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是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財政局、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監管局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
- 發布單位: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財政局、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監管局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北京財政局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監管局關於印發《北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有關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各有關區分局、生態環境局,首農食品集團:
為推動本市奶牛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現將《北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
2023年9月11日
檔案全文
北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
奶業高質量發展,是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種業之都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乎首都基本保障、民生福祉和農民增收,對於落實北京城市戰略定位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奶牛育種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牛群遺傳改良,北京牛奶文化已成為都市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60多年的建設,北京“三元牛奶”已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為嚴格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首都乳製品供給安全,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和提高“四個服務”能力水平,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提高本市奶源供給保障能力、奶牛種業競爭力、綠色生態養殖和生物安全水平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高效益奶牛產業體系、現代化奶牛種業體系、高水平生物安全防控體系,以集群化、良種化、現代化、智慧型化、生態化、無疫化、安全化為導向,推動奶牛產業轉型升級,全面促進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原則
最佳化布局,高質發展。以保障首都市場優質安全乳製品供應為目標,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發揮都市型奶業集群優勢,統籌京內及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農食品集團”)在津冀等地區建設的奶業資源,以創建奶源保供基地為基礎,補短板、強弱項,提升規模化養殖效率,實現節本提質增效,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引領,內生髮展。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奶業發展重大需求,發揮北京科技資源優勢,在奶牛育種、健康養殖、疫病防控、低碳環保、產品創製等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等方面實現原創突破,搶占競爭制高點,提升產業鏈創新和先導示範水平,為奶業轉型升級增強內生動力。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高標準綠色低碳發展,綜合考慮產業發展實際、環境承載能力和首都消費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推動種養結合、資源循環利用、休閒觀光等都市型綠色奶業發展模式。
消費引領,品牌發展。打造區域品牌,發揮消費帶動生產發展的引擎作用,加強公益和科普宣傳,積極適應首都居民乳品消費結構變化,滿足市民“奶瓶子”多元化消費需求,從供給側促進乳品消費品牌化、功能化、高端化,提升奶業市場競爭力。
保障支撐,協調發展。強化各級主管部門、技術支撐單位、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指導和保障作用,鼓勵建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競爭有序的全產業鏈奶業融合發展模式,通過契約、相互持股等形式,打造養殖加工利益共同體,熨平奶業周期波動,促進奶業穩定協調發展。
(三)總體目標
到2027年,在京內和津冀等地區創建40個現代化“奶源保供基地”;奶牛總存欄量穩定在12萬頭左右,生鮮乳年產量達到60萬噸以上,本市奶源綜合自給率達到50%;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成乳牛年均單產突破10噸;奶牛良種凍精占國產凍精市場份額35%以上;創建一批無“布魯氏菌病和牛結核病”無疫小區和淨化場。本市奶業現代化水平和奶源自給能力顯著提升,養殖加工利益聯結緊密,奶業產業鏈穩定性、創新力和競爭力持續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最佳化產業布局,加強奶源保供基地建設
立足現有奶業基礎,統籌京內外生鮮乳生產體系,發揮區域協同發展和互補作用,進一步最佳化本市奶牛養殖總體布局,著力打造“三區一帶”,即:京東北(順義、平谷、密雲)、京西北(昌平、延慶)、京南(房山、大興、通州)3個奶業優勢產區和首農食品集團的津冀等地區供應帶。在各區現有奶牛規模養殖場基礎上,通過改造升級創建30個現代化“奶源保供基地”。首農食品集團要加強津冀等地區供應帶的外埠養殖基地建設,目前實際供京的10家外埠奶牛規模養殖場全部納入本市“奶源保供基地”。
(二)加強良種培育,提高奶業自主創新能力
落實《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新一輪全國畜禽遺傳改良計畫的通知》,實施奶牛種質創製和品種選育聯合攻關,進一步完善奶牛繁育體系建設,支持自主選育優質種牛,加快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套用,推進以生產性能精準測定為主的奶牛改良計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自主培育為主、引進和繁育相結合,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升良種化水平,提高良種繁育與示範推廣能力。
