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柏林寺

柏林寺在東城區雍和宮之東,為京師八大寺廟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統十二年(1447)重建。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慶祝康熙60壽辰,由胤禛主持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撥巨款進行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柏林寺
  • 外文名:Beijing Berlin Temple
  • 類型:柏林寺
  • 地點:北京
地理位置,歷史背景,

地理位置

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全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圓俱行覺殿、大雄寶殿和維摩閣共五進院落。中軸的東西兩側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齊嚴謹,全部建築都建在高大的磚石台基上。山門殿前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磚砌影壁,雕刻有精美圖案。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主體建築,檐下正中懸掛有巨額橫匾,上書“萬古柏林”,是康熙60壽辰時的親筆題書。
殿內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7尊木製漆金佛像。東配殿記憶體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鑄造的交龍紐大銅鐘,高2.6米,鐘身遍刻經文《往生淨土神咒》。正殿前立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御製並書重修碑2座。
維摩閣,自成院落,為雙層建築,東西兩側建有翼樓。寺西為行宮院,乾隆曾御駕來此。

歷史背景

寺內曾保存中國唯一存留的龍藏經版。佛教經 典從唐代起稱為“藏”,龍藏就是指清朝御製鐫刻的佛學大叢書,其內容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學研究的著作,很多為支書所不載的史料,多可從這裡探源溯流找到答案。這部龍藏刊刻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成於乾隆三年(1738),經版有78230塊,經書7240卷。經版系選用上好的梨木雕造,刀法洗鍊,字型渾厚端秀,由於印刷量極少,因此經版至今字口鋒棱俱在,完整如新,經版於1982年移至智化寺保存。
柏林寺位於雍和宮東側約150米(戲樓胡同一號,舊柏林寺四號),1984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聞原寺前柏樹成林,竟達1o里之遙。“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傳說人所共知,但“先有柏林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就鮮為人知,僅這一點就可知其歷史地位。它是市內建寺年代較早,規模大、建築格局嚴謹,氣勢宏偉,保存完整的寺院之一。原寺內共有五進院落,殿內供奉的佛象均為木雕,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大雄寶殿內曾懸掛康熙書寫的《萬古柏林》的匾額,寺中並有供僧人們修持的禪堂。1949年後政府多次進行修繕,基本保持原貌。目前為文化部所屬單位占用,中國佛協會考慮到該寺在佛教中的地位,提出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的要求,現仍在交涉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