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梅林奚照女子足球隊

北京梅林奚照女子足球隊,一支“草根”業餘女子足球隊,像極了青春里的一場戀愛,堅定、勇敢、熱烈,只要過程不求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隊名:北京梅林奚照女子足球隊
  • 運動項目:足球
  • 所屬地區:北京
  • 現任主教練:白老師
梅林奚照 “草根”玫瑰的鏗鏘綻放,我的隊友我的隊,我們是在用生命踢球啊遲墨,“冒牌”教練白老師自傳白貓警長,抽筋倒地之後劉璐,踢球,比看國安更重要小杭,訓練日誌,

梅林奚照 “草根”玫瑰的鏗鏘綻放

一支“草根”業餘女子足球隊,一個好聽的名字“梅林奚照”,一塊凹凸不平卻還需要搶占的場地,一群踢球“不瘋魔不成活”的姑娘,春夏秋冬、日曬雨淋,汗水與理想拼湊在一起,像極了青春里的一場戀愛,堅定、勇敢、熱烈,只要過程不求結果。
球隊成立三年了,組隊、迎新、訓練、送別,點點滴滴都值得紀念,每個成員都書寫了自己的一段青春故事。
未來,我們還有五個、十個、很多個這樣的三年,一路同行,一起前進,把足球和其中寄託的對生活的投入與執著堅持到底。

我的隊友我的隊

我得承認,自己最初只是抱著踢踢球就好、不投入感情的想法加進球隊的。我每周都堅持參加訓練,來了就踢,踢了就撤。沒有聚餐,很少跟人聊天,最多只是覺得這個球隊厲害的人好多,踢起球來真爽。球隊里人來人往,我拉了幾個喜歡踢球的朋友進隊,也看著很多熟悉的面孔漸漸淡出。
偶爾,我們會出去踢比賽,勝多負少。一場場比賽踢下來,大家漸漸能記住彼此的名字、踢球的特點。很多時候,不需要呼喊,就能把球傳到最好的位置。球隊的主力陣容,自然而然也有了雛形。
當我們已經熟悉到以肆意互損為樂的時候,這些每周一起踢球的姐妹們,已經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我是一個放下了就徹底放下的人。”曾在專業隊里練過的“迪莫”已經退隊好幾年了,她以為這輩子都再也不會踢球了,身邊早沒有任何足球裝備。她現買了球衣、球褲、球襪和球鞋,來到了東單。“迪莫”後來承認,當時的大掃購純粹是豁出去不計後果的:“我知道這是一支業餘隊伍,所以相當懷疑是那種踢了一次就再也沒有下文的球隊。”
“90後”“貓妹”是通過網上的搜尋引擎找到球隊的。最開始,“貓妹”來了也不怎么說話,就是踢球的時候特別賣力——射門力大無比,總是一個人帶球從後場過掉所有人後射門得分。“迪莫”總說,“貓妹”如果接受專業訓練,現在一定在國家隊。
“揚仔”來球隊有兩年了,她是隊里僅有的以零足球基礎進隊卻能牢牢占據主力位置的人。“花哨型”人如其名,拉球轉身是她的成名絕技,號稱不過人就不會射門。“小黑”是清華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會跳舞、彈吉他,有自己的樂隊,但她最喜歡的,好像還是和我們這群人沒心沒肺一起奔跑在球場。“小杭”喜歡偽裝成嬌滴滴的樣子,實際上能做出堪比專業球員的倒地滑鏟。瘦小的“旺財”和胖胖的“大珊”唯一的共同點是家住得很遠,但幾乎從不缺席。“小奕”要去委內瑞拉工作,大家集體唱了一首《祝你一路順風》,她用手機錄像的時候偷偷紅了眼睛……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以為我可以用刻意保持的冷漠,拒絕一段可能會覺得麻煩的羈絆。但事實上,我卻在竭盡所能地記住每一次訓練、每一場比賽以及每一個人。
女足國家隊前隊員高紅說過,足球帶給你的,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足球終究是一項11個人互相配合、相互彌補的運動,所以,身邊有一群一樣執著於踢球、踢好球的夥伴,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

