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堂

北京教堂

北京教堂是指在中國北京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教堂。教堂和基督教會建築是老北京建築具有獨特風味的一個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教堂
  • 外文名:Beijing church
  • 含義:指在中國北京的基督教
  • 地點:北京
天主教堂,開端,發展,破壞,新教教堂,亞斯利堂,東正教堂,現有天主教堂,地圖信息,

天主教堂

開端

北京天主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時期,來自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方濟各會修士孟高維諾於1294年在北京修建了第一所天主教堂,此後,天主教得到元朝皇帝的寬容,在北京建立了許多教堂。元代傳入中國的天主教被稱為也里可溫教,在組織形態上借鑑了佛教的一些做法,這些也里可溫教堂大多被稱作寺,採用中土佛教建築常用的建築形式,其風格與歐洲本土的教堂迥異其趣。元代天主教在中國以社會上層為主要發展對象,因而信徒主要是居於統治地位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漢人信教者極少,因而1368年元朝滅亡後,也里可溫教也從中國銷聲匿跡,其修建的教堂大多改作他用,存留下來的極少。僅有門頭溝區桑峪村天主堂一所教堂是元代所建,該教堂也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教堂。明萬曆年間,以義大利籍傳教士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傳教士經由澳門再次進入中國,萬曆三十三年利瑪竇獲準在宣武門內興建天主教堂,這就是民間俗稱的南堂宣武門天主堂也是時隔300年後在北京出現的第一所天主教堂。
北京天主教南堂北京天主教南堂

發展

自從利馬竇之後,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50年後的順治十二年,傳教士利類思和安斯文準在王府井修建東堂,康熙三十二年在西安門內蠶池口建成北堂,雍正元年羅馬教廷傳信部傳教士德理格在西直門修建西堂,至此,在經歷了一百年時間後,北京的天主教四大教堂全部建成了,至今這四所教堂仍然是北京最大的四所天主教堂,除了四大教堂之外,明末清初期間天主教會還在北京西郊阜城門外的滕公柵欄興建了教會墓地,這裡後來發展成為馬尾溝教堂
早期天主教堂在北京的建設非常低調和本土化,例如北京市區最早的天主教堂——南堂在建設之初是一座中式四合院,僅僅在一些主要建築上裝飾有十字架等宗教標誌;王府井的東堂建設之初也是由民房改建,在建築風格上與周圍的中國傳統建築別無二致。
北堂的石獅子與聖像自從清順治年間開始,天主教會開始在北京大規模興建教堂,順治七年,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改建南堂,新建的宣武門天主堂採用當時歐洲流行的巴洛克風格,高大宏偉,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完全不同,成為北京城市中一處特異的景觀。此後東堂改建為羅馬穹頂風格的建築,新建的北堂和西堂則均採用哥德式風格。此間北京興建的教堂建築風格上大多與歐洲同步,採用時下歐洲流行的建築風格,北京其他的建築形成極其鮮明的反差,另一方面這些教堂建築的一些細節處理又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的一些風格,比如北堂的建築由一圈漢白玉石欄圍繞,柱頂的石獅子與基督教聖像和諧共處,風格特異。
北京天主教北堂北京天主教北堂

破壞

由於天主教禁止中國信徒祭拜孔子和祖先,自康熙年間開始,中國禁止天主教公開傳教,許多教堂被官方沒收,包括東堂南堂等都被沒收拆除。直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根據中國與英法兩國的條約,清政府發還了沒收的教堂,不久各教堂獲得重建,重建後的教堂大多沿襲了原有的建築形制。
1900年爆發的義和團運動再次給北京的各教堂造成嚴重破壞,除了北堂之外北京幾乎所有的教堂都被義和團搗毀,而發生在西什庫天主堂(即北堂)長達兩個月的攻防戰也成為義和團運動中最終要的事件之一。1901年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在此之後,天主教等基督教流派加速進入中國的腳步,陸續建成了東交民巷天主堂南崗子天主堂等教堂,在1910年代的北京掀起了一個建設教堂的高潮,這一期間所建設的教堂,規模沒有老四堂大,建築風格也逐漸向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偏移,較之以前的建築,這一時期的教堂建築與天主教本身一樣,都更加本土化了。
北京天主教東堂北京天主教東堂

