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畫是一項由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檔案。
總體要求,重點工程,重點工作,保障措施,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的批覆》(國函〔2015〕81號),守住基本公共服務底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本市生活性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堅持問題導向,貼近市民需求,突出創新引領,強化公共服務,著力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到2020年,全市生活性服務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效益明顯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行業體系;行業組織化、信息化程度明顯提高,流通方式現代化、骨幹企業集群化的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品牌影響力明顯提高,特色優勢更加凸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商家誠信經營、民眾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不斷最佳化。
重點工程
(一)品牌建設工程
1.提升老字號品牌影響力。支持老字號企業利用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商業模式,拓展行銷渠道,擴大經營規模。挖掘老字號品牌的傳統文化特色,鼓勵老字號企業傳承、提升產品製作技藝和服務技能,使老字號商品、服務成為廣大市民和國內外遊客領略古都文化的重要載體。支持老字號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市商務委牽頭,市旅遊委、市文化局、市工商局配合)
2.增強品牌競爭優勢。支持生活性服務業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北京市著名商標,通過實施商標戰略開拓市場。(市工商局、市商務委牽頭)充分利用首都市場的視窗優勢,加強行業交流協作,吸引外省區市和境外生活性服務業知名企業、品牌產品和服務進入首都市場,滿足市民多元化消費需求。(市商務委牽頭,市工商局、市民政局配合)
3.促進特色商業街轉型升級。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特色商業街,要建立動態評價和監管服務機制,提高自主經營和自我管理水平;推動現有特色商業街升級改造,豐富文化內涵,完善軟硬體服務功能,增加體驗式消費、定製式服務,促進特色商業街向規範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市商務委牽頭,各區縣政府配合)
(二)營商環境建設工程
1.整頓規範消費市場。完善消費環境建設聯動機制,加強商- 3 - 品質量、計量和明碼標價監督檢查,嚴格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監管,強化零售商與供應商的交易監管,保障公平交易。(市商務委、市工商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質監局配合)暢通商務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公眾參與監督。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市商務委牽頭,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知識產權局、市公安局配合)
2.加強行業安全監管。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加強聯合執法檢查,重點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違規露天餐飲、無照無證經營等行為,規範餐飲市場秩序,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有序的餐飲消費環境。(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商局、市商務委、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市政市容委、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園林綠化局、市交通委配合)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教育培訓力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市商務委牽頭,市安全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民防局、市市政市容委、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3.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引導行業協會建立行業誠信服務聯盟,持續開展年度誠信示範市場創建活動,推行賠償先付制度。(市商務委牽頭,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首都文明辦、人行營業管理部配合)2017年底前,在全市創建130個“無假冒商標商店”。(市工商局牽頭,市商務委、首都文明辦配合)
4.健全消費糾紛調解機制。探索建立小額消費糾紛快速解決機制,暢通消費爭議快速解決綠色通道,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完善消費糾紛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機制,鼓勵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企業建立消費糾紛人民調解機制,有效化解消費糾紛。(市工商局牽頭,市司法局、市商務委、市旅遊委配合)
(三)人才培養與崗位技能培訓工程
1.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推進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帶徒傳承工作,打造一支掌握特殊技藝技能的大師和傳承人隊伍。加強人才梯隊建設,鼓勵行業協會、企業開展優秀人才“獎、樹、評”活動,培育行業技術能手(服務明星)和企業技術能手(服務明星)。(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國資委、市總工會配合)
2.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完善政府、協會、企業多方參與的多層次培訓體系,健全生活性服務業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機制,持續舉辦服務技能大賽,帶動企業廣泛開展崗位培訓、崗位練兵活動,提高全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總工會配合)
重點工作
(一)加強便民網點建設
1.加強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和管理。區縣政府、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要利用國有企業原有商業網點等資源及閒置空間,抓緊配齊服務設施,實現便利店(超市)、早餐、蔬菜零售、洗染、美容美髮、家政服務、代收代繳和再生資源回收等8項基本便民服務在城市社區全覆蓋,替代“小散亂”等低端業態。持續加強“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使民眾享受到方便、快捷、舒適的服務。(市商務委牽頭,市社會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民政局、市規劃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資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配合)全面落實本市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標,確保新建社區商業配套設施與住宅建設同步實施、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市規劃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土局、市工商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市政市容委配合)
2.健全農產品零售網點體系。認真落實《北京市蔬菜零售網點建設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49號),區縣政府要按照“市抓批發、區抓零售”的工作體制,切實履行基本公共服務職能,築牢民生保障底線。培育10家農產品零售龍頭企業,完善布局規劃,重點發展連鎖化、品牌化零售網點,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和零售網點服務質量。2017年底前,本市城市社區連鎖化、品牌化蔬菜零售網點比例提高至三分之一以上;2020年底前提高至40%以上。(市商務委牽頭,各區縣政府配合)
3.加快便民早餐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實施早餐示範工程,在城六區基本形成以固定門店早餐服務為主、便利店增設早餐服務為輔、其他形式為補充的便民早餐服務體系。2017年底前,全市- 6 - 新建或改造300家固定早餐門店,發展150家具有早餐服務的連鎖便利店,符合早餐經營示範店、規範店標準的早餐網點達到1500家以上;在此基礎上,向社會公布早餐網點目錄,方便市民消費;拓展餐飲網點服務項目,開展養老助餐服務;建設6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規範化早餐網點統一配送率達到60%。2020年底前,全市累計新建或改造500家固定早餐門店,發展200家具有早餐服務的連鎖便利店、10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成1750家符合早餐經營示範點、規範店標準的早餐網點。(市商務委牽頭,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環保局、市社會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市政市容委、市城管執法局、相關區縣政府配合)
