結她的生存形態和演變歷程,展示了北京皮影戲博大精深的...
2008年4月,王麗娟的皮影劇團開始免費為“袖珍人”提供皮影雕刻、表演、樂器、舞台主持等培訓。多年來,王麗娟一直將非遺傳承、文化助殘、幫扶困難群體當作自己的工作和使命。人物經歷 非遺傳承 同心築夢 在北京市海淀區上莊,美麗的鄉村風貌保護區裡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園區,園區內有一個特別的藝術群體——龍在天“...
1927年在德國舉行的萬國展覽會上,中國留學生演出了皮影戲《喜相逢》,轟動一時。1975年美國藝術家喬·享弗萊女士,創辦了“悅龍皮影劇團”。皮影戲在我國最紅火的時候,從元明開始以地方分為不同流派,如陝西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雲南皮影、東北皮影、湖南-廣東皮影等,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
崔永平,1945年生於北京,14歲開始學習皮影藝術。中國著名的北京皮影西派藝人,他歷任北京皮影劇團演員、演出隊長、藝術主任等職,又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皮影木偶學會理事。1961年師承皮影藝人路景達、路景安等;曾編、導、演皮影戲《小英雄雨來》、《孟姜女》、《小熊請客》、《山羊與狼》...
北京稱皮影,河北一帶稱灤州影,四川、青海稱燈影戲、京燈影,山東稱驢皮影,山西稱紙窗影、紗窗影,陝西、甘肅、湖南等地稱影子戲、燈調,東北一帶稱邊外影、照條兒,福建、台灣稱皮猴戲、皮戲,廣東稱紙影戲、盞燈戲,湖北稱皮影子戲,雲南稱燈影子、皮人戲、靠子等。形式 包括手影戲、紙影戲、皮影戲、...
經歷了幾百年歷代民間藝人的努力,融合了各種唱腔、劇種才形成北京東、西兩派皮影。此時形成的西派皮影已不是涿州大 影的概念了。北京人文薈萃,名人寫本子,各種劇目、曲牌,爭相登台。劉季霖在文革前也曾改編了一出二黃皮影《雷萬春 打虎》(《粉妝樓》中的一段),演出效果很好。 但也有人認為,北京皮影戲在...
經過嚴格的篩選,2008年,我省環縣、湖南湘潭縣、河北唐山、陝西華縣四地被作為皮影戲的代表地,聯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全國20多個地區脫穎而出成為代表之一,環縣“舉全縣之力”要將道情皮影打造成一張閃亮的名片。相關報導 開端 北京,關於皮影的記憶之三: “李民間”用...
路家班,中國北京流傳最久的皮影戲民間班社,已傳6代。解釋 昌平沙河路家莊的路廣才喜愛皮影藝術,在京城與人搭班,以演出皮影戲謀生,小有名氣,為路家班之創始者。其子路德成自幼受父親影響,痴嗜皮影藝術,於1842年棄農進京,在西單北大街堂子胡同成立祥順影戲班,為路家班第2代傳人。路德成之子路福元繼承...
目前致力於拯救非物質文化遺產——雙城皮影戲的工作。韓非子皮影劇社 1991年由詩人、劇作家韓非子組建的韓非子劇社是以經營皮影、木偶戲和戲曲演出的民營劇社。以皮影表演藝術家“小梅蘭芳”金傳武、付榮魁,皮影表演藝術大師齊永衡和關門弟子——韓遲、韓星為藝術品牌。是北京僅有的兩家皮影劇社之一,也是惟一一家獨立...
路寶剛,男,漢族,北京市西城區人,皮影戲(北京皮影戲)傳承人。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24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人物·故事”欄目《創新助力傳承·路寶剛》上下集播出。評審意見 路寶剛是北京傳統西城派皮影戲主要傳承人,屬家族直系傳承,家族傳承脈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