(三)做強龍頭企業,穩定奶源自給和種業發展基礎
落實《農業農村部關於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支持首農食品集團奶牛規模養殖場現代化轉型升級,促進三元牛奶品牌發展,帶動北京奶業自給率、創新力、競爭力持續提高。通過改擴建或多元化投資合作,到2027年,首農食品集團在京內和津冀等地區供應帶的奶牛總存欄量達到9萬頭;自有牧場全部完成改造升級,奶牛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達到“布魯氏菌病和牛結核病”無疫小區或淨化場國家標準,全部成為現代化“奶源保供基地”。奶牛良種凍精占國產凍精市場份額35%以上。
(四)推進轉型升級,打造高水平牧場
按照“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智慧型化管理、生態化運行”的要求,全面打造“智慧牧場”,開展奶牛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創建,推動基於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智慧型統計分析軟體終端在奶牛養殖中的套用,提升奶牛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在京東北、京西北和京南片區,分別打造“養殖、加工、觀光”一體的“休閒觀光牧場”,提升養殖業為市民生活服務的能力。
(五)最佳化養殖模式,提高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養殖配套銜接,提高就地就近保障飼草料適度供應比例,降低飼草料成本。推進畜禽糞污高水平治理,鼓勵不同規模、不同資源稟賦養殖場探索適合自身的糞污處理模式,推行多元化種養結合,指導奶牛養殖糞肥還田,促進生態養殖與有機種植一體化發展,形成糞肥資源化利用“閉環式、全覆蓋”示範模式,打造示範基地12家,促進奶業綠色發展。結合農作物有機肥需求和土地承載力標準,完善升級糞污收集、貯存、處理設施,加強重點環節氨排放控制和臭氣治理,實現養殖糞污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六)健全防疫體系,提升奶牛疫病防控能力
壓實奶牛養殖、轉運和生鮮乳運輸等各環節生產經營者動物防疫主體責任,指導奶牛規模養殖場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嚴格做好強制免疫、清洗消毒、檢測淨化、疫情報告與處置工作。加強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牛結節性皮膚病等重大疫病的綜合防控能力,建立以牛個體識別為基礎的生物安全監管系統,推進奶牛規模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實施奶牛疫病防治計畫,逐步淨化、消滅重點防治病種和人獸共患病,推動所有“奶源保供基地”開展布魯氏菌病和牛結核病無疫小區或淨化場的創建。
(七)嚴格全程監管,確保乳製品質量安全
加強奶牛規模養殖場源頭控制能力建設,實施全程追溯管理和信用管理,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符合條件的奶牛規模養殖場開展綠色有機認證,鼓勵開展HACCP、GAP認證,促進生鮮乳生產高質量發展。試點套用區塊鏈等技術加強全產業鏈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加大風險調查與風險監測力度,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加大乳製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強化督導巡查、監督抽查、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八)穩定購銷秩序,完善產業利益聯結機制
鼓勵在京乳品加工企業通過契約、相互持股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養殖加工利益共同體。推動政府、乳企、牧場三方合作及信息共享,促進供需雙方高效對接,維護生鮮乳市場購銷秩序。引導供需雙方簽訂長期購銷協定,協商確定生鮮乳收購價格,推動形成按質論價、優質優價的購銷體系,保護本市奶農的養殖積極性。
(九)加強消費宣傳,打造首都奶業區域品牌
以北京牛奶文化節為基礎,加大奶業公益宣傳,推動“奶香飄萬家”公益性科普平台建設,倡導科學飲奶,引導健康消費。引導奶牛養殖與加工、消費、文旅、科普相結合,讓消費者零距離體驗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全過程,了解生鮮乳和乳製品各項質量安全指標,普及巴氏奶、乳酪等乳製品消費知識,引導市民乳製品消費升級。推動優質乳工程建設,用好“本土”優勢,打造區域品牌,滿足差異化市場需求,提高品牌競爭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市級統籌、區級實施”的總體工作原則,市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調度、統籌推進任務落實,各區要穩定現有奶牛規模養殖場數量和存欄量,積極支持轄區奶牛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首農食品集團要配合各區工作,積極推動京內和津冀等地區奶牛規模養殖場的新建和改擴建任務,共同推進本市奶業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政策保障
各區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新建、改擴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對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建設選址、用地指標等給予支持。在位置難以避讓的情況下,允許奶牛養殖占用一般耕地,按相關規定落實占補平衡。符合設施農業用地管理要求的奶牛養殖生產設施以及輔助設施,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無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如涉及林地,依法依規辦理使用手續。充分利用好新修訂的奶牛養殖生產設施、輔助設施用地分類和標準,力爭2023年底完成所有奶牛規模養殖場設施用地備案工作。對符合環保要求及相關規劃的奶牛養殖建設項目,加快立項、環評審批。
(三)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多元投入保障機制,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強化良種引進和培育,完善奶牛繁育體系建設。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鼓勵糞污資源化利用,支持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支持奶牛場向智慧牧場和休閒觀光牧場轉型,將奶牛養殖設備按規定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推廣生鮮牛乳價格保險,提升奶業抗風險能力。加強金融服務,奶牛規模養殖場建設可按現行政策享受貸款貼息和信貸擔保服務支持。