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地圖信息,
歷史
同治十三年(1874年)譚繼洵升為戶部員外郎,率包括兒子譚嗣同在內的全家住進瀏陽會館。不久,瀏陽學者歐陽中鵠來到北京,被譚繼洵請到瀏陽會館教譚嗣同學業。歐陽中鵠推崇王船山,譚嗣同由此受到薰陶。光緒三年(1877年)譚繼洵赴外地任職,譚嗣同隨父親離開瀏陽會館。
戊戌變法期間,譚嗣同住在瀏陽會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召譚嗣同等維新變法人士到北京,同年七月初五譚嗣同抵達北京,住進瀏陽會館前院的西房,自題名“莽蒼蒼齋”。當時,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常在此商議維新變法之事,瀏陽會館因此是維新派活動中心之一。譚嗣同該時期的不少書信及詩文都作於此處。
地圖信息
地址:北半截胡同41號
![地圖信息](/img/d/295/4a8ea0cf6bba22ffb4b9b423d25b.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