我們是在用生命踢球啊遲墨

“梅林奚照”正式成立的日子是2010年4月2日,由幾個熱愛足球的女孩子自發組建。初期人員很少,經過三年,如今已經發展到20多人。除了兩個在校大學生和一個博士外,其他人都已工作,公司白領、媒體人、自由職業者、教師、獸醫,大家身份各異,年齡從十幾歲到三十多歲不等。
給球隊起的“梅林奚照”這個名字,寄託了隊員們美好的願望。梅指梅花,冬天盛開的梅花寓意球隊要有“凌寒獨自開”的勇氣和魄力;林,樹木成林,寓意球隊追求的集體精神。
因為我入隊時間比較早,年齡也算大的,在隊里扮演著“家長”的角色,負責組織踢球和假日出遊等全隊活動。一直以來,球隊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解決活動場地問題。隊員的住家分散在北京各處,城六區的、房山的、大興的、順義的、平谷的、昌平的、通州的,選擇場地要儘量照顧到每個人,最後決定,位於城中心的東單體育中心最合適。
到了夏季,為了搶占場地,我們只能放棄最涼快的傍晚之後,選擇其他踢球愛好者最不稀罕的時段——早上8點或者正午時分——“錯峰”踢球。大家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要么比平時上學、上班起得都早,放棄周末的懶覺,要么頂著毒辣的太陽,冒著中暑的危險。隊員們經常笑稱:“我們是在用生命踢球啊!”
球隊的成員們都主動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經常上網的人,負責掌管我們的人人網、微博、豆瓣賬號,把最近球隊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有寫作功底的人,每次活動完畢後,寫下訓練日誌;有車的人,主動帶球、帶水;球踢得好的人,教大家技術、安排陣容和戰術……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隊伍也會面臨人員變動,有的隊友畢業回老家了,有的出國繼續深造,也有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繼續踢球的,結婚生小孩的。每當送走一名隊友,心裡都會莫名的傷感,不能在一起繼續踢球是最大的遺憾,但是我們深深地祝福她們,祝她們在沒有足球的日子裡可以同樣幸福快樂地生活。

“冒牌”教練白老師自傳白貓警長

在白老師的印象里,自入隊以來一共輸過兩場輸不起的比賽。一場是和清華女足,另一場是和北京另外一支業餘女子足球隊“水軍”。不管贏球有多痛快,總沒有輸過的比賽讓人記憶深刻。
剛入隊時,我還是個吊兒郎當混跡學校不想工作的大齡學生。那時候我去不去踢球看行程,認不認真踢球看心情。球隊訓練要么推脫不去,趕巧去了肯定遲到,每次遲到至少一個小時。
於是乎,自以為是、從沒想過會輸球的我被清華校隊眉清目秀、書生氣十足的學生軍狠狠教育了一頓。這是全隊上下的第一場11人正規比賽,清華平整規矩的大操場對於平時只能在人群里擠占場地的隊員們來說顯得特別奢侈,可是很多隊友甚至不知道應該在自己被安排的位置上乾什麼。
比賽在熙熙攘攘的助威聲中開始了,開場第二分鐘,我就輕鬆進了一個球。隨後場上情況風雲突變,隊形混亂,傳接一塌糊塗,清華女足也開始穩健地進球。我踢球從沒那么盡力過,全場飛奔,防守和進攻都到底線,我不甘心輸球,可是比分在被不斷擴大。隊友們從沒有見過我那么認真,也沒見過我那么沮喪,自以為萬能的我在場上感到了無助的蒼涼,只希望比賽能夠儘快結束。最終比分定格在2比4,輸了。
或許是因為我太害怕輸球了,在專業隊里時,90分鐘內從不放棄每一個可以進攻的機會,是那種比賽踢到85分鐘時0比2落後,腿抽筋還能咬牙堅持不停進攻的隊員。不能輸的我在大比分輸球後,心情可想而知。
比賽結束,我走在隊伍最後,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實力占優的隊伍怎么能輸得那么慘?我揪住人便問:“你說,為啥輸了?”“小藍”最直接:“基本功太差,又沒有配合,肯定得輸。”
從那天起,從那句話起,我開始行使老師的職責,教大家練習簡單的基本功和配合。
我並不知道怎么當教練,只是小時候在專業隊里跟教練像模像樣地練過幾年,對於教動作之類繁瑣又複雜的事情既不熱衷也不擅長,不得不拿出全部耐心、抑制住脾氣,絮絮叨叨地對大家重複:“踢球要用腦子,要有思想。”
幾次訓練下來,隊員之間便有了配合的思想和意識。重新回到清華的梅林奚照,輕鬆地大比分贏了清華。而且很長一段時間裡,球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2013年4月的第一個周末,是球隊成立三周年的日子。一支業餘球隊靠著友情和對足球共同的愛堅持這么久,特別難得。為了慶祝,我們約了北京另外一支業餘女足“水軍”比賽。在這樣有紀念意義的一天裡,球隊3比5輸了。輸球的理由既不是實力不夠,也不是配合不好,無法迴避的一個原因是我在比賽的當天又遲到了,而且遲到了一小時。
大家心裡的委屈和輸球後苦悶的心情在酒過三巡後轉化為眼淚,哭成一團。我也深刻檢討了自己沒事遲到的錯誤,重新帶領球隊練習高空球和頭球的配合。失敗轉化成動力,一個月以後,球隊大比分輕鬆戰勝了“水軍”,報了一箭之仇。
足球永遠不是一個人的,不管你踢什麼位置、踢得多好、多想取勝,都要依靠你的隊友。我還要在球場上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繼續贏球,我也會在隊友們對我偷懶、懈怠的批評和督促中自我完善。沒有什麼比踢球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隊友們能永遠在一起踢球。

