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

北師大天文繫於1960年成立,是我國高校成立的第二個天文系,在天文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北師大天文學學科在全國高校天文學學科中排名第四。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的2014/15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北師大物理學和天文學國際排名201-25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
  • 英文名:Astronomy Department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60年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市
  • 現任校長:仲佳勇
  • 地理位置: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號
定位目標,優勢特色,人才培養目標,學科方向設定,國內外影響,教學設施,專業設定,主要課程,地圖信息,

定位目標

北師大天文系的定位與目標: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即建成有國際顯示度的學科,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科研團隊,培養優秀天文人才。

優勢特色

(1)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學科專業分布齊全,注重基礎理論與觀測實踐相結合,擁有實力雄厚的教學、科研平台。天文系現有在職人員共3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行政和教輔人員6人,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青千”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4人,博士生導師11名,碩士生導師22名。天文系擁有天體物理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天體力學與天體測量、光學、天文教育等碩士點。天體物理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和校級重點學科。天文系設有天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天文學專業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天文學導論》為國家精品課程,擁有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多次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與國內天文台站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目前擁有“引力波與宇宙學實驗室”、“現代天文學實驗室”和“天文教育綜合實驗室”,擁有北京師範大學與國家天文台共建的“興隆天文學實踐基地”,以及天文學學科與雲南天文台共建的“天文教育實踐基地”。天文系培養的學生學風淳樸、數理基礎紮實、觀測動手能力強、天文計算和科研訓練有素、團隊合作能力好,深受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2)科研和人才培養國際化程度高,與國際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了廣泛的實質性的合作。近五年間共派遣了近20名博士生和碩士生分別到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學位或聯合培養。

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堅實的數理基礎、寬厚的天文學知識、勇於實踐、視野開闊、身心健康的高素質創新型領軍人才。

學科方向設定

根據學科的發展和現有的條件,本系目前有6個學科方向:引力波和星系宇宙學;太陽、恆星和星際介質物理;實驗室天體物理;高能天體物理;天文光電技術和套用天文學;天文教育與普及。

國內外影響

天文系在“十二五”期間共發表了論文202篇,其中SCI(EI)論文160篇(Top區論文46篇),國際會議文集與國核心心刊物42篇;從2010年開始獲得的基金項目多達90餘項,其中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項,包括重點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2項;青年基金8項;聯合基金5項,其它基金3項。參加了科技部973項目5項。其它一般項目包括北京市自然基金、北師大自主基金、橫向課題50餘項。天體物理是天文系的優勢學科,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其中引力波與宇宙學、恆星物理的研究團隊實力雄厚,在國際上均有一定影響。比如:(1)朱宗宏教授領導的引力波團隊,為日本引力波項目KAGRA和澳大利亞引力波項目AIGO的合作夥伴,該團隊培養了5位LIGO項目的科學組織成員,其中3位為發現引力波文章的合作者。(2)北師大天文系在“十二五”期間已經成為國際SONG項目中國核心推進組成員。
天文系與加州理工學院、耶魯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了合作。通過國際間的交流既加強了學科之間的優勢互補,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
天文系每年招收14名碩士生、7博士生;已經連續五年實行本科生自主招收。從2006年開始招收天文教育碩士生,是全國唯一招收天文教育碩士生的單位。現有本科生96人,碩士生42人,博士生30人,博士後3人,與國際和國內一流大學研究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10名。在“十二五”期間天文系共培養了60名碩士,30名博士,為中國天文事業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天文系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湧現出一大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天文學家和天文管理者,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蔣紅濤博士、密蘇里大學的李愛根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李京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已故研究員李衛東博士、國家授時中心前主任郭際、雲南天文台黨委書記趙世榮、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主任姜曉軍、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唐歌實、紫金山天文台吳德金研究員、國家天文台陳玉琴研究員、高能物理研究所盧方軍研究員、清華大學王曉峰教授、北京大學的彭影傑研究員等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教學設施

現代天文學以高科技為特徵,系內設現代天體物理實驗室、天文教學綜合實驗室、天文探測技術實驗室、衛星精密定軌實驗室、多波段天文數據中心和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擁有三台望遠鏡和先進的終端探測設備。天文學系光電探測研究室與我校物理學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光學專業聯合成立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套用光學實驗室。為適應高級天文人才的需求,國家天文台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設立了天文研究基地。

專業設定

天文學系本科設天文學一個專業。有3個碩士點:天體物理天體力學天體測量光學;其中天體物理學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天文學系精幹、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學生提供了研究型學習條件,二三年級的優秀學生可以申請“本科生科學研究項目”,配備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科研工作,三年級後大部分同學可以到各天文台進行科研和台上實習。天文學系已形成教學、科研兩個中心。天文學專業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和天文學理論,掌握天文觀測和處理技術,有較強計算機套用能力,能從事天文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科技開發工作。

主要課程

主要課程有4類:(1)物理類:普通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及普通物理實驗)、理論物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與統計物理);(2)數學類:大學數學和數學物理方法;(3)天文類:天文學導論、天文學導論實驗、實測天體物理、射電天文學、理論天體物理、恆星結構和演化、太陽物理、星系天文學、宇宙學、球面天文和天體力學等;(4)計算類:算法語言、計算方法、天文數據處理、天文軟體操作與多媒體等。
學生在校期間結合專業方向進行天文台觀測實習和科研能力訓練,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去向:每年有25%保送研究生,60%以上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國留學。其餘到科研單位、國防部門、天文科普和中學等單位工作。除此而外,我系還為IT行業、科技出版業、新技術產業和科研管理部門輸送了許多優秀人才。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北京師範大學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