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正教傳教士團

北京東正教傳教士團,亦稱“北京東正教總會”、“中國東正教會北京總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在中國傳教的主要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東正教傳教士團
  • 別名:北京東正教總會
1715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徵得康熙皇帝的同意,決定向中國派遣傳教士團。其第一屆傳教士團於1716年抵達北京。不久成立北京東正教總會。1727年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後,傳教士團變成沙皇政府派駐中國的官方常設機構。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傳教士團的外交職能和宗教活動開始分開,其神職人員不再由俄國政府而由俄羅斯正教會直接委派和管理。1860年後,活動從北京擴展至華北、華東、東北、西北各地, 在哈爾濱、上海、天津、青島、漢口、張家口、迪化(今烏魯木齊)等地建立教區。從1900—1916年在華共建大教堂40餘座,傳教點40多處, 神學院1所,男女宗教學校20所,氣象台1座,圖書館、印刷所等企業和事業單位46處, 出版俄、英、漢三種文字的雜誌《中國福音報》和正教教歷,發展教徒5500多人,另在朝鮮、日本、爪哇等地設有分堂5座。俄國十月革命後,傳教士團依附於流亡在塞爾維亞卡爾洛瓦茨的臨時主教教會,安置來華的白俄教徒,使其教會信徒從1917年的數千人猛增到1949年的30多萬人。1924年正式改名為“中國東正教會”。1955年中蘇兩國正教會代表在上海開會, 中國東正教會獲得獨立自主地位。1956年成立由中國人負責的中華東正教會。從1716—1956年,北京傳教士團共換屆20次;其中第一屆(1716—1729)由11人組成,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列扎伊斯基任團長;第二屆(1729—1736)由8人組成, 修士大司祭安東尼·普拉特科夫斯基任團長;第三屆(1736—1744)由16人組成,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特魯索夫任團長;第四屆(1745—1755)由9人組成, 修士大司祭格爾瓦西·林采夫斯基任團長;第五屆(1755—1771)由7人組成,修士大司祭阿姆夫羅西·尤馬托夫任團長;第六屆(1772—1781)由9人組成, 修士大司祭尼古拉·茨維特任團長;第七屆(1781—1795)由10人組成,修士大司祭約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任團長;第八屆(1795—1808)由11人組成, 修士大司祭索夫羅尼·格里鮑夫斯基任團長;第九屆(1808—1821)由10人組成,修士大司祭雅金甫·俾丘林任團長;第十屆(1821—1831)由10人組成,修士大司祭彼得·卡緬斯基任團長;第十一屆(1831—1840)由10人組成,修士大司祭維尼阿明·莫拉切維奇任團長;第十二屆(1840—1849)由10人組成,修士大司祭波利卡爾普·圖加里諾夫任團長;第十三屆(1849—1859)由10人組成,修士大司祭巴拉第·卡法羅夫任團長;第十四屆(1860—1865)由修士大司祭固里·卡爾波夫任團長;第十五屆(1865—1878)由修士大司祭巴拉第·卡法羅夫任團長;第十六屆(1878—1888)由修士大司祭弗拉維昂·高連茨基任團長;第十七屆(1888—1898)由修士大司祭阿姆菲洛赫·羅托維諾夫任團長;第十八屆(1898—1931)由30多人組成,都主教費古洛夫斯基·英諾肯提乙任團長;第十九屆(1931—1933)由大主教西蒙任團長;第二十屆(1933—1956)由大主教維克托爾任團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