抽筋倒地之後劉璐

2011年的夏天,我收拾東西離開了生活四年的清華園,離開了連年征戰的清華馬杯女足聯賽,離開了親愛的法學院隊和校隊的隊友們,拖著一車破行李一路殺向國貿CBD,開始了為某家美國大律所賣命的日子。
我以為足球就要這樣隨著大學的結束淡出我的生活。這時,一位剛來北京工作也在找踢球組織的熱血姑娘激動地告訴我,她找到了一個業餘女隊,水平不錯,而且能打很多配合。這樣的評價在她口中並不多見,我決定隨她去看看。
也許是“有配合”這樣的評價太吸引人,我們一行五個彼此基本不熟的人,慕名前來“圍觀”梅林奚照的訓練,頗有“踢館”的架勢。我們跟梅林奚照的老隊員們踢了一場小對抗,整個上半場被壓著打,踢完我才知道,對方的進攻組織核心“大白”其實還在守門。比賽過後我們一干人等滿心歡喜地被梅林奚照“收編”了。
在隊里,我屬於開始踢球比較晚的,身體也比較弱,比賽時對抗起來總是很吃虧。剛進隊的時候,幾乎每次訓練和比賽都會很丟人地抽筋倒地。這時總會有隊友第一時間衝過來幫我拉伸,雖然擺出一副嫌棄我弱的樣子,但嘴裡卻都是關心的話,還有如何提高身體素質和足球技能的經驗。從最基本的腳弓傳球,到如何利用身體卡位,如何發力。除了每周一次的常規訓練以外,偶爾隊友們也私下約在一起加練基本功,或者去和男生們踢一踢,加強腳下速度和對抗。
我們也會不時和北京其他高校隊伍或者業餘女足隊伍比賽,或者參加一些社會上組織的比賽。比如2012年我們作為唯一一支女生球隊參加泥漿足球世界盃北京賽區的比賽,前些日子還參加了在鳥巢訓練場進行的中國球迷夢之隊的選拔。
兩周前,我離開北京背著球鞋來到了美國紐約念書。雖然只是離開短短一年,還是各種不捨——除了對爸媽,還有就是對球隊里鮮活、個性、因足球而共同快樂著的小夥伴們。每一個人站在陽光下綠茵地上笑得燦爛的樣子,夕陽下三三兩兩背著包拎著球和水瓶離開球場的背影,隊里某幾個“吃貨”訓練累成“狗”之後吃到心愛的火鍋“原地滿血復活”的場景,每一幕回想起來都讓在大洋彼岸的我痴痴傻笑。