新教教堂

1958年,中國大陸基督教實行各教派聯合禮拜,將信徒集中在少數教堂中,大部分教堂都被“獻堂獻廟”,“支援社會主義建設”了。北京市區的基督教(新教)大小教堂大約60座,經過合併,只剩下4座。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之後,教會組織被徹底解散,僅剩的少數教產都被“革命民眾”以各種方式沒收強占,很多教堂成為工廠、學校的廠房教室,不少建築和教堂收藏的文物受到嚴重破壞。
198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逐漸恢復教會組織,一些被企事業單位占據的教產被發還教會,老四堂等北京的主要教堂經過整修,重新開門迎接信眾。至今,北京尚在使用的天主教教堂共17座,基督教教堂12座,另有20座教堂建築被占做它用。
缸瓦市教堂內的宗教活動新教進入中國的時間較天主教要完一些,但是進入中國之後,尤其是在1860年之後發展迅速。嘉慶十二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進入中國,清道光十年美國公理會傳教士裨治文進入中國,從此開啟了新教在中國的傳播。1870年,美國衛理公會崇文門建立了北京第一所新教教堂亞斯立堂(又名崇文門教堂)。亞斯立堂建築屬於美國現代折衷主義風格,內部設施豪華先進,曾經是北京最大的新教教堂。

亞斯利堂

新教在北京的教堂建設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901年《辛丑條約》之後,掀起了一波建築教堂的高潮,這一時期建築的教堂,規模大多較小,建築風格也趨同於中國本土建築,其中尤其值得提出的是1907年在佟麟閣路中華聖公會救主堂,這所教堂是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建立的,其建築風格特異,教堂的建築平面是常見的雙十字形,但是教堂整體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元素,屋頂為中國傳統的硬山頂,教堂大門開設在南側山牆上,雙十字平面的兩個交叉處各自建有一個八角形的亭子作為教堂的鐘樓,門前豎有石碑,記述教義。中華聖公會救主堂將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與基督教教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即突出了其作為教堂的特殊性質,又與周圍的民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是基督教建築與中國傳統結合的典範之作,有著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同一時期建設的八面槽救世軍中央堂、協和禮拜堂等教堂也極大程度的融入了中國建築的元素,本土化是1910年代教堂建築典型特徵。

東正教堂

東正教是中俄雅克薩之戰後隨著俄國戰俘阿爾巴津人”一起進入中國的。1710年康熙皇帝特別批准將胡家園胡同的一座關帝廟改建為教堂供阿爾巴津人使用,這就是北館。北館建立後不久,俄國本土就向中國派出了東正教北京傳道團,從事東正教傳教工作和針對中國和西歐的情報蒐集工作。由於傳道團身兼傳教和刺探情報的雙重任務,加之東正教在中國的本土化工作進展不理,東正教在北京乃至中國的發展非常緩慢,直到1860年後才在東交民巷俄國公使館附近建立了第二所東正教教堂,這就是南館。此後傳道團又利用他們在政治上的便利,用庚子賠款在緊鄰北館的地區建立了另外兩所小型教堂。
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中,東正教的兩所教堂均毀於戰火,後利用庚款重建。
1949年之後,新政府對中國境內的各教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教會與其海外的母會脫離關係。在此之後,北京的基督教和佛教道教等與馬克思主義理念矛盾的宗教一樣,無論使教會還是教堂都呈現明顯的萎縮趨勢,很多教堂以各種方式成為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政府或其他企事業單位的地產,如馬尾溝教堂,被變為中共北京市委黨校,西堂變成某工廠的倉庫。

現有天主教堂

1 北京教區宣武門南堂 巴洛克式 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西城區
王府井教堂王府井教堂
2 王府井聖若瑟堂-東堂 羅馬式 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東城區
3西什庫救世主堂---北堂 哥德式 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 西城區
4 西直門聖母聖衣堂-西堂 義大利式 始建1723年(清雍正元年) 西城區
5 東交民巷聖彌厄爾堂 哥德式 始建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東城區
6 南崗子普愛堂 哥德式 始建1923年崇文區
7 平房天主堂 哥德式 始建1916年朝陽區
8 東管頭天主全能堂 建築師的創新 始建1904年豐臺區
9賈后耶穌聖心堂羅馬式 始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通州區
10 龍莊聖母無染原罪哥德式 始建1905年 通州區
11 牛牧屯若瑟堂 哥德式 始建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通州區
12 牛房耶穌聖心堂 哥德式 始建大約於1901年大興區
13西胡林聖母無染原罪堂 中西合璧 始建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大興區
14 求賢“袖珍教堂” 哥德式 始建大約於1901年 大興區
15門頭溝後桑峪耶穌聖心堂 中西合璧 始建1334年(元元統二年) 門頭溝
16 曹各莊若瑟堂 中西合璧 始建1881年(清光緒七年) 門頭溝
17永寧耶穌聖心堂 哥德式 始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延慶縣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崇文門內後溝胡同丁2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