4.多措並舉發展健康服務業。發揮藥品零售企業網路覆蓋廣的優勢,向社區居民提供多種健康服務。大力發展藥品、醫療器械專業物流體系。積極推進藥品零售企業、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信息互聯互通,支持提供健康服務的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市商務委、市衛生計生委配合)
5.完善共同配送網路。以進社區、進校園為重點,加快共同配送服務網點建設,承接電子商務、快遞等企業的末端配送服務。2017年底前,建成500個共同配送服務網點;2020年底前,累計建成800個共同配送服務網點。鼓勵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加強末端網點建設,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寄遞服務;設立智慧型快件箱,服務市民網路購物需要。(市商務委、市郵政管理局牽頭,- 7 - 市教委、市社會辦、各區縣政府配合)
(二)促進新型商業模式發展
加快推進社區電子商務套用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以服務民生為核心,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社區商業服務新模式,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支持服務市民日常生活的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社區商業實體店開展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套用協同,依據線上大數據和線下資源,實現線上交易、線下配送等精準化服務。結合智慧社區建設,利用社區智慧型終端,推送生活性服務業信息,提供查詢、預約、支付等服務。(市商務委牽頭,市社會辦、市民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配合)
(三)探索服務功能集成
1.培育多服務集成商業模式。制定本市社區連鎖便利店示範店建設規範。2017年底前,建成50家具備便利餐、洗衣代收等服務功能的連鎖便利店示範店;2020年底前,累計建成100家連鎖便利店示範店。支持連鎖便利店發展網上訂貨、實體配送等新模式。(市商務委牽頭,市社會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金融局配合)鼓勵區縣政府、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探索發展一站式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引導零售、餐飲、美容美髮等生活性服務業連鎖企業集聚發展。2017年底前,全市發展20家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2020年底前,累計發展- 8 - 50家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市商務委牽頭,各區縣政府配合)
2.創新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管理運營機制。探索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納入垃圾分類管理體系,依託環衛部門專業優勢,整合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設施,通過統一運營,提高行業集中度和組織化、規範化程度。在全市形成定時定點回收、網上預約交售相結合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基本實現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在社區全覆蓋。充分運用物聯網等新技術,最佳化再生資源智慧型化回收體系。(市商務委、市市政市容委牽頭,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社會辦、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政府配合)
(四)引導業態轉型升級
1.加快便民商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建立生活性服務業品牌連鎖企業資源庫,支持優質品牌連鎖企業進社區。鼓勵連鎖超市和品牌便利店企業擴大直營連鎖規模,增強服務社區能力。2017年底前,在零售行業培育5家年銷售額超過60億元的連鎖超市企業和3至4家門店超過200個的連鎖便利店企業;在餐飲行業培育50家門店超過10個的大眾化連鎖餐飲企業,連鎖餐飲企業在限額以上餐飲企業中的營業額比重達到55%。2020年底前,累計培育7家銷售額超過60億元的連鎖超市企業和5至6家門店超過200個的連鎖便利店企業;累計培育55家門店超過10個的大眾化連鎖餐飲企業,連鎖餐飲企業在限額以上餐飲企業中的營業額比重達到- 9 - 57%。(市商務委牽頭,市市政市容委、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統計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2.推動傳統商品交易市場轉型發展。按照“疏解轉移一批、關閉撤併一批、升級轉型一批”的原則,加快推進傳統商品交易市場升級轉移。2017年底前,培育5至10家調整升級示範市場;2020年底前,累計培育15家調整升級示範市場。(市商務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委、市工商局、各區縣政府配合)
(五)深化開放合作
1.推動區域協同發展。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強化生活性服務業的區域協作,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構建京津冀生活性服務業合作機制,建立農產品、家政服務等供需對接基地。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設,鼓勵區縣政府與國內蔬菜主產區政府簽訂合作協定,支持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進入本市社區開設連鎖直營門店,鼓勵大中型連鎖超市採取“農超對接”模式擴大生鮮農產品銷售規模。(市商務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各區縣政府配合)
2.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序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擴大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吸引更多外資進入生活性服務業領域,發揮外資企業在品牌、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帶動行業整體水平提升。積極促進國外特色餐飲企業、外資零售店鋪等在京發展,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提高生活性服務業- 10 - 的國際化發展水平。(市商務委牽頭,各區縣政府配合)
(六)推動綠色發展
開展生活性服務業行業技術改造,提升裝備水平,引導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加強行業能耗限額指導,推行《北京市商場超市能源消耗限額》和《北京市商場超市合理用能指南》,推動企業採取措施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加大對餐飲、洗染、洗浴等行業節能、節水、環保達標情況的聯合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違規行為。(市商務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執法局配合)
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著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職能,以“產業升級有政策、行業發展有目錄、網點建設有規劃、企業經營有標準”為重點,推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保障充分的生活性服務業市場體系。調整流通業發展指導目錄和行業準入標準,健全企業開業條件、經營管理規範、崗位服務規範等標準體系,提升流通業現代化水平。鼓勵各區縣積極探索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和模式,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市商務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各區縣政府配合)
(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完善生活性服務業配套資金支持政策,加大對生活性服務業重點領域的扶持力度,保障各項工作任務平穩有序推進。研究設立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持生活性服務業企業發展。鼓勵企業通過引進國際資本、兼併重組、上市等多種方式發展壯大。(市財政局、市商務委牽頭)
(三)建立協調聯動和運行監測機制
成立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工作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各有關單位要提高認識、協調聯動,按照任務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計畫和具體措施,抓緊組織推動落實,並及時通報進展情況。市商務委和市統計局要加強運行監測,掌握髮展動態,跟蹤評估行動計畫實施效果,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