踢球,比看國安更重要小杭

聽說梅林奚照這支球隊是去年9月份,在已經加進球隊的同學“貓妹”的盛情邀請下,我參加了一次球隊活動。
說實話,那是我離開體校8年之後踢得最痛快的一次。後來“貓妹”告訴我,她們每周末都在東單安排固定活動,到時會來更多的隊友,希望我也能加入。但當時我覺得每周的固定活動像個束縛,另外周末還要上學校的公選課,因此便含糊其辭地應付了兩句,轉了話題。可是之後我卻還在微博上默默地關注著這支球隊,看著她們每周在微博上發布著活動信息。
今年五一假期,球隊微博上公布了和清華大學女足的比賽信息,地點正好離我家不遠,我便留言詢問是否可以參加。沒想到在半年多前只有過一面之緣的隊員“遲墨”居然還記得我,並且表示非常歡迎我的加入。
比賽的當天我看到了更多和我一樣熱愛足球的女孩子,還看出這支業餘女足的確有些技術含量,比我想像中的業餘女足強了不少,那天之後我開始參加球隊每周末的定期活動。
我第一次參加隊內活動趕上下雨,起床後特意磨蹭了一會兒才動身,想著沒準一會兒就會有活動取消的通知,結果那天踢球我遲到了。頓時我就對這個球隊好感倍增。別看一起踢球的都是女孩子,但是大家都不嬌氣,甚至算得上很有職業風範。
在這支球隊的4個月裡,我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了一幫好朋友。球隊每周的固定活動從我的負累變成了每周最重要的一件正事,在周末安排事情總想著儘量錯開踢球的時間。我在工體有一群看球認識的好朋友,沒有什麼比我看國安還重要。可是為了能和隊員們一起去鳥巢踢球,我錯過了看中超聯賽;為了給“迪莫”過生日,我沒有去看足協杯。這在我認識大家之前的生活中是不可想像的。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在我心裡和隊友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事、最快樂的時光。漸漸的我覺得好像每周能不能踢球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和隊友見一面,大家一邊踢球一邊“互岔”,踢完球後大家坐下來一起吃頓飯聊聊天,成為我一周里最期待的時光。你們說要一起踢球踢到50歲,我想說,我一定奉陪到底。
我平時總跟我媽說我那幾年球算是白踢了,不但耽誤了學習,升學什麼的都指不上它。但如果說那幾年的經歷是為了今天能遇到你們,那小時候選擇踢球就是我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選擇。

訓練日誌

(一)
時間:2013.7.21
地點:清華大學
主題:蹭到了清華的免費包場
由於周末兩天東單都有包場,所以我們的活動計畫一改再改,最終決定周日上午去蹭清華的場地。周日天氣很給力,太陽公公沒有出來跟我們一起玩。清華校隊幫我們交涉,成功地免費包場。
我們先各自熱身,傳球、射門,然後直接分組對抗,9對9,因部分隊員體力不支,最後半小時進行6對6小場對抗。當然我們還有不足要彌補:要充分利用場地的寬度,邊鋒要多跑動拉邊,積極參與防守,要多傳球,進攻時多打身後球。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無論你踢哪一個位置都同等重要,大家要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相信我們的球隊會更上一層樓!大家,加油!
(二)
時間:2013.7.27
地點:東單體育中心
主題:參加訓練人數最多的一次
前兩天有人在群里說周末似乎下雨。“遲墨”豪爽地回了一句:“踢雨球!”
確實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踢球。當我9點多趕到時,球場已經有十幾個隊友在毛毛細雨中熱身。
這應該是我們球隊參加訓練人數最多的一次——甚至超過了對外比賽時。在人還沒到齊時,我們企圖分兩隊在小場對抗,卻發現根本跑不開。後來人越來越多,常來的不常來的都來了,小小的場地完全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於是大家商量著分三組對抗,以三球為一輪,輸的一方下去休息。
臨近正午的時候,中間場地踢球的男的都走了。我們果斷占領了大場!來了21人!史上最多!不踢個11對10都對不起我們自己有沒有!
(三)
時間:2013.8.4
地點:東單體育中心、鳥巢
主題:董路要給我們當教練
隊伍日益壯大,現在每次隊內的對抗都能至少9對9,多的時候能11對11了。東單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大家只好早上8點“包場”。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今天東單踢球居然不要錢,每人還發一“號坎兒”。
上午在東單踢得累死,中午頂著烈日趕去鳥巢,參加下午的中國球迷隊海選。董路老師聽說我們每周自己在東單踢球,沒有教練,很客氣地說願意給我們當教練。我們激動異常,天真地把這當成了諾言,真的去要了電話,相約求指導,並紛紛一一上去合影。
最後,董路老師當場給我們做了指導,演練了進攻套路和邊後衛的套邊戰術,這個對邊後衛的往返衝刺能力和體能、傳中球質量的要求相當高。這么練了幾下,大家確實受益匪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