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北至十三陵水庫蘋果主題公園,全線道路寬度在2.5米至3米之間,路面主體結構均採用透水材質,總長度約44088米。

全線自南向北穿越都市區域、濱河生態區域、郊野區域,並依次串聯東小口森林公園、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賀新公園、太平郊野公園、霍營公園、半塔郊野公園、溫都水城生態林、沙河濕地公園、濱河森林公園等郊野公園及生態林,以及溫榆河、白浮泉、十三陵水庫等風景名勝區,山水相連、林城相依,形成面積達7萬畝的大型生態系統,生動展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宜居環境。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於2020年開工,2021年7月1日正式開放。

基本介紹

設計理念,綠道範圍,沿途風景,文化節點,建造情況,建設過程,建設內容,建設意義,存在問題,

設計理念

綠道意指與人為開發的景觀相交叉的一種自然走廊,是連線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蹟等與高密度聚居區之間的開敞空間紐帶。
綠道的建設,能有效地解決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用地無序擴張、環境惡化等問題,遏制城市蔓延,保護和改善城市公共空間,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綠道範圍

沿途風景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至十三陵水庫蘋果主題公園,縱穿“回天”地區,沿途經過奧北森林公園組團(包括東小口森林公園二期、東小口森林公園一期、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賀新公園、太平郊野公園、單村景觀棧橋、霍營公園、半塔郊野公園、生態林、平原造林等景觀節點)、沙河濕地公園(溫榆河鄭各莊段、沙河水庫)、濱河森林公園組團(北沙河鞏華城段、東沙河、十三陵水庫)。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
昌平區42公里綠道
● 奧北森林公園組團
包括東小口森林公園二期、東小口森林公園一期、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賀新公園、太平郊野公園、單村空中走廊、霍營公園、半塔郊野公園、小辛莊平原造林
● 沙河濕地公園
溫榆河鄭各莊段、沙河水庫
● 濱河森林公園組團
北沙河鞏華城段、東沙河、十三陵水庫

文化節點

“漕運文化”—溫榆河、白浮泉
指白浮泉遺址。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彼時京杭大運河上南來的漕船只能到達通州,離大都尚有一段距離。為解決這一問題,元朝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在考察中發現了“出水甚旺”的白浮泉,後引白浮泉等諸泉之水,築白浮堰,開通惠河。由此,南來的漕船真正實現了一路向北,直航進京。
“行宮文化”—鞏華城
指鞏華城,是明朝皇帝北征及謁陵巡狩駐蹕之所。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隨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宮,作為皇帝巡狩和後代子孫謁陵停留之處。
“明陵文化”—十三陵
指明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造情況

建設過程

2019年1月9日,在北京市昌平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昌平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平原、山區生態聯動,統一規劃、逐步打通北起十三陵水庫、南至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總長42公里的騎行慢跑綠道,形成山水相連、林城相依的整體生態風貌。
2020年11月27日,綠道項目開工建設,後因季節原因於2020年12月底停工。
2021年2月25日,各標段正式進場復工。
2021年7月1日,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正式開放。

建設內容

道路工程: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途經東小口森林公園一期、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東小口森林公園二期、賀新公園、太平郊野公園、霍營公園、半塔郊野公園、溫都水城生態林、沙河濕地公園、東沙河、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十三陵水庫,北至蘋果主題公園。綠道全長為44088米,其中新建綠道9350米(含空中步道677米),利用現狀路增設設施24091米,其他項目同步實施10647米。昌平區42公里綠道整體分為新建道路和借用市政道路、巡河路等現狀道路,其中借用市政道路14590米,借用巡河路12268米。項目新建綠道9.35公里、利用現狀道路改造24公里、與其他項目同步實施約10公里,新栽綠植1.5萬餘株、地被花卉19.85萬平方米,設定9處活動廣場並配套座椅等休憩設施。
綠化工程:整理綠化用地198585平方米,新植喬灌木11868株、色帶8724.5平方米、攀緣類1619株、花卉及水生植物89908平方米、草坪及地被類99822平方米等;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
庭院工程:新建綠道24326平方米、架空棧橋677延米等;設定13處活動廣場,總計2389.40平方米;另設各級指示牌、座椅及腳踏車架等配套設施。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
42公里綠道入口位於東小口森林公園
綠道全線通過設定不同主題的種植區段來構建全線生態文明帶,從而更好地完善城市生態系統和功能。創建昌平文化生活體驗帶。綠道沿途還設定了休息驛站、腳踏車存放點、各級標識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滿足民眾戶外活動的需求。
東小口森林公園-東南門
註:地圖為東小口森林公園(東南門)-42公里綠道入口

建設意義

北京昌平區42公里騎行綠道串聯起昌平新城與老城、東部與西部、山區與平原,打造山水相連、林城相依的生態風貌,滿足民眾綠色出行、休閒健身的需求。
昌平區42公里綠道的給民眾提供了一個鍛鍊身體、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民眾編織了“慢生活”,延伸了民眾的幸福感。42公里綠道項目有效加強昌平新城與老城、東部與西部、山區與平原的聯動關係,實現山水相連、林城相依的人居環境,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格局的生動體現。同時,綠道的建成,搭建了一個安全連續、覆蓋廣泛的“騎行+步行”網路體系,促進腳踏車、步行與公共運輸的無縫銜接,為周邊及回天地區交通擁堵問題提供了一個紓解的途徑,為大家綠色出行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存在問題

2021年12月20日,北京日報記者實地走訪,證實了騎行者集中反映的三類不足:路標不明確易迷路、部分路段路況糟糕、公園路段人車分流不到位,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騎行體驗,甚至引發事故。部分現狀道路普遍路況不佳,無專用腳踏車道,機非混行,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騎行者的體驗及安全帶來了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