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下葦甸村是北京西路皮影的發源地,被稱為“北京皮影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皮影之鄉
- 地理位置:北京西路
門頭溝下葦甸村是北京西路皮影的發源地,被稱為“北京皮影之鄉”。
門頭溝下葦甸村是北京西路皮影的發源地,被稱為“北京皮影之鄉”。皮影的發源地下葦甸皮影叫“驢皮影”,影人高1.2尺、寬5寸,製作材料是白驢皮。因白驢皮既透明,又堅固耐磨,尤其著色後非常艷麗,表演時在燈光的映照下,看上去清晰...
又因金至清朝之前樂亭隸屬灤州,故外地又習稱"灤州影",建國後又屬唐山地區管轄,近年又有"唐山皮影"的叫法,外地人又習於稱昌、灤、樂口音為"老呔兒",所以又俗稱樂亭影為“老呔兒影”。樂亭皮影的鼎盛時期是在清乾隆年間以後。此時的樂亭皮影進入北京,落戶於東城。同時隨著樂亭人越來越多的去東北三省經商,又...
皮影不僅屬於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塗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皮影製作考究,工藝精湛,表演起來生趣盎然,活靈活現。北京皮影以線刻見長,自清中葉後,在造型上借鑑京劇,出現了生、旦、淨、醜、末的臉譜。正是藝術家們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使得皮影...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上海戲劇學院為皮影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表演形式 皮影...
慶陽環縣皮影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2年6月9日,中國民俗學會正式命名環縣為“皮影之鄉”。慶陽皮影歷史悠久。清末民初的皮影藝人解長春在皮影的製作和演唱諸方面,作了大膽的改進,給古老的皮影藝術以新的生命。解長春的傳人,繼承發展了解氏皮影藝術,使得這個古老藝術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起源 相傳在...
著書有《中國皮影戲》,1989年國際書店朝華出版社的英、德、法三種文字發行於國內外;編著《影戲談---北京皮影之歷史、民俗與美術》,2004年由日本“中國都市藝能研究會”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國美術全集》(第十二冊)、《中華民間藝術大觀》、《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等“皮影”、“木偶”部分的文字圖片編纂。 2001...
衡山影戲的出現,大約為清順治初(1644年),福田鋪鄉農民彭鳳舉從外地學藝歸來,成立影子戲民間組織“老龍會”,開創了衡山影戲的先河。衡山影戲經過了漫長艱難的發展階段,在解放後獲得了飛速發展。1957年衡山皮影戲《草船借箭》被文化部調到北京參加國際木偶皮影藝術節進行交流演出。1965年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來衡山...
山西皮影興於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絳、曲沃、臨汾、運城等地為代表。北路皮影,以廣靈、靈丘、代縣、渾源等地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陝西省皮影流派中東路流派的影響,皮影作品形體小巧玲瓏,刻工精細,裝飾性強,而且色彩簡練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響,作品的形體略顯肥大,刻工縝密...
2006年年底獲“華縣皮影傳承人”稱譽。2007年2月被央視邀請參加十大魅力人物頒獎晚會和演出。2008年3月被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團邀請參加演出,得到了各個媒體的好評。2008年4月被北京央視四套,央視五套奧運頻道邀請接受採訪和現場演出。2005年5月應福建電視台的邀請,聯合拍制《走南闖北》欄目。2008年8月奧運會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